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素質教育一詞

學問君 人氣:3.13W

“素質教育”一詞提出已有多年,各級教育部門、基礎教育各個學科對其內涵實質、實施途徑和方法等進行了長期的探討和摸索,收到了一些成效,但相對於時代的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來說,素質教育實施的深度和力度顯然還不夠,還處於一種片斷的、經驗的、局部的狀態。因此,在世界經濟日益全球化、人才競爭日益白熱化的今天,國家教育部從民族復興的高度,從課程結構入手,大刀闊斧進行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紮實推進素質教育,務必要開創基礎教育改革的新局面。重視學習過程、重視整體發展、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最爲明顯的特點。英語學科如何順應這種變革,如何在本學科中實現對學生素質的提升呢?筆者以爲,“任務型”語言大綱和教學途徑的選擇是英語學科教學與新的國家課程綱要的契合點。

淺談素質教育一詞

一、“任務”的定義

外語教學課堂中的任務是指學習者運用目標語進行交際以達成某一結果的活動。感性一點的定義是,任務是學習在其中發生的活動。外語教學中界定的任務具有以下五個要素:

1使用語言的目的。

2產生目的的情景。

3思考和行動的過程。

4活動將導致結果(產品)的產生(這個結果包括具體可見的作品和問題的解決兩大類別)。

5學生需要藉助於他們的知識、策略與技能結構來完成任務。其實質是學習者在一個外語環境中理解情景、完成一個實在的任務。兒童外語學習課堂中的活動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徵:

1具有連貫性和統一性。

2有意義、有目的。

3具有明確的語言學習目標。

4有始有終。

5學生積極參與。多個任務圍繞一個主題的開展就是“項目研究”。“項目研究”型的任務多見於中學外語學習中。

二、“任務型”語言教學的一個實例

以下是圍繞“蜘蛛”這一選題開展“任務教學”的一個範例(“任務”亦稱“活動”,下文中“任務”與“活動”爲同一概念)。

以上橢圓形表示可以結合在外語學習中的其他學科的門類,長方形表示的是具體的活動內容,最外圍的'劃橫線的部分是活動中的語言學習目標。很明顯,這是一種從活動出發,根據完成任務的需要來選擇語言學習內容的大綱,它與一般的從語言點出發,根據語言知識來編制對話或段落的大綱有着質的區別。

在實施各項活動的過程當中,教師儘量用英語來組織教學,爲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語言輸入。這裏,由於語言是圍繞活動情景來進行的,學生雖然可能不理解具體的單詞或句子的意思,但由於情景是可理解的,因此,語言也是可理解的。在多次的聽、看和理解後,學生們可以以自己的速度吸收教師的教學語言。

學生在活動的過程當中要理解教師的語言來開展活動,要創造性地利用他們所具有的語言經驗來進行交際,這個過程重在資訊的傳遞和交換、而不是重在語言的形式。最後學生要展示他們的活動結果,爲此,學生要進行語言的演練,以追求表達的準確性。

顯而易見,完成上表中各項任務所涉及的決不僅僅是語言知識和技能。學生需要充分發揮他們的審美、思維、觀察、身體動作等多方面的智能,這就爲多元智能的發展提供了條件,爲學生各展所長提供了可能,從而真正體現了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精神實質。

三、“任務型”語言學習大綱的理念

1.White認爲構成語言大綱的基礎有三個要素:內容、技能、方法。對這三個要素的側重就構成了不同的語言大綱。側重內容的語言大綱是以語言爲中心的,相應的教材和教學法重視語言的形式、主題的選擇、情景的創設和功能的表達;側重技能的大綱重視語言和學習;側重方法的語言大綱是以語言學習爲中心的,它關注的是語言學習是如何發生、發展的,相應的教材和教法突出語言學習發生於其中的任務(學習活動)和語言學習的過程。基於內容的語言大綱最爲普遍,語法翻譯法、結構——功能法、功能——意念大綱等無不屬於這一類。基於語言學習的語言大綱在我國不多見,“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在最新的國家英語課程標準中才首次提出。顯然,基於內容的和基於技能的語言大綱都是以語言爲出發點,重視語言知識的,而基於方法的語言大綱是以完成任務(活動)、解決問題爲出發點的,是重視學習過程的,也是更爲接近語言學習的真實的。

2.語言學習不是獨立的教育過程。語言的發展總是和兒童其他方面的發展相聯繫的。兒童在發展認知能力、獲得關於世界的知識、在社會化的過程當中,語言發展才具有了動力和原由。兒童有其特定的學習要求。無論是學習母語還是學習外語,提供一種僅僅關注語言技能的課程是不夠的。教育者的責任是爲兒童提供一種整體的學習情景,語言發展是這個學習情景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唯一的最終結果。這裏的整體不是指語言技能上的全面發展,而是指爲兒童提供對其全面的教育發展和社會發展具有價值的活動。從上述的界定任務的五個特徵來看,任務恰好具有整體活動的性質

3.兒童需要大量的機會來複習和鞏固語言。兒童學習語言是一個螺旋漸進的過程。兒童在教科書的上一單元所學的內容,並不一定能輕易地遷移到下一單元,任務型的學習爲兒童大量的接觸目的語提供了可能,因而大大地增加了複習和鞏固語言的機會。

4. 少兒外語教學的重點是幫助他們成爲語言學習者。這包括:建立自信;爲外語學習提供動機;鼓勵孩子們用他們所能的語言(模仿、動作、關鍵詞、圖畫等)來交際;培養對語言的支配感;鼓勵孩子們將語言看作是工具,而不是最終的產品;向兒童展示英語是有趣的;在一個低焦慮、無威脅的環境中讓孩子們體驗和感受大量的自然的英語。

四、實施“任務型”英語教學要解決的幾個觀念問題

1.教師要跨越狹隘的學科界限,建立起“大學科”的觀念。如果將外語教學理解爲僅僅是英語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和訓練,必然對思維訓練、對審美情趣薰陶、對自然和社會知識的擴展、對合作能力的培養、對情感體驗置於不顧,甚至會覺得它們浪費學習時間。這種觀念在保證語言訓練時間的表象下,學習環境的內容豐富性、挑戰性和開放性被削弱,教育情景的浸潤性功能被降低了。

2.兒童需要以自己的速度來接受語言。大部分的教科書要求學習者在規定的時間內掌握規定的內容。這可能對學習者造成壓力。任務型的學習活動爲學習者提供大量的接觸英語的機會,但允許學習者按照自己的速度來吸收和產出語言。它打破狹隘的單課目標意識,允許學生有一個沉默階段,允許他們在有把握時才輸出語言。 (下轉第25頁)(上接第9頁)這有助於學生自信心的建立。

3.語言學習過程當中的嘗試與錯誤是有價值的。兒童語言學習是一個嘗試與糾錯的過程。嘗試中的錯誤往往是學習發生的標誌。錯誤的語言可能是兒童的“中介語”,這個“中介語”系統一直處於向目標語系統的變動當中。我們應該鼓勵兒童大膽地假設,積極地嘗試使用語言,促使他/她的中介語系統的形成和發展。任務型的活動重在資訊的傳遞和做成事情,語言形式是第二位的,這在無形中鼓勵了學生爲了完成任務創造性地使用他們的語言經驗,如果他們能有機會接觸正確的語言形式,他們的中介語系統會自然地朝着目標語系統改進。

4. 沉默不等於沒有學習。在任務型教學的前期,學習者可能有一個沉默階段。學生可以在情景中理解語言,可以順利地完成任務,但他們可能說不出來。學校行政、學生家長可能迫切希望看到學生會說外語,並將此作爲學習發生的證據。教師如果沒有在一節課內教“會”幾個單詞和句子,他們也會有未盡職責的內心壓力。事實上,沉默不等於無知,學生可能是在內部加工和理解他/她所聽到的東西,當他們有了足夠的語言輸入、有話可說的時候,他們就會開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