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創新實踐基地建設與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實踐

學問君 人氣:3.27W

    論文關鍵詞:創新實踐基地 建設 創新人才 培養 創新設計 創新競賽

淺談創新實踐基地建設與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實踐

    論文摘要:以創新實踐基地建設與創新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爲切入點,以創新設計和創新競賽爲手段,論述高校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的改革,並提出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近年來,我校開展以創新設計爲手段的促進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改革,透過機械CAD/CAM專業教學實踐,創造性地將學生在計算機輔助設計方面的傳統優勢與創新設計相結合,在落實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培養方面,找到一種切實可行的途徑,培養的學生具備了較紮實的創新設計能力。透過創辦CAD協會及積極開展創新設計教學活動,創造一種極具吸引力的學習氛圍,透過舉辦創新設計競賽,爲學生進行創新活動提供實踐的舞臺,極大地促進了我校機械CAD/CAM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但現階段的教學工作欠缺厚實的物質基礎和實踐條件,還不足以形成一套系統的執行管理機制,經費使用方面也欠缺保障,跨部門的組織工作難以協調,雖然在教學中已形成創新的風氣,但未能上升到教學模式的層次,受益面有限。
  創新型人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所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爲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尤其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已成爲當前課程實施必須思考的問題。我校機電系在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以韶關學院省級重點實驗室——現代設計與製造重點實驗室爲依託開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整合實驗室資源,
  建立創新設計實踐基地
  實踐教學是培養創新人才和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環節,實踐基地建設則是實現實訓和實習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以前,學校的實驗室按課程的開設情況進行單獨設立,實驗內容分散且有相互重疊之處,學生爲完成實驗而實驗,尤其是驗證性實驗所佔比例偏大,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相對偏少,學生思維方式僵化,教學效果不理想,不利於學生接收最新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培養適應社會挑戰的能力,不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更不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開發。
  透過認真的.分析和研究,我校將現有的實驗室資源進行有機的整合並投入大量的資金,建立了以省級重點實驗室爲核心的創新設計實踐基地。該實驗室既建立起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實踐教學體系,同時又是培養學生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實踐基地。它包括現代設計實驗分室、現代製造室、測試與分析室及機電一體化室,完成了機械類專業從設計、製造、測試、分析及機電一體化等相關學科實驗教學。建成的重點實驗室年均可接納學生、教師2000多人次,可同時容納教師、學生100多人進行實驗和科研工作。尤其是引進了大量的現代實驗設備,如快速成型機、加工中心、ANSYS分析軟件和測試儀器、特種加工設備和常用CAD/CAM應用軟件,以適應不同年級及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驗需求。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爲了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我們更新實驗課程,壓縮演示性實驗,增加動手操作性實驗,將演示性、驗證性實驗向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轉變;打破單一課程的侷限,把設計與製造有機結合,開設CAD/CAM一體化數控編程和數控加工實驗”。
  省級重點實驗室的建成提供了良好的創新實驗基地,也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實踐基地。透過技能培訓和科技創新培訓,圍繞先進實用設計製造技術開設各類工程實用技能培訓,培養學生適應設計與製造技術的工程應用能力;透過設立學生科技創新協會並組織參加校內外的各項課外科技活動和競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建立一支新型的教師隊伍
  高校能否爲國家培養出合格人才,關鍵在於教師,在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更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師資隊伍,還要有一支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如果一名高校教師只能單純地從事教學,不能開展科研活動,不僅本身的學術水平難以提高,在教學上也會因爲知識狹窄而影響教學水平的提高。
  近年來,我校機電系教師積極參加各項科研活動,組織各類科技學術講座,增強學生參加科研和創新活動的意識,有效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並且開闢了第二課堂,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吸收學生參加教師的科研工作,建立大學生科研工作基地,真正起到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作用。
  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大學生動手能力的關鍵所在。一方面積極引進人才,另一方面根據專業特點,要求現有的專業教師積極參加產品設計和開發活動,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鼓勵教師到廠礦企業生產一線進行專業訓練,提高工程技術應用能力。透過幾年的努力,我校機電系已有4名“雙師型”教師,優化了教師隊伍結構,爲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進行創新技能培訓
  教育模式應適應社會的發展和時代變化的步伐,過去長期實行的專才教育模式培養出來的畢業生越來越不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同時,社會對畢業生的評價標準也發生了變化,越來越歡迎知識面寬、創新能力強、適應能力廣的複合型人才,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