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創新教育的理論探索與物理教學實踐

學問君 人氣:2.55W

一、創新在新世紀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二、中學生創新教育的內涵和內容:1、創新精神主要表現爲創新意識和“質疑”精神。2、培養創新能力,主要表現爲課堂教學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實驗教學中的創造能力的培養。 3、培養學生創新人格和協同合作的精神。
        三、創新教育的探索與實踐:1、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2、挖掘學科特點,培養創新能力。3、培養學生創新人格和協作精神

創新教育的理論探索與物理教學實踐

創新  探索  實踐

一、創新教育在新世紀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社會是知識社會,而知識經濟的核心是創新。當今世界的科技競爭、綜合國力競爭越來越表現爲創新型人才的水平和數量的競爭。創新教育是當今世界許多國家教育改革的焦點和核心,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要矗立於世界優秀民族之林,必須要有全民族整體素質、水平的提高。學校教育是培養民族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主渠道。教師要明確創新教育思想、創新教育培養目標和實施方案,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喚醒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使他們想創新、敢創新、會創新。

二、中學生創新教育的內涵和內容
  創新是民族的靈魂,創新是科學的動力,是技術革命的生命。中學生創新教育的內涵應是: 透過創新教育使學生對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進行分解與組合後,產生某種新的、獨特的思想觀點、思路設計、途徑方法……的活動過程。
  1、創新精神主要表現爲創新意識和“質疑”精神。 要千方百計培養學生形成推崇創新、追求創新的觀點和意識。只有在強烈的創新意識的引導下,學生纔可能產生強烈的創新動機,樹立創新目標,充分發揮創新潛力,釋放創新激情。 創新的產品是獨出心裁、前所未有的。因此創新是超越,而不是跟隨。只有大膽向傳統挑戰,纔可能創新。
  2、培養創新能力,主要表現爲課堂教學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實驗教學中的創造能力的培養。
  創新思維的主要形式有:①聯想思維。②直覺思維。③靈感思維。
  物理實驗是人類研究現象和的重要途徑,也是人類發明創造的重要手段。物理實驗教學,可以驗證書本知識,然而更重要的是重溫前人創造的思維的過程,從中受到啓發,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3、培養學生創新人格和協同合作的精神。 健全的人格是個體順利發展的內在因素,是個人創新能力得以發揮的支柱,主要包括愛國主義情感、獻身科學的精神、勇於面對失敗,百折不撓的意志,求實勤奮的治學態度和較強的自信心。
  協同合作精神是新世紀對人材的基本要求。新技術革命,使人類在已經到來的21世紀相互影響,相互依存。重大的發明創造,需要衆多人才共同去探索、開發、創造。因此我們必須培養學生的協同合作精神,以滿足未來社會對人材的需求。
 
  三、創新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1、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包括:創新的意識、熱情、進取心、自信心、創新的膽略;敢於質疑堅韌不拔的毅力等等。在教學中,我們一方面要培養學生推崇創新、追求創新的觀念和意識,鼓勵學生解放思想、獨立思考;另一方面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啓發、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善於質疑的創新精神。
首先,教師的教學過程要具有創新意識,爲學生樹立創新的表率。無論教材提供的知識多麼完整,由於各種原因總會留下縫隙,只要我們積極思考,善於“鑽空子”,就會有所發現,有所創新。例如,在動量守恆的驗證實驗中,落點爲什麼會有較大的離散,原因應在碰撞的過程中被碰小球所處的支座與等大的入射小球軌道的末端不能嚴格在一直線上,兩球不是對心正碰。要減小誤差怎麼辦?教學過程要引導學生觀察這一現象,分析其原因,再由學生提出減小誤差的方案,選出最佳的方案表揚。只要事事處處做有心人,善於思考,就會設計出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其次,教學活動要使學生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腦海中經常出現“爲什麼”三個字。“月亮爲什麼不會飛走?”“蘋果熟了爲什麼會從樹上掉到地面上”,牛頓對這些自然現象的觀察,引發思考研究,得出了十六世紀自然科學最偉大的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養成多問“爲什麼”的習慣。例如:物理概念爲什麼要這樣定義?物理規律如何來的?實驗爲什麼要這樣設計?做錯習題時更要問爲什麼會錯?知識聯繫實際的“爲什麼”是創新意識的昇華。例如:爲什麼我們乘車時會看到遠處的太陽向前走而近處的樹木會向後走?雨後的天空爲什麼會出現彩虹?爲什麼彩虹呈圓弧形等等,堅持不懈地尋根問底就會激發創新意識。
  然後,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人的思維活動起始於問題,有疑問纔會去思考。有疑問是學習新知識、產生新思想、發現新觀點的起點,教師要營造一個寬鬆的教學環境,也就要創造一個和諧、平等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勇於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渴求解決問題,他們的創新意識就會得到培養和發揮。
  ①提倡學生向教師的教學過程、教學內容質疑。教師的知識結構和教育教學模式都在迅速地老化,只有不斷地“充氧”才能趕上時代的步伐。教師在教學中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若能實事求是地但陳不足,和學生一起研究問題,就能成爲學生培養質疑精神的好榜樣、好朋友,好老師。學生敢於質疑的精神非常寶貴,要鼓勵和提倡。
  ②鼓勵學生對教材質疑。高中學生對知識、現象、實驗等有旺盛的求知慾,對新異的事物,特別感興趣,他們對學習的知識愛提出一些疑問,例如:在滑動摩擦力的教學中,有學生提出教材上給出的動摩擦因數都小於1,有沒有大於1的呢?在演示分子間有空隙的實驗中,得到酒精與水混和總體積縮小的現象。有學生提出所有兩種液體混和的體積都縮小嗎?有增大的嗎?在光電效應的教學中,有學生提出入射光的頻率增大,光數目增加否?在透鏡的教學中,有學生提出反射光是在人射光區域相消的,透射光應不變,爲什麼還會增強呢?等等。說明了學生存着強烈的質疑意識,孕育着可貴的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