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

學問君 人氣:1.26W

【論文摘要】在中學化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的發展爲本的教育思想,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爲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施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掌握自主探究的科學方法,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

【論文關鍵詞】以學生的發展爲本;激發創新興趣;培養創新思維;鼓勵創新行爲;發展創新能力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涉及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在這些新的教育理念中,以學生的發展爲本是最爲主要的。以學生爲本,完成區別於傳統的以教師爲本的觀念,其價值觀是一切爲了學生,其倫理觀是高度尊重學生,其行爲觀是全面依靠學生。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真正成爲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的指導者、合作者、組織者、參與者、促進者和服務者。那麼,在化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如何貫徹新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呢?

1.創設情景,激發創新興趣

興趣是一切創造性學習的基礎和前提。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必須在課堂上創設一種輕鬆和諧的氣氛,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導課時,教師應運用激趣引入的方法,把學生帶入新鮮活潑、富有趣味的的情景之中,激發它們的興趣,如做實驗、猜謎語、講故事等,或者利用音響、錄像、幻燈、多媒體等電教手段,調動學生的聽覺和視覺,使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的狀態之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運用靈活新穎的教學方法或設計富有趣味性的教學環節,把教學活動組織得豐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從而使學生對學習過程產生興趣。例如,上“二氧化碳的性質” 這一內容時,採用錄音機播放自制的配樂故事“死谷之謎”,並在投影儀上放自制的活動投影片的方式引入新課。優美的畫面,傳情的音樂,動人的故事,使學生的眼、耳、腦同時得到刺激。學生猶如身臨其境,積極性一下子調動起來,很想迅速知道故事中提出的問題。在講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的性質時,增補一個投影實驗:將一個裝有活蟑螂的燒杯放在投影儀的載物玻璃上,銀幕上立即出現可怕的蟑螂形象,然後往燒杯內通入二氧化碳,學生在銀幕上可以看到蟑螂在燒杯內先是到處亂竄,然後抖動身體,最後奄奄一息的過程。老師邊做實驗,邊用生動的語言講解,學生像看電影一樣。這一堂課學生學得輕鬆愉快,激發了創新的興趣。

2.設疑導思,培養創新思維

思源於疑,思維是從解決問題開始的。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透過提出啓發性問題或質疑性問題,創設新異的教學情境,爲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營造良好的環境,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由被動思維轉變到積極主動的思維。設疑就是一把啓動思維的鑰匙,教師應教給學生質疑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把啓動思維的鑰匙交給學生。
  在設疑導思過程中,教師先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或生產生活的實際出發,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提出與新課有緊密聯繫、富有針對性和啓發性的問題,引發學生生疑,在學生的意識中創設探究新知識的情景,進而匯出本節課的探究內容,使學生明確探究方向,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然後指導學生動手做實驗(或讓學生觀察演示實驗)。學生透過實驗觀察,再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讓學生從感知現象開始,對新知識進行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的認識,達到以“疑”導“思”,以“思”求“知”的目的。例如,講“質量守恆定律”專題時,可首先設疑:“前面學習了許多化學反應,在這些化學反中,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有什麼聯繫呢?如果有,是何種聯繫?”然後教師做“白磷燃燒前後物質質量的測定”實驗,學生分組做探究性實驗。一部分學生做“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後物質質量的測定”實驗,另一部分學生做“碳酸鈣與稀鹽酸在密閉容器中的反應”。並讓學生把觀察到的實驗現象記錄下來,再組織學生對觀察所獲得的感性材料進行科學的分析、比較、綜合和概括,讓學生透過表面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及其內在聯繫,從而上升到理性認識,得出“反應前後物質質量總和相等”的結論。緊接着教師還可以設疑:“煤燃燒後留下煤灰的'質量比煤的質量輕,爲什麼?”“鎂帶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的質量比鎂帶的質量大,這又是爲什麼?”讓學生帶着這一串串的疑問展開討論。
  有了疑問,纔會有思考;有了思考,纔會有創新。設疑導思突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是學生自主學習與主動探究精神的生動體現。

3.突出主體,鼓勵創新行爲

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三大弊端:一是重知識、輕能力;二是重結論、輕過程;三是重模仿、輕創新。其結果是嚴重影響學生的思維活動,壓抑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改變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時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在課堂教學中,只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激發學生創新。教師要做到書讓學生讀、問題讓學生提、見解讓學生談、結論讓學生下、辦法讓學生想。要鼓勵學生多提問,鼓勵學生向教師挑戰,敢於發表與教師不同的意見;鼓勵學生向課本挑戰,敢於提出與課本不同的觀點;鼓勵學生向權威挑戰,敢於質疑權威的結論。一旦學生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就會有創造性思維的火花閃現。如在學完“酸、鹼、鹽”的知識之後,組織學生探討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檢驗實驗室中NaOH已變質?雜質該怎樣除去?問題一提出,學生思維十分活躍,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提出自己的鑑別方法。歸納起來,主要有下列三種不同的方案:①加稀鹽酸,看是否有氣泡產生;②加Ca(OH)2溶液,看是否產生白色沉澱;③加BaCl2溶液,看是否產生白色沉澱。然後,由學生根據所給實驗用品分組實驗,進行自主探究。經自主探究後,學生均得到同一結論,排除掉另兩個錯誤的方案。在對實驗方案的逐一討論過程中,學生同時學習到了除去雜質的一般原則和方法。
  在化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貫徹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育思想,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教學的主體,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的熱情,鼓勵學生的創新行爲。

4.注重實踐,發展創新能力

化學學科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很多教學內容與生產生活實際有着緊密的聯繫。新課標倡導“讓學生透過科學探究的方法,從身邊的化學物質入手,學習有關物質構成和變化的知識,然後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社會生活問題,即“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化學實踐活動正是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的最佳途徑。
  如學習了“自然界中的水”後,圍繞下列問題,組織學生進行一次科學考察活動,我市水污染情況怎樣?水是怎樣被污染的?污染源在哪裏?污染後的水對人體和工農業生產有哪些危害?怎樣防止水污染?你身邊有哪些浪費水的現象?要求透過訪談、查閱資料、實地考察等方式,設計實踐方案進行科學探究,最後以“我所認識的水”爲題,寫一篇科學小論文。
  又如,講完鋼鐵生鏽的成因後,要求學生進行防止家用菜刀生鏽的實踐;學習了溶液的酸鹼度後,可組織課外活動小組到學校的花壇、苗圃或周邊的農村測定土壤的PH,提出改良土壤的辦法。還可以組織學生搞科技小發明、小製作等,透過化學實踐活動,學生體驗了進行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初步瞭解科學探究的方法。同時,化學實踐活動使學生的知識及化學學習的背景範圍擴大,學習過程延伸到解決問題的真實世界中,使化學課程由“死”變“活”。在這些化學實踐活動中,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範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