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說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論文

學問君 人氣:8.9K

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教師爲了“節省”時間,爲了使課堂教學能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教案”程序順利地進行下去,往往自覺不自覺地剝奪了大多數學生說的機會。即使是提問,教師也喜歡特別關照那些“優等生”。在他們看來,“說”是語文課堂的專利,而在數學課堂上,“說”是微不足道的。但事實證明,即使是在數學課堂上,“說”的訓練也是不能忽視的。“說”對於活躍課堂氣氛,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學生構建合理的認知結構,都是很有益處的,是值得我們所有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下面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談談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說的訓練。

淺談說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論文

一、開展競賽,活躍課堂氣氛

單調的、千篇一律的教學活動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好奇心很強的小學生,因此教學中老師可以開展一些遊戲、競賽。如:“37+7”,要求學生迅速說出得數,並敘述計算過程,學生積極思考、踊躍發言,連續說出了幾種不同的思路:A、把37分成30和7,7加7等於14,14加30等於44;B、把37分成34和3,7加3等於10,10加34等於44;C、把7分成3和4,37加3等於40,40加4等於44。在緊張熱烈的氣氛中,大家說話的方式方法和速度在比賽中提高了,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在比“說”的訓練中,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細心聽題,專心看題,認真思考問題,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培養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變換說法,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

變換說法,可以訓練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問題,說明問題的實質,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好象題目就是學生在“編”,有利於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如:56除以8,商是幾?可以讓學生說出以下幾種表達形式:A、8除56的商是幾?B、已知兩個數的積是56,其中一個因數是8,另一個因數是多少?C、把56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D、56裏有幾個8?這樣的訓練,學生的思路變寬了,同時知識也在學生的“說”與思考、體驗與發現中生成了,既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的相互聯繫,又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三、利用插圖和實物,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生的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根據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我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說”的訓練。

1、看圖說意。例如,蘇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47頁例1的教學可以讓學生說說圖的意思。圖的意思是:“小明買了單價4.75元的講義夾,小芳買了單價爲2.65元的水彩筆,小麗買了單價爲3.4元的筆記本。”師問:小明和小麗一共用了多少元?學生根據圖意和問題,列出算式了“4.75+3.4”還可以讓學生根據圖意,提出不同的問題。如:“小明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小麗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小明比小芳多用了多少元?”“小明比小麗多用了多少元?”“小麗比小芳多用了多少元?”…… 2、看物說寫。例如,教學長方體的特徵時,老師可以出示一些實物,如牙膏盒、火柴盒等,讓學生從頂點、棱、面等方面進行觀察,然後讓學生把觀察到的長方體特徵說出來,最後再讓學生總結長方體頂點、棱、面的特徵。

3、看線段圖說數量關係。例如,在教學根據線段圖列方程時,可以讓學生說說從圖中已經知道了哪些條件、要求什麼問題,可以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能幫助學生分析數量關係,正確地列出方程。

四、說理表達,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語言是思維的重要工具,說理說得明白準確就說明學生思維清晰、頭腦聰明。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老師應儘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更好地說理。如說定義、定律、法則、公式、過程、算理、方法、思路等,從說理訓練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達到活躍課堂氣氛、發展學生思維、幫助學生建立合理認知結構的目的。

例如:蘇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小數乘法和除法(二),在教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時出現了兩種意見:一種是應該把被除數轉化爲整數,一種是應該把除數轉化成整數。大多數同學認爲應該把除數轉化成整數來計算。課堂進行到這一步,該怎麼辦呢?這時我把問題交給了學生,讓他們在充分的討論、交流、爭論的過程中,明確了“爲什麼一定要把除數轉化成整數”。一個學生在爭論中說:“有些題目如果按照把被除數轉化成整數的方法來做,會出現除數仍然是小數的情況。如1.1÷0.55,轉化後爲11÷5.5,商的小數點難以確定。”另一個學生接着說:“對呀,被除數是小數,我們會做,而除數是小數,我們就不會了。因此,關鍵是看除數,要把除數轉化成整數。”

五、練說思路,增強學生的語言素養

要培養學生敢於表現自己、善於表達自己的良好品質和習慣。人的發展過程中,敢於表現自己是進步的必要條件,沒有敢於表現、敢於探索的精神是不會有所作爲的。“主體說思路”教學重在讓學生說,培養其敢於表現自我的精神,使其自身價值得以被承認。例如教一年級學生數數的時候,當學生數到19、29、39等數後,下一個數怎樣數,這是個難點,怎樣使學生順利突破呢?有的教師告訴學生並要求學生記住19後面是20、29後面是30、39後是40,效果可想而知。而有的教師教給學生數數的規律,那麼再大的數學生也能數下來,關鍵是掌握規律,掌握規律和方法是一切行動的基礎。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掌握思路和方法也就變給了學生解題的鑰匙,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語言素養。

課堂教學中重視數學語言的訓練,有助於提高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和靈活性,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深化理解了課堂內容,有利於學生構建完整而系統的認知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