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化學教學中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論文

學問君 人氣:1.37W

摘要:在中學化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融入心理素質的教育內容,這對促進學生的基礎素質和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爲學生提供更好的思維狀態,這與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具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從抓住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及激發學生的求勝心理三方面,探討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心理素質的方法。

化學教學中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論文

關鍵詞:化學教學;心理素質;培養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化學知識的特點與心理教育內容相融合,積極培養中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與有效學習。化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要根據化學知識的特點,在實際的授課中積極地引入心理素質教育方面的內容,使學生在獲取化學知識的同時,又能夠實現學生心理素質培養的雙重目標。

一、抓住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化學是學生進入初三後新開設的一門課程,此時學生剛接觸到化學知識,對化學知識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同時又十分渴望學好化學。因此,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需要將化學知識的奇妙性展示給學生,有效抓住契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從而增加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感知力[1]。同時,教師需要真誠地與學生相處,這能夠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習的動力。例如,教師在第一堂化學課中,可以先提出一個問題,如“化學是研究什麼的學科?”,儘管這個問題包括的內容十分廣泛,但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思考。當學生回答完這一問題後,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化學中一些化學制劑之間所發生的反應,如當反應物是固體時,它所生成的.物體有固體,還可能有液體、氣體,並讓學生觀察固體的顏色,其具體的變化情況與相應的化學方程式述如下:顏色由綠變成黑:Cu2(OH)2CO3=2CuO+H2O+CO2↑,即鹼式碳酸銅在受熱的情況下,分解成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顏色由紫色變成黑:2KMnO4=K2MnO4+MnO2+O2↑即高錳酸鉀在受熱的條件下,分解爲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教師透過這些奇妙的化學變化,一方面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教師透過展示這些變化可以調動中學生對化學學習的求知慾[2]。

二、促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儘可能地增加一些必要的實驗操作,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教材中的實驗。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的大腦處於興奮狀態,從而高效率地接受教師的資訊,並在化學的課堂中獲得樂趣,體驗到實驗成功的喜悅。例如,在做“粗鹽提純”實驗時,首先由教師展示食鹽的樣品,並積極地鼓勵學生進行實驗,再將實驗的器材分配給學生,最後教師讓學生髮揮自己的創造力,完成這一實驗。經過過濾和蒸發,在蒸發皿的底部出現白色的晶體,學生的實驗也就成功了。對於那些沒有成功的學生,教師要幫助他們找出原因,並鼓勵他們改正實驗的步驟,進而獲取實驗的成功。教師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可以將化學知識較好地傳授給學生,並將抽象的化學知識形象化。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勇於嘗試、克服困難,對中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是很好的鍛鍊。

三、善於激發學生的求勝心理

中學生處於個性化發展的階段,他們希望自己能夠在其他學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所以他們會爭取在教師組織的活動中不斷地取得勝利來得到別人的關注。教師要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在化學課堂中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使中學生在化學學習中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3]。例如,教師在講解元素符號、化學方程式等專業化學用語時,就可以採用競賽的方法。專業化學用語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工具,也是學生學好化學的基礎。但這些化學用語都十分抽象,學生在學習中會感到枯燥乏味。教師在教授完相關的知識後,對學生進行分組,開展化學方程式書寫比賽。對比賽中獲勝的小組,教師要對他們進行鼓勵與表揚,而對於落後的小組,教師也要給他們一些激勵。在比賽中能夠對中學生的心理實施積極教育,提高他們承受失敗的心理能力。同時,學生在小組比賽中,也能學會與他人相互合作。四、結語中學時期對於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學生的心理與生理都會發生較大的變化,他們在學業方面的壓力也會隨之加大。因此,對於中學生來說,他們需要具有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將這些心理教育融於化學課堂中,能夠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提高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卞歡,徐彥芹,陳家狀,等.化學競賽對本科生實驗創新能力的影響:參加首屆“卓越杯”大學生化學新實驗設計競賽有感[J].大學教育,2015(12):122-123.

[2]胡曉倩,於海東,董麗麗,等.以地方性應用型建設爲契機全面推進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改革[J].赤峯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4):233-236.

[3]徐鵬程,董玉,杜曉鸝,等.基於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天然藥物化學教學改革[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15(2):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