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追尋音樂課堂的感覺學科論文

學問君 人氣:2.16W

新課改“忽如一夜春風來”,讓我們欣喜地看到“千樹萬樹梨花開”。在欣慰、激動之餘,我不斷思考:學生喜歡怎樣的課堂?我拿怎樣的課堂奉獻給學生?讓課堂真正成爲學生精神

追尋音樂課堂的感覺學科論文

旅行的起點,靈魂飛躍的站臺。由此,我的音樂課堂追求“五感”。

情感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去設法在學生身上形成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內部狀態,那麼知識只能引起一種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勞。甚至最勤奮的學生,儘管他有意識地集中自己的努力識記教材,他也會很快地‘越出軌道’,喪失理解因果聯繫的能力。” 因此,我們應關注每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學習的態度、學習的信心。

如:《慶祝六一》是歡快活潑的歌曲。帶領學生感受節日的歡歌笑語、喜氣洋洋,節日裏的繁華錦簇、豐富多彩,以及長輩們的關愛,孩子們沉浸在興奮與幸福之中。在享受節日帶來的幸福和歡樂的同時,再引導學生關注世界上飽受苦難的兒童,明白這個五光十色的小世界中,充滿友誼和陽光,大家共同享受着生活的美好和歡樂,受到真善美的教育。

課堂上,以動情的語言、豐富的表情,創設一種和樂曲相和諧的情境。這樣,學習活動才能感染學生,學生的情感纔會迸發,纔會興趣大發。

美感 音樂是審美的,是學生的精神家園。

音樂的歌詞是蘊涵美感的。春光明媚,師生吟唱《春江花月夜》的氣韻;夏日當空,吟唱《我的太陽》的情懷;秋高氣爽,吟唱《八月桂花遍地開》;冬雪霏霏,詠澎勃大氣之《沁園春.雪》。欣賞貝多芬的《田園》美景;感受《獻給愛麗斯》中少女天真的遐想;再次重溫兒時賀綠汀《牧童短笛》中那牧童橫騎牛背的天真無邪,悠然自得……

音樂的學習活動是洋溢美感的。學生欣賞過程就是一個發現美、享受美、捕捉美、創造美的過程。

樂感 音樂因其強烈而清晰的個性特徵而充滿了樂感。

音樂教育家達爾克羅茲說:“音樂的本質在於對情感個性的反映,對音樂的學習與其說是一種智力過程,不如說它是一種情感過程——個性體驗。”透過聆聽音樂,表現音樂,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中的美,併產生強烈的`藝術共鳴,形成個性鮮明的藝術特徵。學唱《雪絨花》時,透過觀看《音樂之聲》中精美的畫面、優美的歌聲、曲折動人的故事來打動了學生的內心世界。使他們對音樂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內心積澱起一股強烈的感情急欲表達。從而得到音樂的美的薰陶、個性的張揚、藝術的昇華。

靈感 靈感即是智慧火花擦亮的一剎那,是心靈敞亮,心智迸發和精神的凸現。課堂要追求靈氣四射、靈光閃現、靈性迸發的理想教育境界 。

靈感的課堂要善於捕捉亮點爾後伺機而動。《蝴蝶花》中,學生想象、描繪了蝴蝶花的美麗神奇。我爲學生那豐富的想象,靈動的語言深深折服。我該怎樣來鼓勵他們哪?靈機一動:“太好了!老師獎勵大家像蝴蝶一樣快樂地飛舞!”於是展開雙翅的,側着身子的,旋轉飛舞的,自我陶醉的……學生真的像一羣“小精靈”輕舞飛揚起來。一會,成羣結隊的“蝴蝶”朝我飛過來了,將我團團圍住,形成了一簇美麗的蝴蝶花。當時課堂氣氛、學習熱情空前高漲。別具一格的“蝴蝶飛飛”幫助學生實現了智的啓迪,知的構建,情的奔涌。

我以爲,充盈着“情感、動感、美感、樂感、靈感”的藝術課堂纔是理想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