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任務型教學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

學問君 人氣:2.32W

摘要:任務型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把語言運用的基本理念轉化爲具有實踐意義的課堂教學方式,聽力活動是對所聽的內容知覺、注意、進而理解的有目的有任務的活動,知覺的主動性、任務性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實施“任務型教學”;選擇可以理解的真實語言材料,並將材料加工成各種任務,讓學生在課堂上透過完成語言交際任務,來培養各項語言技能,習得目的語。

論任務型教學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聽力理解 任務型教學 聽力教學


  
  聽是人們交際活動的重要方面,是獲得語言資訊及感受的最主要途徑,也是衡量人們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重要標誌。當前,聽力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各類考試如高考、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研究生入學考試等都把聽力作爲考試項目之一。在每年的高考中聽力佔總分的五分之一。然而聽力又往往是學生們的薄弱環節,他們在聽力的過程中感到無助,而且很多老師反映聽力課最不受學生歡迎,枯燥無味,課堂氣氛沉悶。要找到適合聽力教學的方法,首先應該清楚聽力理解的本質。
  
  一、聽力理解及其過程
  
  語言心理學認爲,聽力理解包含在語言理解中,是聽者從說話人言語的表面結構中提取出深層次命題結構的積極推進過程。“它不只是一種單純的語言解碼的過程,而是一個解碼過程和意義再建構過程的結合。”[1]它是一項十分複雜的積極主動的過程。“完成這個過程,須從三方面着手獲得理解:聽者應能感知和理解言語中的詞;聽者應能夠理解整個句子的結構;聽者在理解單句後,還應轉向理解整個話語。”[2]
  從上述概念界定可以發現,聽的過程對聽者來說包括感知和理解,就兩者的關係來說是相輔相成的。感知是感覺和知覺的合稱,作爲基礎它在聽力理解中尤其重要。感知反映事物的個別屬性,知覺反映整體。知覺不是被動地“吸收”過程。
  知覺效果受人的智力活動很多方面的影響:過去的經驗、目的、情感特徵以及活動的類型等,但知覺活動的任務卻極其重要的。知覺和特定的活動,主動的步驟是聯繫在一起的。所以,從根本上說,“聽力理解的過程是對聽內容知覺、注意、進而進行理解的過程”。[3]
  
  二、任務型聽力教學
  
  (一)以任務爲基礎的教學理論
  以任務爲中心的語言教學思路(the task oriented approach)是近20年來所倡導的語言交際法理論的一種發展形態,它的理論基礎是對基礎教育產生深刻影響的認知心理學。所謂“任務”即“活動”是指人們在學習、理解、體會語言之後開展的一系列交際活動( Richards, Platt and Webber 1996)。這種交際活動是幫助課堂語言學習或研究外語習得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因爲“任務型教學”倡導透過語言的互動來習得語言,而在語言互動的過程中,學生爲了完成任務,處於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心理狀態,“他們以‘意義’爲中心,盡力調動語言的(linguistic)和非語言的(non- linguistic) 資源進行‘意義’共建,以達到解決某種交際問題的目的。”[4]“完成任務的過程催化了學習者自然的和有意義的語言應用,營造了一個有利於學習者語言習得(Acquisition)和內化(Internalized)的支援環境。”[5]此外,實施“任務型”教學,還有利於語言技能的整合,從而培養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
  (二) 任務型教學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1.以意義爲中心,而不是以操練某種意義不大,甚至是無意義的語言形式爲目的。
  2.任務的`焦點是解決與現實世界相聯繫的某一交際問題,因此交際問題應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爲出發點,內容和方式要儘量真實;
  3.任務的設計和執行應注意任務的完成,即交際問題的解決。任務是否成功完成是對任務進行評估的標準。
  4.遵循任務的階梯型原則( the task chain p rincip le) 。所設計的任務應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再由進階任務涵蓋初級任務的循環,設計的任務具有連續性,一連串任務形成一個序列,構成“任務鏈”。在語言技能方面,應當先輸入後輸出,使教學呈現階梯式層層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