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英語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1.16W

一、閱讀式法制教育

英語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論文

英語教學由聽、說、讀、寫四大部分組成,其中閱讀是英語教學的重點之一。新人教版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有閱讀的文章和相關閱讀題材,英語教師可以從這些閱讀教材中提煉出法律知識和資訊,從而讓學生進行擴展性閱讀,瞭解一定的法律知識,培養一定的法律觀念。例如,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第一單元主題爲CulturalRelics,介紹了中外許多文化遺產並詳細描述了文化遺產琥珀宮。英語教師在引導學生充分欣賞和讚歎文化遺產的同時,可以利用文化遺產這一主題,擴展閱讀關於文化遺產保護法的文章,瞭解文化遺產保護法。再例如高二必修五第五單元主題爲FirstAid,教材介紹了一系列緊急傷病情況的急救措施,尤其是流鼻血、骨折、扭傷等都是學生常見的傷病。單元主題緊扣學生校園生活,學生對於該單元學習興趣濃厚。在該單元主題的基礎上,英語教師可以擴展到青少年保護法,透過閱讀一系列青少年保護法的英語文章,引導學生不僅要掌握急救知識解決傷病,還要積極瞭解和運用法律知識保護自己免於傷害。

二、情景式法制教育

情景式教學法是以學生現有知識水平和實踐經驗爲基礎,透過寓教於情,寓教於樂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教師設定好的情景之中,成爲其中的.角色之一,在情景之中產生對教學內容的思考。情景教學法是高中英語教學常用的教學法之一,在課堂實踐中充分證明了其有效性。法制教育同樣可以運用情景教學法,與學科內容進行結合。例如新人教版高二選修七第五單元主題爲Travelingabroad,雖然單元內容是旅遊相關的,向學生介紹國外著名的旅遊勝地和國外留學旅遊的體會,但是國外留學旅遊除了要掌握一定的外語知識和文化常識之外,不同國家之間的法律差異也是需要注意的。因此,英語教師可以從這個角度入手,設定情景,由學生扮演留學生來應對國外的各種法律問題,透過實際的情景引導學生了解國外的法律,對中外法律進行思考和反思。此外,對於一些國家的特色法律還可以專門進行一次課堂展示和討論,幫助學生在掌握我國法律知識的基礎上,瞭解國外的法律結構,培養國際視野和國際意識。

三、討論式法制教育

討論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課堂討論有助於學生理解知識點,深化文化認識,並且在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分享資訊。英語教學過程之中可以充分利用討論環節滲透法制教育,讓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也能瞭解一些法律知識,培養一定的法制觀念,爲自己樹立一定的法制思想,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新人教版高中英語教科書選修七第二單元主題爲Robots,其中一篇閱讀文章提到了著名科幻小說作家IssacAsimov在其小說中提到機器人三條法律。從這一話題可以延伸進行一次小組討論活動,學生分組討論這三條法律以及與人類法律之間的關係。教師也可以藉由這一話題,引導學生去主動瞭解我國的法律結構,思考法律的作用和意義。中學生作爲國家的人才資源,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依託。加強中學生法制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識,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作爲一線教育教師,我們應重視中學生法制教育,自覺將法制教育貫徹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採用靈活多樣的法制教育方式,透過潛移默化的影響,讓中學生受到法制理念的薰陶,不斷深化中學生對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認識和信仰,最終成爲一個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