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適應新環境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要點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1.16W

環境藝術教育是指以環境藝術爲媒介對公衆所進行的教育或施加的影響。因此,教育是以環境的形成,環境的價值以及特定環境對人所形成的影響諸方面展開的。環境是當時的時代風貌的體現,它能夠反映一個時代的科技進步水平[1]。雅典衛城的帕提農神廟、羅馬的鬥獸場以及北京的紫禁城都是當時那個時代最高的物質和精神的結晶。環境藝術教育不同於純藝術的教育,環境藝術的美與不美是不以我們主觀感受爲轉移的,它帶有某種程度的強迫性,它在每時每刻影響着我們。從民衆的角度來說,環境藝術設計教育是近年來快速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以發展的眼光進入當代的環境設計領域,從全國乃至世界範圍來講,環境設計的發展是不平衡的,認識也是不一致的。如何更好的進行環境藝術設計教育,成爲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適應新環境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要點的論文

一、新環境對環境藝術設計人員職業能力的要求

(一)環境藝術設計人員職業能力的要求

職業能力是指一個人從事職業活動的多種知識、能力、素質和思維的綜合能力,包括業務能力、創新能力和靈活應變能力等。對環境藝術設計人員而言,主要表現爲專業基礎能力和專業核心能力兩個層面。

首先是專業基礎能力,我們知道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着人類的發展。人生活在環境中,環境反作用於人,環境藝術設計首先應該學習“環境”瞭解“環境”,明白藝術運用於環境設計中的必要性。這就要求環境藝術設計人員掌握手繪表達物體的結構、色彩、質感和實物寫生的基本技能,能夠手工繪製方案設計圖紙,掌握物體空間造型的基本要素和形式具備敏捷的藝術設計創新能力。除此之外,還要掌握CAD、3DMAX、Photoshop、Lightscape等設計軟件的應用技能,最大程度和真實的展現自身對環境的表現。

以此爲基礎,藝術設計人員還應該瞭解裝飾材料的種類、性能、用途及其工藝,以便能夠合理的使用裝飾材料;掌握室內設計的構思和技法;掌握多種設計方案表現方法和技巧;熟悉各種傢俱形式與風格、傢俱與環境,傢俱與人的關係以及材料工藝的運用;要具備指導和組織施工、分析解決裝飾設計工程,園林工程實施過程中技術問題的能力;能夠透過市場調研、掌握建築材料和植物材料的價格以及工程量的規則和計算方法;識別園林植物的種類,瞭解其生長髮育特性,並能將其合理的應用與園林綠化中。總的來說,就是要在瞭解材料、熟悉工藝、熟練操作設計軟件的前提下,具有室內外裝修設計、展示設計、園林規劃設計和模型製作的能力。也就是說新環境下的環境藝術設計人員必須是複合型的,集基礎知識與實踐技能爲一身的新型人才。

此外,環境設計會面臨客觀對象的各種問題,環境設計需要協調業主、建築工程施工、設備工程、消防工程、規劃等之間的關係。因此環境設計專業人才還必須具備團隊意識、合作精神和協調能力。

(二)新環境下的職業能力要求對課程設計的要求

高校是培養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的搖籃,高校要以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爲主線,明確課程與崗位能力培養的關係,使教學的目的性與專業培養目標貼的更緊。比如透視基礎教學可以考慮以建築物、室內陳設等物體透視中的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爲主,而不是單純的講授透視規律;素描課程考慮側重於形體速寫而不是隻畫靜物、人物頭像和石膏等;寫生課可以考慮側重於淡彩、速寫,內容上更爲關注表現居民建築、城市建築羣、集貿市場等而不是傳統的用水粉畫表現室外風景寫生的程式。對於專業課而言,要以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爲主線,充分考慮課程的開課時間、先後順序和課時安排,即滿足課程設定合理性的要求,又達到使學生充分實踐和實訓的'目的。

二、適應新環境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要點

(一)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和實際工程項目相結合的綜合性專業學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僅僅掌握基本理論知識還遠遠不夠,必須充分得到專業實踐鍛鍊,切實培養實際操作能力,才能達到該專業的教育教學目標。傳統的教育教學培養模式,迫切需要在觀念、內容和方法上做出重大的調整與改進,以適應社會與市場對專業設計人才的需要。筆者認爲,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教學應加強應用性實踐環節,緊密與市場對接,使學生能夠更多地參與實踐活動,從而將課堂中所學的理論知識透過實踐環節得到鞏固,真正培養出具有創造性設計思維的設計師,否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教學就成了空中樓閣、無本之木。

要特別重視建立以實踐爲主要教學形式的實踐教育教學模式及實踐基地。實現教育教學與市場對接,與相關企業廣泛聯繫,加強校企合作,簽訂協議,建立長期的學生實踐實習基地。讓學生在實踐基地靈活運用書本理論知識,直接接觸社會,瞭解市場,與各種客戶打交道,在實戰中提高水平,增強實踐能力。透過在基地的實踐,學生會在學習中更有主動性、積極性、針對性,教學效果更爲顯着。此外,還可以建立環境藝術設計車間、室內外設計燈光效果實驗室、建築材料工作室等專業實訓室,作爲課堂理論教學的有益補充,幫助學生在學習理論的同時,獲得充分的感性認識。

(二)轉變傳統教育教學思維模式

設計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真正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作爲教學的主要方向,過去比較封閉的辦學模式需要向開放型辦學模式轉變,與社會接軌,與市場需求接軌;要面向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在科技、環境、節能、綠色設計與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進行教學內容與方式的更新與探索;環境藝術設計是新興的、綜合型的邊緣學科,設計教育還應從過去單一的學科發展向學科羣的方向轉變,發展交叉學科;對學生的培養應由過去重視設計技能和表現技巧的設計教育觀,向綜合型藝術設計教育、計算機輔助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的各種社會職能的方向轉變,從而將環境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成能適應多方面需要的設計、科研與管理等方面的專業設計人才。

(三)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創新是環境藝術設計的靈魂,設計就是尋求新的設計理念方案、新的空間、新的造型符號、創造新的生活環境。學校可以考慮增設系列講座,開闊學生的視野,請在社會生產實踐一線的進階技師來授課,講授新的設計思維及社會鮮活實例。要培養學生的設計表現能力,提升學生使用現代設計語言的能力。現代設計語言包括現代設計理論、現代設計觀念、現代設計思維方法和現代設計形式表達。具體而言就是在技術教學領域中,注重技術原理與理論原理教學,突出培養動手能力,同時加強計算機輔助設計教學。強化計算機輔助設計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同時加強計算機設計教學的建設與管理。透過計算機輔助設計教學,使學生全面具備計算機輔助設計的能力,以適應人才市場需求。此外要拓寬教育視野,全面提高學生借鑑、吸納異域文化精華的能力。

在理論教學領域中,以藝術原理的發生、發展文脈爲基礎,建立能夠科學闡述產業發展和藝術設計屬性關係的論證體系。有步驟地加強學生感性觀察、理性思維、科學認知的學術能力。

三、改革方案有效實施的保障

(一)需要教師具有開闊的視野和多學科的知識環境藝術是一門交叉學科,把建築學、園林、室內裝潢,環境繪圖(如標誌牌和資訊公告牌)的創意結合在一起,並涵蓋了社會科學、衛生保健學、環境科學和自然科學。相比其他專業設計門類,更需要從事設計藝術教學的教師自身要具備綜合素質。作爲教師要涉及其交叉學科的相關知識,作爲院系,吸收其他院校以及國外優秀的教育經驗,是現在設計藝術教育開放式思想的體現。

(二)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商業意識和實踐經歷要使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教學與市場對接,從事專業教育教學的教師的能力與素質是非常關鍵的因素。從事專業教育教學的一些教師,沒有參與過實際工程的設計施工和管理等社會實踐,很難正確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目前大多數高校教師從美術院校畢業後,考取研究生,然後在學校內工作,他們缺乏社會實踐的工作經歷。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所傳達的是美學、純藝術的資訊,而忽略了學生將來就業。我們提倡教師的關注範圍是可以擴展的,除了關注專業知識的傳授外,還可以與設計公司有長期的接觸與互動關係,並從中汲取最新的商業動態、設計趨勢、就業資訊等,這樣不但可以讓自己的教學增加實用性,同時還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幫助他們制定有效可行的就業計劃。

四、結語

爲了適應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和變遷,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培養的人才應儘快適應現代社會市場發展的需要,接受現代社會激烈競爭的挑戰,環境藝術設計教學要儘快擺脫現狀,需重構設計教育教學體系,提高對環境藝術設計科學的認知和定位,建立與學科相應的教學模式和管理機制。只有這樣,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教學纔不會蒼白無力,才擁有生機和活力,纔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