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高校公共體育的三自主教學模式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1.31W

1.“三自主”模式下博弈主體利益分析

關於高校公共體育的三自主教學模式的論文

1.1學生參與“三自主”公選體育課程的利益分析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沒有選擇體育教師的權利,不能保證一定會喜歡體育教師,在一定程度影響了教師的教學,學生想獲得高分,體育教師不一定認同,師生矛盾突顯。而“三自主”教學模式下,學生有權力選擇老師,教師也有權利設定自己的教學內容,學生學習自己喜歡的體育課程,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老師,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課堂的氣氛和教學質量有相對保證,使學生與體育教師的博弈中達到納什均衡點,學生與體育教師達到最優化。但是,學生之間屬於納什“公共地悲劇”模型的博弈模式。即在老師和空間資源固定的情況下,隨着學生人數的增加,有一個最優化的師生比例出現,持續增加學生數量,會導致博弈主體各方利益受損,而達不到利益最優化。

1.2體育教師參與“三自主”體育公選課程的利益分析

體育教師本身是教育的主要執行者與參與者,體育教師的最大利益是獲得足夠教學課時費,獲得學校、同行以及學生尊重和認可,體現自身價值。[3]高校體育“三自主”後,打破體育教師了原有的“霸主”地位,體育教師而言,機遇與挑戰並存。一方面在高校實施了績效工程後,體育教師教學質量不高,教學方式學生不接受,將面臨着課程達不到開班的人數,甚至無人問津,甚至沒有學生教。如果體育教師體育課程教授方式和內容深受學生喜歡,教師課程可以增多,課時補貼自然會增加。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高校和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申報自己的課程,對教學內容以及考評內容可以在課程統一管理框架下自行擬定,這有利於充分發揮特長,挖掘個體潛能。對於高校來說,提高教師隊伍的教學水平、教學能力是辦好一所高質量的院校的不變宗旨。對於學生和學生家長以及社會來說,希望優秀的教師能透過最優的教學方式和傳授給學生最豐富的文化知識。所以,“三自主”的體育公共課程模式有利於體育教師與學校之間的利益趨向最優化。

1.3高校參與“三自主”體育公選課程的利益分析

高校作爲實施“三自主”的管理者,是的權衡和維護教師與學生利益的天平。只有學校和體育教師之間形成良性的約束與激勵機制,才能實現最優化方案。原有的教學模式學生不能選擇體育教師,體育教師只需要完成一定次數的課程,即可拿到足夠的薪水。讓學生有權利選擇體育老師,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是學校對體育教師實施激勵措施的一種制度層面的手段,體育教師必須更加認真、更加積極地對待體育課堂來獲得學生和學校的認可;由於學生有利自主選擇,對於體育課堂和體育老師的態度變得更積極主動。再則,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內容配置或可供選擇的項目應體現出其時尚性、廣泛性、適用性、趣味性等特點應當是管理主體的主要策略。橫向上看,要盡其所能地提供能滿足各類學生選擇的需求,包括同一單元的可供選擇項目,縱向上看,則重點考慮項目的連續性和可持續性。

2.高校公共體育“三自主”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2.1考覈評價標準難於統一

體育課程“三自主”後,由於項目多,橫向之間沒有可比性,在這種情況下,容易引起學生的質疑和誤解。從而影響他們正確地選擇內容,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2.2放鬆對課程設定和課堂監管力度

體育教師過度追求自身利益,不少教師的體育課上課過程是:簡單地組織———發放器材———學生自行練習———下課回收器材。其一味地追求學生爲主體,過分強調學生的學習興趣,體育課出現“學生喜歡什麼,我教什麼;運動量大的不教;有教學難度的不教;學生不喜歡的不教”的局面,甚至於“放羊式”教學。把“放羊式”與“主體論”相混淆,造成體育教學思想的混亂,體育教學改革誤入岐途。[4]

2.3學生自主選課不均現象

在“三自主”課程模式中,因爲缺乏正確引導和宣傳,學生常有從衆心理,容易會呈現一窩蜂的趨勢,如師範類院校,健美操類課程普遍受歡迎,導致某些項目體育場地出過度現擁擠,許多學生喜歡的新興的運動項目受教師和場地的侷限,很多高校不能開設。

3.結論

(1)加大對體育課程監督力度,保障“三自主”高校高效可持續發展。在加大高校監督管理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學生的心聲,要建立一套比較完整的`教學反饋體系,拓寬學生對任課教師和課程的反饋渠道。(2)正確引導學生進行選課,提高學生積極鍛鍊的思想意識。學生能夠選到自己興趣和喜歡的內容或項目這固然很好,但若不能滿足的情況下要正確對待。要相信興趣是可以培養的。掌握必要的技能和方法,養成終身體育的理念纔是重要的。(3)鼓勵體育老師刻苦鑽研,不斷提升體育教師隊伍素質,提升課堂教學能力。“三自主”課程模式給體育老師提出了新的挑戰。高校應該創造條件,安排體育教師特別是開設公選課的中青年體育教師的進修和在職培訓,補缺補差,鼓勵體育教師利用課餘時間自學,爭取多渠道、全方位優化教師的知識結構,拓寬其知識面,充分挖掘潛力,合理配置和利用體育人才資源,大力提高教師的開課能力。[5](4)提高體育場地利用率,充分發揮體育社團的影響力。面對學生體育場館需要一定的免費開放時間,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練習運動技能的場所。發揮體育社團的影響力,舉辦相關體育比賽,豐富校園體育文化。(5)學校建立應對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質量進行科學、準確、客觀全面的評估,建立一套完整的評估體系,保障教師和學生的利益,有利於存進體育教師公平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