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江西省某高校公共體育課課程模式改革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2.25W

論文摘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數理統計等方法對江西省某高校公共體育課課程改革模式進行研究,對其中存在的利弊進行分析論證,提出改革建議和看法,對如何進行課程改革提供了理論依據。

淺析江西省某高校公共體育課課程模式改革教育論文

 論文關鍵詞:公共體育課;教學改革;高校

隨着社會的進步,社會對人才素質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高校作爲面向社會輸送人才的前沿陣地,培養身體素質好的高素質人才,是我們進行教改的宗旨。公共體育課教學改革就是以大綱爲依據,本着專業特點,從教學實際出發,優化課堂教學、完善第二課堂,以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提高綜合索質來實現教學目標。

l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採取問卷調查、數據統計、文獻資料法對某大學2004級中文系5個班、法律系4個班、生化系1O個班、藝術系11個班、計算機系5個班、外語系4個班,共39個教學班進行公共體育課教改探索。

2研究現狀

2.1公共體育課現狀

以某大學爲例,該大學開設兩年體育課,第一學年爲普通體育課,第二學年爲專項體育課。每學年72課時,另每學年對學生進行一次五項身體素質測試。

存在的問題:(1)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健康第一”、“終身體育”教育指導思想,是當前學校體育不容迴避的問題;(2)教材模式化,教法單調,學生個性難以發展,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得不到培養、鍛鍊;(3)教學過程中,現有師資人才,場地器材不能合理開發利用;(4)教學重心尚未從“應試教育”轉移到“素質教育”上來。

2.2優化課堂教學

在課程設定上,把培養體育健康意識放在首要位置,着重發展學生個性、獨立創新意識;在教材的選用上,力求加強體育理論教學,適當增加一些體育新知識、新動向,介紹一些最新體育賽事,充分調動學生情感,以《體育鍛煉標準》中的五項身體素質測試項目爲中心,發展身體素質,開展運動健康專項課的教學,達到適應自然和社會環境的需要。

在教改初期,考慮的是發掘學生愛好、興趣,讓學生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興趣是人的意識對一定客觀事物的內在趨向性和選擇性。在體育運動中,興趣的產生和培養表現得尤爲重要,它是組織學生鍛鍊身體的重要條件。就此,在2004級中做了一次問卷調查(共發問卷200份,回收183份),問:你喜歡上普通體育課,還是喜歡上選項課。其中選擇上選項體育課的141人,佔77%;普通體育課的38人,佔20.8%,其餘4人爲空白,佔2.2%。從問卷結果中發現:大多數學生是喜歡上選項體育課,這次教改有它的必要性。

教改從一年級開始設兩年選項課,按自願原則進行選項分班,然後根據同一項目中運動水平分快、慢班。快班在教學中專項技戰術安排時間比例可大一些,達到總課時的60%左右,一般身體素質和專項身體素質練習時間40%左右,快班突出發展一項特長;慢班專項技戰術教學時間與身體素質練習時間各50%,而且慢班以發展一般身體素爲主。所有專項班一般身體素質教學主要圍繞五個身體素質測試項目進行。

如表1所示,將原有2004級39個班按選項報名分成31個選項班。

由於選項是自願,這符合學生學習興趣,能使他們對所選項目有更深的理解,對老師組織教學也有一定幫助。不同項目有不同的評價方法,更能體現學生的差異性,在組織教學考覈時,也可避免千遍一律,有利於減輕學生對學科考覈的壓力。   2.3完善第二課堂

課外體育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發展。它具有選擇性、隨意性的特點。以往的課外體育活動學生更多的表現爲組織不嚴、運動目的性不強。就這個問題學校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以學生自己組織爲主,教師正確引導,利用同學們對項目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在學校體協的基礎上開設以選項爲主的體育項目俱樂部,按自願原則吸收會員,共成立:足球、籃球、排球、武術、健美操、田徑六個俱樂部。這些俱樂部利用課餘時問組織會員參加有關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技術訓練,進行校內、校際體育競賽。

3教學效果研究與分析

(1)選擇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自願選擇的,所以學生對上體育課表現出很高的積極性,整個課堂較以前更活躍,教師組織教學輕鬆,教學效果顯著提高。從今年對2004級達標結果中發現,優秀率由去年的8.2%上升爲今年的l2.5%,而達標率由去年的85.3%上升爲93.1%;所選項目技戰術也有提高,象足球班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專項教學,他們大多數能在一定技術的基礎上合理運用一些簡單的戰術配合。

(2)由於學生積極性被激發,隨着俱樂部活動的開展,學生自主、獨立能力得到鍛鍊,更有利於發揮學生個性,增強社會實踐能力。

(3)運動場地器材得到合理開發和利用,避免了以前因班級多,教學內容一致,同一時間場地器材利用過於集中的.矛盾。

(4)選項課的開設,使教學內容與鍛鍊內容緊密結合在一起,有利於學生技術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同時,學生對運動規則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團隊協作精神、抗挫折能力明顯增強。

4結論

(1)教改試用教材與大綱原則,要求相符,更能反映出“健康體育”“終身體育”的意識,使學生身體素質得到提高,運動技能、獨立創新的實踐能力得到鍛鍊,這也是我們教改的重點。

(2)教改後在教師與學生雙邊關係問題上,由於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學生主體地位更突出;同時對教師主導作用提出更高要求,選項課的教學是教學與訓練的和諧統一,這就要求教師不斷鑽研業務,改進教法;

(3)由“應試教育”轉變爲“素質教育”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此項教改,透過發掘學生興趣,培養其個性化發展,體現出“快樂教育”的特點,讓學生學習壓力減輕,同時發展一、兩項體育特長,這反映了“素質教育”的內涵;

(4)俱樂部的成立,一方面彌補了課堂的不足,另一方面透過俱樂部活動更大地提高了學生自我組織鍛鍊的意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同時,在競賽活動中,透過拉贊助,一方面學校爲企業作廣告宣傳,另一方面贊助也解決了一部分經費問題。體現出社會辦學校體育,學校體育爲社會服務,爲學校體育融人社會奠定了基礎。課外競賽活躍了校園氣氛,推動了校園體育運動的發展,擴大了校內、校際的交流合作。

5建議

(1)教學指導思想上,克服以往的運動技術,技能爲主線的運動教育,提倡健康體育教育;

(2)教材選用上。力求科學性、實效性和趣味性於一體,加強體育理論和衛生保健知識的傳授,弘揚民族體育精神,挖掘民俗體育項目。

(3)爲體弱或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學生開設保健課,主要是透過適當體育活動,改善其健康狀況,內容和方法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安排;

(4)如條件允許,可把小球(乒乓球、羽毛球)、滑冰、游泳課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