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中學體育課程中的德育管理論文

學問君 人氣:2.24W

德育教育是中學教育的根本任務,具體到學校教學工作中,就是將德育滲透到每一門學科教學中,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德育管理。中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最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學生正處於青春期,易衝動,性格具有不穩定性和兩極性,因此對中學生進行德育管理,人爲干預幫助學生度過青春期,成功邁向人生的下一階段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科知識中滲透德育是最有效的德育管理方式,中學體育課程(包括體育課、大課間活動、課外體育鍛煉等)是中學生最喜歡的學科之一。因此,在體育課程中實施德育管理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談中學體育課程中的德育管理論文

1當代中學生德育問題現狀分析

當代中學生生活在一個物質極其豐富、經濟高度發達、資訊交流快捷的時代,且這一代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優渥的家庭環境造就了許多“小公主”“小少爺”,伴隨着其年齡的增長,一些不好的習慣已經很難糾正。

1.1缺乏集體意識

家庭的寵愛、社會環境的複雜使許多中學生表現出極度自私的性格,由於沒有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許多中學生喜歡以自我爲中心,做事情從不考慮他人感受。有些中學生甚至在集體活動中,仍然不顧及集體利益,只顧及一己私利,將他人與集體拋卻腦後。

1.2缺乏奉獻精神

當代中學生是在蜜罐里長大的一代,不懂得付出與奉獻。如在班級大掃除時,幾乎沒有學生會主動地去幹髒活累活。甚至他們小小年紀已經感染刁鑽圓滑的惡習。即使出現一個學生願意爲大家服務,甘願付出,也會被嘲笑爲“傻”。造成這種現象的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德育管理步伐緩慢,如果繼續任其發展,那麼很難想象這一代人如何撐起祖國明天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加強對中學生的德育管理,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2中學體育課程中德育管理的優勢分析

中學生處於青春期,精力旺盛,性格活躍,體育課程是最受中學生歡迎的學科之一,在體育教學中逐步滲透德育管理具備其他課程不可比擬的優勢。

2.1體育課程爲德育管理提供了物質環境

體育課程與其他學科的一個顯著區別就是體育課程的教學場所有室內、室外之分。室外體育課程對學生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學會愛護體育器材,體育課程結束後要將器材整理好放回原處;在活動的過程中學會與其他同學的團結合作,並學會要遵守一定的規則秩序。所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長期在這樣環境的薰陶下,中學生的道德素質會有一個質的變化,這也正是體育課程進行德育管理的優勢之一。

2.2體育教師人格魅力爲德育管理提供了精神環境

中學體育教師多是畢業於專業院校,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優秀的個人魅力,加之中學生本身熱愛體育課程,因此也會更加喜歡體育教師。而一位熱愛教育、熱愛學生的體育教師勢必會將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用於教育學生,傳授給學生專業的知識,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身體素質,教會學生遵守體育規則,在體育運動中樹立團結協作觀念。這些無疑都是體育教師個人魅力對學生的深厚影響,也是體育課程滲透德育管理的又一大優勢。

2.3中學生接受能力強,爲德育管理提供了實踐環境

中學生處在人生各項素質發展的第二個飛速期,不僅是身體的發育,還包括智力水平、對事物的理解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相關調查表明,中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水平在廣度上接近成年人,因此對中學生進行德育管理,只要抓住合適的契機,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中學體育課程在德育管理中的具體方法研究

所謂“成才先成人”,在將學生培育成優秀的人才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爲品質。中學生由於年齡的關係,正處在人生髮育的第二個關鍵期,其行爲性格等已經形成一部分,但是還不夠完善,具備了初步判斷是非的能力,但整體尚處於萌芽期。而教育就是要抓住發展的關鍵期,利用廣受中學生歡迎的體育課程進行德育管理。

3.1利用體育課程常規進行德育管理

體育課程常規是指貫穿體育活動的課前、課中、課後的.教師與學生都必須遵守的課堂秩序規定。嚴格遵守,認真執行體育課課堂常規,不僅可以建立起良好的課堂秩序,提高教學質量,並且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透過嚴格執行課堂常規,在無形中對中學生進行德育管理。

3.2完善學校德育工作評價機制

學校可以適當增加德育目標在體育學科考評中所佔的分量,此舉可以使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加有意識地滲透德育教育,主動挖掘教學過程中可以滲透德育的教育點。在對體育教師進行量化評價時,應該圍繞教師授課中相關知識滲透情況及滲透效果來進行,把課堂實際情況與講課方式相結合。如果採用這樣的標準進行評價,教師會更加註重體育學科中包含的德育因素,從而提出更高的課堂教學目標。對於有着較好德育滲透效果的體育課,可作爲典型在學校推廣,提供給更多的體育教師學習和交流機會。

3.3積極創設教學情境進行德育管理

中學體育教師不應該墨守成規一味盯住課堂,而應該積極的爲學生創設適合進行德育教育的教學情境。應合理利用多媒體室內教學、各種體育遊戲等室外活動方式,並結合大課間活動、每天鍛鍊一小時的課外體育鍛煉等體育課程,充分挖掘學生興趣特點,深入掌握蘊含在教學情境中的德育因素,結合學生年齡特點進行教育。例如,中學生多數對國家運動健兒十分感興趣,可以利用室內教學機會,爲他們播放一些優秀運動員的視頻,在觀看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運動員取得輝煌成績背後所付出的艱辛努力,利用名人榜樣效應對學生進行德育管理,使學生明白走向成功只有透過努力才能實現。

3.4體育教師要以身作則,爲學生樹立榜樣的力量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最爲直接也是最典型的,教師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所謂言傳身教,教師在工作中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育人先育己,育人先正己”。通常嚴謹的教師更受到學生的歡迎,如在體育課結束之後,教師主動加入到整理體育器材的活動中,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帶動學生的行爲,認真仔細的將體育器材整理好,物歸原處。自然而然學生也會養成愛護學校公物的好習慣,這就是教師無聲的榜樣力量,在無形中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

3.5利用突發事件進行德育教育

體育課程中很容易出現突發事件,尤其是在室外體育活動課上,偶然性事件恰恰爲體育教師提供了一個德育教育的契合點。這主要是因爲身臨其境的事件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作爲教師應該及時抓住德育教育的機會,使學生真正受到德育教育,這往往比單純的說教更有效。

4結語

中學體育課程爲德育管理提供了一個實驗基地,體育教師應充分把握契機,善於挖掘課程體系中所隱藏的德育因素,積極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幫助學生成長爲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

參考文獻:

[1]管延偉.利用體育教學進行德育教育的優勢[J].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3(2).

[2]安曉輝.體育是加強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J].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3(4).

[3]王司宇.中學體育教學德育滲透五法[J].中國學校體育,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