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研究生教育質量保證體系中導師隊伍建設的思考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2.43W

論文關鍵詞:研究生教育 質量保證體系 導師隊伍

淺談研究生教育質量保證體系中導師隊伍建設的思考的論文

論文摘要:導師隊伍建設是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的關鍵。在導師隊伍建設中應堅持“以人爲本、研究至上、合理流動、動態激勵”的原則,建設一支以學術帶頭人爲核心,學歷結構、學緣結構、知識結構合理,科研能力較強,學術潛力較大,充滿活力的導師梯隊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關鍵。

教育家梅貽琦說:“大學之大,非有大樓之謂也,乃有大師之謂也。”可見,教師在大學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導師的整體素質將直接影響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在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建設一支高水平、富有感召力,在國際國內享有較高知名度的研究生導師隊伍已成爲世界諸多品牌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共識。

一 導師隊伍建設的指導原則

建立一支學術精湛、師德高尚的研究生導師隊伍是確保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最高效、最現實的選擇。在導師隊伍建設過程中,應統籌以下原則。

1.“以人爲本”的原則。高校導師隊伍是高校發展研究生教育的主體力量,其質量的高低是決定研究生質量好壞的關鍵因素。在導師隊伍建設過程中,應本着“以人爲本”的原則,着眼於導師發展的需要,以導師的發展爲目標。首先,加強對導師本身的投資。如引進與培養高水平的導師;提高導師的學歷層次;建立導師的學術進修制度,鼓勵導師定期進行學術休假,並對導師的學術進修給予時間和待遇上的照顧。其次,對於導師的科研壓力過大問題,培養單位應當建立合理的導師評價機制,減少或取消對導師科研任務的量化規定,使對導師的評價能夠轉到重質而不是重量的方向上來,讓導師潛心於學術的研究以及對研究生的精心指導。

2.“研究至上”的原則。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是研究型大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主要特徵是必須以深厚的科學研究爲基礎。研究生教育的培養方式需要教學與科研相結合,且偏重於科研。對於作爲研究生教育主體力量的導師而言,“根據研究與教學統一的原則,只有一名好的研究者,纔是一名好的教師,也就是說,研究至上,這不是一個非份的要求。”在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中倡導“研究至上”的原則,就是要求導師要精通業務,有治學嚴謹、實事求是的科學研究作風。導師不僅要對從事的專業領域瞭如指掌,熟知本學科的基礎理論、理論前沿、爭鳴問題、發展趨勢等,而且對待學問的態度要求真務實,嚴肅謹慎,銳意進取。

3.“合理流動”的原則。導師的合理流動有利於導師自身的成長,有利於學科的發展,有利於導師隊伍結構的優化。要實現人才合理流動,一方面要營造寬鬆的用人環境,靠制度留人,更應靠感情和待遇留人,而對於因不能勝任崗位職責或任教資格的導師應取消其導師資格,以確保導師的質量;另一方面要透過建立有效的人才引進和流動機制,廣泛吸納國內外的專家和具有相當學術造詣的各學科的大師作爲學科帶頭人,帶動學科的發展,充實導師隊伍,以促進研究生導師隊伍的多元化。“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只有保持導師的合理流動,才能永葆導師隊伍的活力和學科的發展後勁。

4.“動態激勵”的原則。激勵是現代管理學的核心,可透過薪水激勵、淘汰激勵、聲譽激勵、自我激勵等措施來促進研究生導師的工作積極性。首先,建立評估機制,破除導師終身制。透過公平、公正、公開的評估機制,增強研究生導師的競爭意識;採取動態管理,實行優勝劣汰的聘任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局面。其次,實行獎勵制度。如建立科研獎勵制度,對發表高水平論文、出版著作,取得教學科研成果的教師均給予相應的獎勵;設立教學獎勵制度,對在教學中成績突出的導師梯隊成員給予獎勵;建立年終評獎制度,年終獎金按年考覈結果分檔次發放;建立拔尖人才獎勵基金等。最後,給予導師充分的招生自主權,將其指導研究生的工作計算成合適的工作量等方式,以表明對其工作的認可。不要對導師的指導工作給予過多的干涉。

二 當前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高水平的導師隊伍是保證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關鍵,隨着我國近三十年研究生教育的'迅猛發展,我國各高校的研究生導師在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隨着形勢的變化研究生導師隊伍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1.導師隊伍的學歷結構整體偏低。學歷結構指獲得不同最後學位的導師佔導師總數的比例。學歷結構層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導師隊伍在其學科、專業方面的知識水平與發展潛力,是影響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因素。早在1973年,美國高校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就佔40.8%,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佔教師總數的85.7%。在美國,具有博士學位是大學專任教師成爲研究生導師的首要條件之一,博士生導師首要的條件是必須具有博士學位。據調查顯示:2003年我國博士生導師中具博士學位的比例佔62.%,具有碩士學位的佔11.2%,具有學士學位的佔17.3%,其他學位的佔8.9%,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研究生導師的學歷水平顯然偏低很多(如圖表1)。我國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博士生導師沒有博士學位,部分導師只有本科甚至本科以下學歷。可見,我國學歷結構偏低的狀況還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2.導師“近親繁殖”現象嚴重。美國大學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一般不留本校的畢業生任教。例如,儘管哈佛大學的畢業生十分優秀,但在哈佛大學的教師隊伍中,來.源於斯坦福大學的畢業生最多,佔16.9%。長期以來,我國研究生導師隊伍中存在着較嚴重的“近親繁殖”和“師徒同堂”的現象。據調查表明:2003年我國博士生導師中有62.3%的人是在本校獲得的學位,31.3%的博士生導師在國內其他院校獲得博士學位,僅有5.5%的博士生導師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這表明我國高校研究生師資力量主要立足於國內。研究生導師“近親繁殖”的現象不利於拓展研究生的學術視野,某種程度上也會影響學科的建設和發展。

3.導師隊伍數量嚴重不足。研究生招生規模日益擴大,導師隊伍建設遠遠趕不上研究生髮展速度。根據對重點大學的統計,從2000年到2004年間,博士研究生擴招的年均增長率爲19.5%,碩士生達到23.1%02000年,平均一個導師帶3.8個研究生,到2004年平均一個導師要帶7.7個研究生。據教育部2006年統計,普通在校碩士研究生人數已達到868213人,全國碩士生導師總數爲14499人,師生比例達到1:16,人力資本供給明顯不足。導師的精力有限且在實際指導過程中,由於出差、出國、擔任過多行政職務等原因,勢必造成導師指導研究生的頻率下降,指導力度不夠,必然影響質量。

4.帥才型、領軍型研究生導師比例偏低。目前研究生導師隊伍整體結構已經得到明顯改善,現在的教師隊伍呈現的是一種結構性短缺,優秀拔尖人才相對匾乏和短缺,缺乏有創新能力的進階複合型人才,缺乏能夠領軍作戰的將才、帥才,缺乏大師級或重量級的學術人才,這也體現了培養這些人才的戰略眼光、體制和機制的缺乏。大學許多資源還沒有“以人爲本”地圍繞研究生導師加以配置,資金投人和配套力度不夠,資金的主要流向依然以學科建設、設施建設爲主。

三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的對策性思考

1.加強專任教師隊伍建設。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的基礎在於高校專任教師隊伍建設,高校教師的整體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學位結構狀況。首先,應提高新教師的聘任門檻,博士學位應成爲我國高校教師學位結構的主流。其次,加大對導師的培養力度。加強導師的職前和在崗培訓工作,鼓勵年輕導師到國內外著名高校訪問,申報國家級課題,參加國內、國際學術會議。再次,爲在職教師的深造創造條件,提高中青年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人數的比重,以期逐步改善研究生導師的學位狀況。高校教師整體學位層次的提高將有助於研究生導師學位層次的提高。

2.優化研究生導師學緣結構。學緣結構是指一所學校全體教師最終學歷學校的構成狀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導師隊伍的學術創新水平和新的學術生長點的生長速度。優化研究生導師學緣結構是衝破學術羈絆,打破學術近親繁殖現象,促進學術創新的重要環節。首先,注重從國內外選聘教授,促成導師隊伍的合理流動,讓大學不斷吸人新鮮學術空氣,促進各學術流派的交流,學科滲透和學科改造,使學校的教學科研始終充滿勃勃生機。其次,建立合理的人才引人機制,透過培養、引進、聘任或聯合培養等多種方式,拓展研究生導師的來源渠道。學緣雜交的師資隊伍,由不同學派的人聚集,能博採衆長,熔於一爐,產生新的學術思想生長點,構築良好學術生態。

3.聘請兼職導師,擴充導師隊伍。隨着研究生教育規模的擴大和生師比上升,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擴大研究生導師隊伍已成爲當務之急。高校可根據導師需要的量和學科隊伍的實際聘請校外學術界、企業界等社會各行業、各方面的優秀人才作爲研究生兼職導師。透過加強全職導師與兼職導師間合作的方面,作爲對研究生導師隊伍的補充,緩衝導師隊伍的不足,改善、優化導師隊伍的年齡、學歷、專業等結構。

4.構建以學科帶頭人爲核心的學科梯隊。學科帶頭人是學科學術隊伍的“領頭羊”,又是研究生導師隊伍的骨幹和核心,代表着研究生導師隊伍的最高水平。學科梯隊是以學術帶頭人爲核心的學術隊伍,它是導師隊伍永具學術活力、長盛不衰的必要手段。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實質是指以學科帶頭人爲首的學科梯隊建設。首先,挖掘和培養本校學科帶頭人。將培養和造就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列人高校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廣泛吸納國內外具有較深學術造詣的大師作爲學科帶頭人。其次,構建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學緣結構合理,科研能力較強,學術潛力較大,充滿活力的導師梯隊。再次,建立專項資金用於學術梯隊的發展,將學術梯隊建設與崗位設定、職稱評定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最後,對學術梯隊進行激勵性評估。實行按章評估、競爭上崗、優勝劣汰、獎懲兌現的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