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大學體育教師師資隊伍建設問題研究

學問君 人氣:1.54W

[論文摘要]體育是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人才的全面發展肩負着重要責任。文章根據高校體育教育的特點及對師資的要求,分析了目前存在問題,提出了系統、有針對性的建議,力圖推進整體教學效果的提高。

[論文關鍵詞]大學體育 師資隊伍建設
  
大學體育作爲高校中一門重要的基礎課,在我國體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教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的質量,的發展不僅導致人才需求標準的不斷提高,同時也對高校教師賦予了更新、更高的使命和挑戰。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於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體育教師的各方面能力及隊伍結構等方面也存在着大量問題。爲了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的要求,及時更新教育觀念,提高大學體育教師的素質,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便成爲一個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存在的問題

1.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一是年齡結構不合理。目前,縱觀各高校,體育教師隊伍以年青教師爲主,尤其是新畢業的教師居多。年青教師有自身優勢,精力充沛,積極性高,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現爲缺乏教學經驗、駕馭課堂能力較弱,這些結構上的不合理使學校的師資隊伍結構存在明顯的“斷層現象”,沒有做到老、中、青三結合,教學中堅力量太少。二是性別結構不合理。很多院校體育教師男女性別比例不平衡,以鶴壁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校”)爲例,女教師偏多,而學生中男生比例較大,對於許多男生喜愛的球類項目、游泳項目、輪滑類項目來說,女教師缺乏駕馭能力。三是學歷層次和職稱結構不合理。在絕大多數高校體育教師隊伍中,存在着學歷層次和職稱結構偏低的現象。擁有碩士、博士學歷以及高職稱的教師比例較低,50%的專任教師學歷達到碩士才能評爲師資A級,職稱由高到低達到1∶2∶4∶3,纔算結構均衡,而目前我校教師的職稱較低。四是學緣結構不合理。對於從業教師來說,畢業於不同學校,來源廣泛,學緣結構方算合理,相反,教師來源單一,則不利於活躍學術氣氛以及優化知識結構。以我校爲例,35%的體育教師畢業於同一師範院校,另有30%~40%則畢業於另一省立大學,他們在教學過程中不自覺地滲透着相同的教學模式,這種結構的不合理極大地阻礙了體育教學的創新發展。
2.科研水平較低。科研是體育教師的薄弱環節。科研水平是任何學科發展的源泉,科研成果來源於實踐,又實踐,體育教師由於從小從事體育鍛煉,精力的大部分都投入運動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水平的提高。進入工作階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只注重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的教授,而漠視了教育教學的和思考,使得教學效果不錯,但創新、科研能力不足,使得體育教學失去了深度擴展的活力。在實際工作中,由於從事戶外教學的任務多,多數教師只關注於運動能力的培養與提高,而缺乏時間和精力搞好科研,一些體育教師由於文化素質偏低,進行科學研究、撰寫科研論文的能力較弱,使得他們的科研成果以及發表的論文質量較差,主要表現爲在覈心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少,承接的課題項目數量少、層次低等。
3.教學任務繁重。體育教學不同於其他學科,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其班級人數達到30人左右,才能保證教學效果。由於一、二年級都開設體育課,使得多數高校教學班級較多,而教師隊伍較少,致使每名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以我校爲例,教師基本工作量爲每週10節,而體育教師實際工作量都在每週20節以上,教學任務超出基本工作量的一倍多,使得教師們無奈地從事着周而復始的教學工作,而沒有時間從事教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4.教學手段單一。體育教學不單單是運動能力的培養和教授,最重要的是體育鍛煉興趣的培養和體育知識內容的掌握。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師把教學重點放在運動技能的掌握上,反覆練習,重複示範,從而達到掌握技術動作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方式的應用較少,理論課時較少,這與體育教學的目的背道而馳。
5.對體育能力的培養不足。體育能力的培養,包括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了學生的自我能動性,學生自學、自練、自調、自控的能力往往得不到發揮,使得學生掌握技術動作、技戰術的時間較長,學生從事體育運動的興趣減退,無法很好地落實“終身體育”的理念。

  二、新形勢下對體育教師的挑戰

  1.應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社會的發展、教育體制的完善以及現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這些都對體育教師提出了巨大的挑戰。所以,體育教師不能僅是會教授某一技術項目的示範者,體育課堂也早已不是發一個球上一堂課的“放羊式”教學。國家對培養綜合素質、全方面教育的要求,把體育教學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也要求體育教師應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只有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才能適應這一崗位的要求。一方面我們要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識,既懂又有教育經驗,在課堂上靈活駕馭,在實踐中熟練操作;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僅僅侷限在專業知識上,對於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知識也應不斷充實,在體育教學中滲透人文關懷,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