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開展校本教研,促進高中英語教師專業成長 吳腰

學問君 人氣:3.11W

開展校本教研,促進高中英語教師專業成長 吳  腰
 摘  要:在高中英語新課標的實施的過程中,高中英語教師面臨着一個新的課程環境以及一個要求教師角色向廣度延伸和向深度擴展的時代背景。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教師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理想的人格魅力和過硬的業務水平。那麼,教師該如何在短時間裏具備這些素質呢?筆者結合英語教研組的校本教研活動,談談如何透過校本教研來促進英語教師的專業成長。
 關鍵詞:校本教研  教研模式 專業成長

開展校本教研,促進高中英語教師專業成長 吳腰

 一、對於“校本教研”的基本認識
 校本教研是指以學校爲基地,以學校內教學實踐中的實際問題爲研究內容,以學校管理和教師爲研究主體,以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爲研究目的,所開展的教學行動研究活動。校本教研本質上是行動研究,它強調的是研究主體的觀念、價值、目的,並藉助觀察、反思、行動三要素以及它們之間不斷的循環來實現自身行爲的改善“校本教研”即以校爲本的教研,它是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爲對象,以教師爲研究的主體,理論和專業人員共同參與。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律的探索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保證新課程實驗向縱深發展的新的推進策略。“校本教研”的顯著特徵是教學研究,既一切爲了學校,一切在學校中,一切基於學校;一切爲了教師,一切在教師中,一切基於教師。作爲一種新的學校教育研究策略,校本教研是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而提出來的。我們組的全體同仁經過理論學習和專家的引領,達成了如下的共識:
 1.更新教育教學的觀念是順利推進課程改革的關鍵舉措。教師要在學習型的學校氛圍中發現自己教學中的問題,透過自己的反思和同伴互助來解決問題,實現透過校本教研來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2. 教研組是校本教研的最基本單位。校本教研只有真實地發生並且紮根在教研組,纔能有效地開展。校本教研的理論框架應該在教學實踐中構建和完善,透過教師能力的提高而不斷得到落實。否則,校本教研就不能稱爲“以校爲本”。常態化的“校本教研”纔是最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
 3.透過“校本教研”中的同伴互助和合作,在教師之間建立一種積極的夥伴關係。透過開展“校本教研”的實踐與研究,加強教師之間以及在課程實施等教學活動中的交流與對話、溝通與互助、協調與合作,共同分享經驗與成功。校本教研是順利推進課程改革的關鍵舉措。
 4.立足校本教研,促進教師的專業發成長。校本教研必須從教師的職業特點出發,重視教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智慧,同時必須關注教師的情感需求和實踐體驗,以課例反思爲載體,以行動研究爲基本模式,把日常教學工作問題化,使教師在研究中完善教學,完善自我,追求成功。
 二、實施校本教研的必要性
 1.新課程實施的需要
 隨着中國改革開放的力度不斷加大,英語作爲一門國際語言顯得越來越重要。爲順應形勢的需要,中學英語教學改革也在不斷深入進行。舊的教材體系不再適合新形勢的需要,在新課改的形式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已經不僅僅爲“傳道、授業、解惑”,時代在發展,學習觀念在改變,教師的角色、地位也應發生轉變。語言的功能就是交際。新教材在採用話題、功能,結構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的基礎上,設計了“任務型”的活動。每個單元以話題爲核心,以結構和功能項目爲主線,組織和安排了聽、說、讀、寫的活動。在設計不同層次和多種形式的活動時,特別注意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爲出發點,儘可能提供真實的.情景,讓學生綜合地應用所學語言完成任務、促使他們獲取、處理和使用資訊,用英語與人交流、解決實際問題。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必須具備現代語言理論知識、熟悉和了解中外文化、紮實的教學技能、創造性地處理和使用教材。教師要完成這些任務,靠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與同伴合作,在實踐中共同完成任務。因此,教研組、備課組必須爲老師搭建合作的平臺。
 2.英語老師角色轉變的需要
 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換爲知識的引導者。傳統的教材內容陳舊,脫離學生實際,教師只要熟悉教材即可,沒有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教學技能的慾望。而新教材貼近學生生活,話題涉及各個領域,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具有廣博的知識和敏銳的應變能力,引導學生準確恰當地使用語言,以達到交際的目的。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的能力,如認知能力、創新能力、自學能力和學習策略。同時,教師應由教材的複製者轉變爲靈活使用教材的創造者。教師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結合生源的實際,對教材進行靈活的組合,以改善和優化教學流程,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教師必須由單純的教學者轉變爲教學研究者。過去,人們一直認爲,教師並不需要創造知識,教師的責任就是傳遞他人已經創造出來的知識;教師並不需要研究,教師的任務就是運用他人研究出來的成果。但是,今天教師的任務不僅是把他人創造的知識較好地傳授與學生,更應該研究如何才讓學生更快更輕鬆地掌握知識和技能,如何才能使學生富有創造激情和創造才能。 教師還是教學方法的研究者。如果教師只能運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不去思考和研究自身的工作環境、工作對象和工作方式,不僅無助於教師教學行爲的改進,更無助於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教師要完成這些角色的轉變,必須透過不斷地學習各種教學理論,提高自身的理論知識;透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研討活動,如參加學科組織的“說課、公開課和評課”活動及經驗交流活動,撰寫教研心得,提高教學效率。
 三、我們的校本教研模式與教學實踐
 “校本教研”的操作模式:開展“校本教研”系列活動,必須明確“校本教研”的要素,即教師個人、教師集體、專家是“校本教研”的三個核心要素,它們構成了“校本教研”的三位一體關係,教師個人的自我反思、教師集體的同伴互助、專家的專業引領是開展“校本教研”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三種基本力量。教師個人的自我反思是開展“校本教研”的基礎和前提;教師之間的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標誌和靈魂;專業研究人員的及時參與是“校本教研”不可缺少的因素。就校本教研工作,我們從以下三方面進行:
 1.深入挖掘教材內容,開展教材教研
 新課程改革改變着學生的學習生活,也改變着教師的教學生活,高中英語新教材,內容十分豐富,爲教師留有極大的空間,吸引着教師去探索、去研究、去實踐、去開發。在這樣的情形下教師單一的活動是遠遠不夠的,需要與教師之間更加緊密地合作,透過合作使我們互相成爲教學資訊和靈感的巨大源泉,透過分享計劃和資料,可以減輕我們的工作負擔,可以獲得比個人努力能獲得的更多的成績,合作的領域是多方面的,備課是教師的常規工作,是牽扯老師時間和精力最多的一項內容。我們先在備課和教案編寫方面加強合作,開展了針對教材本身的教材活動——備課教研。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發揮教研組集體合力。我們高中英語組每週進行一次大組集體教研活動,主要學習先進的課程改革檔案或與教學相關檔案、專業理論,以及教研組的專題理論或教學案例的學習,爲校本教研積累了經驗和資料,提高校本教研的效益,對於教學工作的難點進行集體攻關,羣策羣力,發揮合力作用。
 (2)集體備課,提高效益。備課組每週集體備課一次,每次都要求定時間、定地點、定中心發言、定備課內容。依據分工,每位教師精心準備指定的內容,包括組織材料,查找資料,課件的製作。透過對整個單元的內容和教學重點難點進行集體討論、分析, 集思廣益,優化教學方案,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各備課組制定反思教學研究的計劃表,包括個人備課、集體備課、個人上課、說課、集體評課、教學反思等程序。
 (3)及時反思,自我提升。在實際上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對教案進行再創造,並寫好每節課教學筆記或教學反思。另外,每位教師每學期要聽課20節以上, 並做好評課和指導工作;我們教研組每學期,人人開示範課、新課程展示課、高考研討課、同課異構研討課等公開課。這樣,透過同伴互助和專家的引領,讓全體教師透過集體磨課,有效地促進專業素質的提升,使高中英語課堂動起來。我們每次校內公開課課前制定備課組教學反思計劃, 確定公開課開課內容;然後備課組集體備課,教學教師現場反思與答辯;教研組全體教師集體聽課、集體評課、集體反思;開課教師要撰寫教學公開課的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材料。我們認爲,只有這種常態化的校本教研活動才能真正有效地促進教師對於教材的把握和對於教學過程駕馭能力的提高。
 (4)建立教研組專題資料庫。爲了適應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發展的要求,使我們的教師能夠更好地適應高中英語新課程的變化,我們教研組建立了4個公共郵箱既:新店中學英語教研組郵箱;新店中學高一英語備課組郵箱;新店中學高二備課組郵箱和新店中學高三英語備課組郵箱,教研組的老師將教案、課件、練習及試題放在郵箱,供老師們參考使用。並建立包括各年級試題庫、教案庫、課件庫,有效實現了資源共享和資源優化。
 (5)理論學習轉變觀念,提高認識。針對英語學科來講,我們主要學習《教學大綱》、《進階中學英語課程標準》《考試說明》及其他專業理論和反思資料以提高全組教師的英語教學的思想認識,使我們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符合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主要透過外出取經,請專家作專題講座,教研組集體反思及同伴互助,行爲跟進,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例如,2008年3月我們請了劉鷹教授來我校開講座,2009年9月,由我區教研中心組織在我校進行了“同課異構“的教學實踐活動,不同學校,不同風格的教師,不同的教學設計,使老師們對於高中英語新課標有了更爲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2.深化校本教研,使校本教研得以拓展
 校本研究是在“本校”展開的,是圍繞“本校”的事實和問題進行的,但它不完全侷限於本校內的力量,我們組織教研組的老師積極參與區級市級的教研與培訓,提高老師們的理論水平。另外根據我校實際,在我校領導的直接領導下我校也開展了橫向的校際之間的學習與觀摩活動,即進行了校與校之間的教研活動。我校成爲廈門雙十中學翔安分校,我們多次組織老師參與雙十中學的集體備課活動及聽課,學習名校不同的教學模式,使我們看到了差距、不足,進一步拓展了校本教研。每學期我們都舉行同課異構活動,即由雙十中學的老師和我校的老師同上一節課,由兩校的老師共同聽課、評課,探討最佳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我們還把我們的研究結果及一些較好的做法輻射到周邊的中學,如本組的進階教師指導了三級校中學的多位新教師,促進新教師的成長。
 3.以教育科研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教育科研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最佳策略和必由途徑。教育科研是“以解決問題爲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教育科研作爲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手段,首先要尊重教師的個性和特長,搭建平臺,促成教師的專業成長。同時,作爲具體的促進途徑,教育科研必須貼近實際,服務教學,以多種形式分層次、分階段推進。如:新上崗教師——着重在學習教學理論,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促使其儘快在教學上入門;中間層教師——着重組織其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圍繞學科建立科研課題,開展研究;骨幹教師——着重在幫助其以現代教育理論爲指導,反思、總結其教育教學經驗,形成特色,發揮示範作用。鼓勵教師每人至少訂閱一本專業期刊,每學期讀一本教育理論著作,並寫讀書筆記,獨立承擔或參與研究一個小課題,上一堂反映課題思想的研討課,展示一項教學技能,編制一份試卷,製作一個多媒體課件,撰寫一篇教學案例,每學年至少撰寫一篇教學論文等等。自2007年以來,我組與區教研中心共同承擔國家級課題“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的研究”,目前該課題已透過驗收。在課題實驗的三年裏,我校英語教研組的老師參與《實驗通信》的撰寫,有近三十篇的教學論文、案例分析、教學設計參與彙編,其中,有七篇文章獲省級一、二、三等獎。透過本課題研究,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提高了對高中英語新課程進行修正和調適的意識和能力,引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實現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方式的有效整合。提高了我們自身教育教學的理論水平,增強了我們駕馭課程的能力,校本教研成爲我們教育教學生活的一部分,校本教研成爲實施新課改的一種動力,校本教研成爲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四、結束語
 開展校本教研三年來,本組教師在CN級和市級報刊發表教學論文25篇,在各級教學科研論文、教學案例、多媒體課件評比,技能競賽中獲得28人次獎項,指導學生獲區級以上的各項獎項100多人次。 全組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明顯得到提高。多爲老師在區級、市級教學研討會上做專題講座。 2009年,本教研組被授予“廈門市工人先鋒號”和“翔安區巾幗文明崗”,這些都是上級主管部門對我校英語教研組工作的肯定,也是開展校本教研帶來的榮譽。
 總之, 透過三年來的“校本教研活動”,我們組的教師的全面的專業素質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我們從內心感受到這種常態化的“校本教研活動”給我們帶來的實惠。當然,還有很大的空間值得我們去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陳冠英 “談外語教師的素質”,《中小學外語教學》,2000年第1期
 3. 黃麗玲 “淺談新課程實施中英語教師的素質要求和角色定位”,《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