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資訊技術及高中地理教學的整合探討論文

學問君 人氣:2.76W

資訊技術是指能夠支援資訊的獲取、傳遞、加工、存儲和呈現的一類技術。資訊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把資訊技術、資訊資源和課程有機結合,建構有效的教學方式,促進教與學方式的最優化。下面,筆者談談資訊技術與高中地理教學的整合。

資訊技術及高中地理教學的整合探討論文

1資訊技術與高中地理教學整合的必要性

1.1運用資訊技術,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求知慾

資訊技術能突破學習資訊表現單一化的侷限,圖文並茂,形聲並舉,便於創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具有傳統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優勢,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喚起求知慾。如在講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見的天氣系統》一節時,可將當地近期的天氣預報進行剪輯,引入到課件中,形象地展示近期的天氣變化(由熱變冷),學生自然會有疑問“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呢?”,然後展示衛星雲圖的冷鋒過境實時畫面,很自然的就引出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冷鋒和天氣”,學生一下子來了興趣。顯然從身邊的現象入手製作課件,創設教學情境,比起死的課本插圖更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喚起他們的求知慾。

1.2運用資訊技術可突出教學重點、化解難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地理事物的演變過程和某些特殊的地理現象往往是地理教學的重點或難點,如必修一《地球的運動》、《大氣的運動》等,它們本身是具有動態的知識點。教材中作爲重點或難點,對於這些知識點單純的利用傳統教學手段中的板書、板畫、掛圖、模型是很難完成的。因此將資訊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整合(如可運用動畫演示其運動、發展和變化),可以彌補傳統地理教學手段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同時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把圖、文、聲、像等多種資訊集中在一起,利用Flash、幻燈片展示地理事物的演變過程或發展變化,變抽象爲形象,化繁爲簡,化難爲易,不僅增強了教學效果,易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又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如在講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見的天氣系統》一節時,學生對冷鋒影響下的天氣變化不易理解,運用flash動畫演示,先是晴好的天氣;然後冷鋒逐漸向東移動,所到地區天氣出現變化:大風呼呼刮,樹葉隨風下,垃圾滿天飛,行人抱頭歸;冷鋒過後,天氣轉晴,氣溫下降(行人添了衣)。這種用flash動畫演示加深學生印象,幫助學生對冷鋒影響下的天氣變化這一難點的理解,變抽象爲形象,化難爲易,不僅增強了教學效果,易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又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1.3運用資訊技術可增加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多舉例說明,以幫助學生真正掌握分析方法。如在講必修三第三章第二節《流域的綜合開發》,教材講了美國的田納西河的梯級開發,又“閱讀”了我國紅水河的梯級開發,容易讓學生誤解爲所有流域的開發均爲梯級開發(修水電站)。爲消除誤解可在教學中引入了“怒江要不要開發”,透過背景展示,支援和反對意見的辯論,最終得出結論:怒江應以保護爲主!在這個過程中資訊技術起了重要作用,正是大量的資料展示,幫助學生得出了正確的結論,既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學會了分析方法,又樹立了科學地、辯證地、實事求是地看問題的思想。

2資訊技術與高中地理教學的整合方式

2.1地理教學資源的獲取、加工與管理,資訊技術既是工具,又是載體

地理資訊化教學資源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案例,文獻資料,媒體素材(文字、圖形圖像、音頻、視頻和動畫),常見問題解答,還有反映地理科學發展的新趨勢和新成果的資源,如衛星航空照片﹑計算機三維電子地圖等。這些資源的獲取可以使用搜尋引擎從互聯網獲取。教學資源的加工也需要利用資訊技術進行文字、圖片的編輯,音頻、視頻的插入和動畫的製作。同時對所收集到的資源進行管理———建立現代資訊技術的地理課程資源庫。建立現代資訊技術的地理課程資源庫着重在地理教學資源的收集﹑整理﹑入庫﹑管理﹑檢索系統上,要求地理教師必須完成製作課件﹑教案﹑試題以及研究型課題﹑教學實踐﹑學習評價等全套內容。地理資訊資源庫作爲巨大資訊庫應儘可能透過多種資訊渠道收集各種各樣地理資源,以保證資源覆蓋的廣泛性﹑有效性﹑深度性和代表性。

2.2在傳統的教授式教學中,資訊技術作爲講解、演示的工具

在教師向學生傳授系統性的地理知識,如地球的運動,大氣的運動,常見的.天氣系統,氣候類型,地殼運動等內容時應用資訊技術,比如運用課件(動畫)演示,而且講授演示相結合進行,能使地理學中許多概念﹑事物﹑現象﹑規律﹑本質以及它們由靜態到動態﹑無聲到有聲﹑抽象到具體﹑複雜到簡單﹑理念到實際﹑遙遠到咫尺等方面得以呈現,再現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本質及規律,從而更易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有利於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2.3在自主探究式教學中,採用任務驅動式學習法,資訊技術作爲支援學生解決課堂任務,提高學習效率的工具

在進行主題性的地理知識,如人類認識的宇宙、人類對宇宙的新探索、大氣環境保護、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陸地自然資源、氣象地質災害及其防禦、地質災害及其防禦、資源跨區域調配等教學中。教師向學生呈現教學資源並提出任務,讓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源或自己查找資訊,自主探究,也可團結協作,即進行個別化和協作式相結合的自主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進行觀察和輔導;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和評價。

2.4利用網絡開展研究性學習,資訊技術爲學生解決問題提供豐富的資源和探究工具

研究性學習是確立具有一定意義的研究學習方向和課題,再以網絡爲基礎,透過對地理資訊資源庫﹑上網、各種媒體的查閱﹑收集相關資料﹑建立課題的模型﹑實現課題的目標﹑形成研究成果。並在網絡上發表研究成果,吸引社會各個方面的關注,形成互動探討,不斷接近地理事物的本質。如我校依據當地特色確立的《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等課題,再以網絡爲基礎,查閱各種媒體,收集相關資料,進行大量的實地調查,並對相關資訊進行分析處理﹑撰寫出課題報告。這種形式讓學生走進了社會生活﹑走進了大自然,進行大量實踐活動,不僅增長了知識,開拓了視野,還培養了求實創新的科學態度,提高了學以致用的能力,同時也把資訊技術的應用與實際結合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