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創新教學的課堂教學策略

學問君 人氣:2.51W

 淺談創新教學的課堂教學策略

淺談創新教學的課堂教學策略

    知識經濟時代呼喚創新型人才;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創新型人才,而創新型人才要靠創新教育來培養。所謂創新教育就是透過有目的、有系統的創新教學與訓練,使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創新品質,開發創新思維,初步掌握創新技能技法,從而提高學生創新素質的一種新型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中,課堂教學是實施創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實施創新教育成功的關鍵。爲此確立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課堂教學策略至關重要。創新教學的課堂教學策略,就是在實施創新教育中運用創造學、教育學和心理學原理,根據課堂教學特點及其變化而制定的行動方針和活動方式。根據我們多年的創新教育實踐,常用的教學策略主要有如下幾種:
一、情感策略
 提高學生創新素質的關鍵是非智力因素。無數在創新道路上取得成功的人物表明,成功的決定因素首先不是他們的淵博知識而是他們的創新人格。源自內心的熱愛和追求,是創新的靈魂。其自主性、激情、意志等對學生創新素質的形成與提高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所以在教學中要特別注重創新意識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創新慾望;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促進和提高學生情感智慧的發展。例如在物理教學中可以透過對物理學史的考察,充分挖掘科學家崇尚科學的情感和價值觀,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品格修養,追求科學的頑強毅力和獻身科學的奉獻精神,發揮科學史可以給人以智慧的功能,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目的。
二、氛圍策略
 創新教學的課堂中教師應努力創設一種“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中心的課堂環境,營造一種尊重學生的觀點、問題,鼓勵學生提問、概括、假設和陳述的課堂氛圍,高度鼓勵和評價學生的積極參與。一句話就是要營造一種有利於開展創新教學的課堂氛圍。
 創新教學的特徵之一是問題性。學生對問題產生困惑併產生求解問題的願望,是創新教學的前提。教師要創造性地設定問題的情境,營造一種讓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氛圍。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透過觀察、討論,獨立地去發現問題,抓住問題的實質,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思維方式,探求多種求解的途徑。
 創新教學的特徵之二是探究性。傳統的教學活動以“告訴”的方式讓學生“佔有”人類已有的知識經驗,造成了學生被動的接受方式。創新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探索的過程。教學中師生要積極開展雙向交流,各抒己見,開放彼此對問題的認識、觀點、看法,闡明各種觀點、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公正地進行討論、驗證各自不同的觀點和看法。要讓學生在探究的氛圍中發現問題,總結規律。
 創新教學的特徵之三是個性化。沒有個性,就沒有創造,就沒有特色。創新教學的課堂要營造一個個性得以自由發展的寬鬆氛圍。要使優生髮揮特長優勢,使後進生不因爲有錯誤觀點而受到熱潮冷諷,要消除後進生對學習的“恐懼”,每個學生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如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把驗證性學生實驗改爲探究性學生實驗後,自然地創設了師生平等交流、探究問題的創新學習氛圍;另外討論開放性實驗,設計實驗方案等都是創設創新氛圍的好方法。
三、方法策略
    靈活的思維方法與創新活動密切相關。方法策略就是在實施創新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創新方法,這是訓練學生創新素質的重要途徑。教學過程中要強調發現知識的過程,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簡單地介紹其結果。這樣知識的學習不再是唯一的目的,同時它也是認識科學本質,訓練思維能力,掌握科學方法的手段。
  創新思維重要的特徵是批判性和發散性。批判性就是不盲目從衆,堅持自己的獨立思考,拒絕複製型思維。創造從懷疑開始,懷疑就是思考,就是批判。思維的發散性,就是多角度、多側面的思維方式。傳統的教學方法有的是抑制甚至扼殺學生的創新思維。如教學時間和空間“集裝箱”式的程式化,使師生缺乏個性化的選擇和自由;統一的學習方法抹煞了學生的思維個性;標準答案不允許學生嘗試錯誤,更不允許批判思維、發散思維;過分依賴演繹的教學使學生跳不出教材和教師的手心等等。因此在創新教學中要適當調整教材結構和體系,加強創新思維方法和技巧的訓練。如在物理教學中可以對實驗裝置運用缺點列舉法、特性列舉法等創新技法進行改進;設定一些開放性問題運用大腦風暴法、力行法等創新思維方法進行解決等。如運用這些方法訓練後的學生,在學習高一化學時,製取NO的實驗設計方案多達20多種。
四、知識策略
  紮實的基礎知識是學生學習和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技巧的基點,是創新素質形成的基礎。
     知識策略就是在創新教學中不能忽視基礎知識的教學,而要以基礎知識爲載體,把創新素質的培養目標落實在知識點的教學上。要求學生既要勤奮學習基礎知識,又要注意掌握創新方法。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既要引導學生加強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創造性歸納和綜合,又要引導學生運用創新方法去構建知識結構,形成知識網絡,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引導學生把高中生物、地理、化學、物理中關於環境保護的知識進行歸納,分析當地環境污染產生的原因並提出其對策。這樣以知識爲載體,從“人的角度”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這樣的學生纔不是“倉庫型”人才,才能想前人所未想,創前人所未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