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給語文課堂插上美的翅膀

學問君 人氣:2.08W
給語文課堂插上美的翅膀
        法國大雕塑家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們的語文教學也不例外,處處充滿着美的氣息。祖國的語言文化源遠流長,文學作品羣星璀燦,無不向世人展示着美的情感和力量,語文書上一篇篇精心選編的文章,無不陳列着美、閃耀着美、傳播着美。語文教學,說到底就是要透過優美作品的學習,讓學生去接受美的薰陶、傳承美的力量,用盎然的興趣去感受美,用正確的閱讀方法去欣賞美,用獲取的審美力量創造美。教師的使命就在於讓學生懂得祖國的語言文化是美的,並且明白美在哪裏,從而讓學生產生一種接受美的慾望,進而萌發出創造美的動機。下面結合我幾年來的教學經驗,淺談如何在教學中進行美的分享。
        一、抓住語言進行美的分享
        在小學語文課文中,詩歌用字精練傳神,散文句式優美多樣,記敘文對話富有個性,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推敲、欣賞,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語感,又能使學生得到美的薰陶。
        1、推敲傳神的詞語。一般地說,詩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詞的傳神,它的精妙之處就在於既形象又包含豐富的內容。如課文《鳥的天堂》中作者寫道:“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這段話寫得很生動,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別傳神,它描繪了樹葉一片挨着一片,層層疊疊的情景;“明亮”一詞形象地寫出了樹葉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澤;“顫動”一詞把靜態的樹葉描繪得栩栩如生。這些詞語我們如不引導學生認識琢磨,就很難體會出文章所表達的美感。
        2、欣賞優美的句子。散文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佔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個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好素材。如《桂林山水》這一課,作者不僅用詞十分傳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講究,在描寫“山、水”這兩段中,恰到好處地運用了工整的排比,琅琅上口的語感,把水“靜、清、綠”和山“奇、秀、險”的特點描繪得淋漓盡致。在教這類句子時,我們要引導學生反覆誦讀,分析各分句之間的結構聯繫,使學生充分回味其優美韻味,在欣賞中得到美的薰陶,從而激發學生熱愛桂林山水秀麗多姿的強烈情感。
        3、琢磨富有個性的對話。人物對話是刻畫人物形象的一種方法,要引導學生琢磨人物對話時思考,爲什麼這句話他(她)講合適,別人講就不合適,從而體會出人物性格特點乃至思想品質之美感。如《金色的魚鉤》一文中,老班長回憶起指導員對他說的一句話:“一路上,你是上級,是保姆,是勤務員,無論多麼艱苦也要把他們帶出草地。”這既是上級對下級的命令,又是指導員對戰士的關心,對話言簡意明,既反映了指導員的精明果斷,又襯托了老班長的責任重大,表現了長征時期紅軍官兵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
        二、透過有感情的朗讀進行美的分享
        情感體驗是閱讀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心理因素,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而誦讀課文又是體驗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們引導學生反覆誦讀課文,就是要使學生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更好地獲得語文學習能力,並且有機地使學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如《火燒圓明圓》一課,它透過介紹圓明園當年的輝煌和慘遭毀滅的歷史,激發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憤恨。我們透過對重點詞、句的範讀、齊讀、評讀等多種誦讀方式,對諸如“不可估量”、“瑰寶”、“精華”、“化爲灰燼”等重點詞句進行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誦讀加以處理後,學生的情感就能很快地與作者情感同步,從而深刻地受到歌頌祖國燦爛文化和痛斥侵略者暴行的情感薰陶,同時也感悟到語言文字的深刻內涵。        三、透過形象的對比進行美的.分享
        我們都知道,只有深入地理解課文,才能打好審美的基礎。而對比又是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指導學生髮現文章中美與醜的強烈對比,不斷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西門豹》這篇課文,就有強烈的對比特點。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抓住以西門豹和巫婆爲代表的兩種人和事進行比較分析,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發表對美與醜的不同看法,透過借鑑、比較,使學生認識到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從而提高了學生對美醜的認識,培養學生強烈的審美能力。
        四、想象意境進行美的分享
        我們教育的對象——小學生,他們畢竟受教育知識及生活閱歷的侷限,對事物的認識是膚淺的,對美的鑑賞力不高。因此,教師除了要鼓勵他們展開大膽、合理的想象外,還得教給他們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斷體味文章所表達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點,憑藉熟悉的有關情境讓學生展開想象,根據事物的發展讓學生進行推理想象,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合理想象,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如教學《望廬山瀑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站在畫面前,讓學生面對畫面,邊聽音樂邊展開想象的翅膀:巍峨的廬山,瀑布從天而降……一幅氣勢磅礴、引人入勝的大自然畫卷展現在學生眼前,這樣,使學生深深地體會到祖國山河無比壯觀,從而產生了強烈的愛國情懷。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斷地讓學生受到美的薰陶。世界萬物處處存在美:高山仰止是靜態的美,汪洋恣肆是動態美;樓宇櫛比有形體美,小橋流水有曲線美;萬紫千紅呈現色彩美,鶯歌燕舞體現聲韻美……對美的提示,離不開語言文字,更離不開語文教育。作爲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地帶領學生學會感受美,受到美的薰陶,讓我們的學生、讓我們的文字充滿着美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