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給學生插上思維的翅膀

學問君 人氣:2.69W
給學生插上思維的翅膀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這句話足以說明善問在創造性思維活動中的重要意義。我國教育學家袁振國在《反思科學教育》一書中指出:“中國衡量教育成功的標準是將有問題的學生教得沒有問題,全都懂了,所以中國的學生年齡越大,年級越高,問題越少;而美國衡量教育成功的標準是將沒有問題的學生教成有問題,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的成功,所以美國的學生年級越高,越富有創意,越會突發奇想。”現階段大部分中學生的提問能力還很弱,主要表現在問題意識不夠強,提問數量不夠多,提出問題質量不夠好,缺乏深度,探究價值不高。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狀?在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呢?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克服學生的心理障礙
         同學們在看到一些現象時,心中總會產生一些疑問,但往往是沒有提出來的習慣或是不敢提問題。傳統教學使學生對教師和教材或多或少的存在崇拜心理,認爲教師和教材是絕對權威,無需置疑,偶有學生提出質疑,還可能被視爲“搗亂”。在壓抑的、禁錮的課堂中,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對科學的親近感自然淡了,變成了沒有“問題”的學生。要想讓學生敢於提出問題,就要營造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教師應放棄高高在上的權威地位,以平等的姿態,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鼓勵學生大膽的質疑,鼓勵學生求新求異。正確對待學生的提問,不譏諷、不嘲弄,挖掘其可貴之處。只有這樣,才能爲問題意識這顆“種子”提供適宜的土壤,利於其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二、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
         所謂問題情境,是指學生自己覺察到的一種“有目的但不知如何達到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說,問題情境是一種心理狀態,一種當學生接觸到的`學習內容與其原有認知水平不和諧、不平衡時,學生對疑難問題急需通達解決的心理狀態。因此問題情境創設的目的在於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產生激烈的矛盾衝突,從而使學生髮現和提出問題,進而萌發解決問題的慾望。
         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運用教材中的材料、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現象、設計生動有趣的實驗等途徑,創設良好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想問。          
         首先,教師應該善於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巧妙設定懸念引人入勝。如講《平面鏡》這一節我先引導學生回憶兒時學習過的“猴子撈月亮”,成語“杯弓蛇影”的故事。
這些物理現象,是學生既熟悉又無法解釋的問題,使他們好奇不已,喚起學生求知慾望,誘導學生以飽滿熱情投入到探求知識和謀求釋疑的情景中去,使之樂於學,勤於問。
         再者,實驗是物理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物理實驗是最富有啓發性,最富有說服力,也最能激發學生求知慾望的教學手段。教師在教學中應儘可能設計一些有趣、生動的實驗,創設良好的物理情景,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即使一個不起眼的實驗,往往也能使學生產生興趣開動腦筋。如在講“大氣壓”的時候,杯能裝水,紙能託水嗎?演示覆杯實驗,當學生看到出乎意料的實驗現象時,感到異常驚奇和興奮,“這是爲什麼呢?”“難道空氣有這麼大的力量?”“這種力量到底有多大?”“怎樣來測量?”這些問題就會自然地從學生的頭腦中跳出來。        三、適度評價,激勵學生的問題意識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類本性上最深的企圖之一是企望得到稱讚,渴望讚美是深藏於人們心中的一種基本需求。”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善於捕捉學生的閃光點,挖掘他們的智慧火花,呵護他們,鼓勵他們,於普通之中發現他們的優點,於一般之外發現他們特殊的思維美,於當贊之時贊到了位,讓他們在教師的期望和鼓勵下產生自信,往往會產生令人難以置信的教育奇蹟。剛開始學生提出的問題很可能沒有切中要害甚至帶幾分幼稚,他們的猜想帶有很強的主觀性且缺少邏輯性,對此教師不應該求全責備,而是要滿腔熱情地接受學生提出的問題,對提出問題的學生要想盡辦法進行鼓勵和表揚,對於問題中“合理”的成分要及時給予肯定,哪怕只有一點點閃光點。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有機的融入物理學習,體驗提問的樂趣,使學生愛問,樂問。
         四、指導質疑方法,學會提出問題
         僅僅敢問、樂問還遠遠不夠,關鍵是要善於提問。現在的學生,習慣了應試教育“師問生答”式的教學,再加上知識、能力的準備不足,特別是反思能力與發現矛盾的能力尚處在發展初期,對問題往往不能問到關鍵處。爲此教師應注意對學生進行方法的指導,使學生“會問”、“善問”。
         第一,根據現象直接提出問題。看到放入水中的筷子,就提出了筷子爲什麼會變彎?看到窗外的景物,就提出雲是怎樣形成的啊?彩虹是怎樣形成的等。讓同學們在生活中養成提問的習慣。
         第二,對所給條件進行對比分析。在分析不同種現象或分析數據時,同學們都要學會找相同點和不同點,從中發現問題,如果是同一個現象,就要分析這個現象有什麼地方發生了改變,引起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從中發現問題。
         第三,根據逆向思維提出問題:如由電能生磁就會想到磁是否也能生電呢?由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想到是否可以利用物體的內能做功等;也可以根據發散思維提出問題:如液體具有流動性,又受到重力的作用,液體內部有壓強,由此就可以想到,氣體也具體流動性,也受到重力的作用,氣體內部有壓強嗎?
         在物理教學中經常性地探究這種開放性問題,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啓發學生積極思維,更有效地培養學生觀察問題、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從而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更深刻地掌握所學物理知識。學源於思,思源於疑,疑則誘發探索,從而發現真理。所以在物理教學中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走進課堂,透過新知識學習,帶着更深刻、甚至更多的問題走出課堂,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也是實施新課程標準的今天,課堂教學改革應該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