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論文

學問君 人氣:9.66K

一、推行高職會計專業實施“課崗證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可行性

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論文

1.會計行業已經形成規範、明確、社會高度認可的崗位分工制度。會計職業崗位分工明確,崗位工作職責分明,崗位操作規程已經成熟,崗位績效考覈指標基本確立。總體上看,規模大的企業、上市公司、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三種類型企業由於財務管理、會計監管要求嚴格,也由於業務複雜業務量大等原因,其會計崗位劃分很細,相對而言,規模小的企業,尤其是小規模民營企業,其會計崗位劃分很粗,但崗位劃分粗細程度並不改變崗位工作流程和內容,爲崗位實訓和頂崗實習提供了可行性。

2.會計行業已經形成體系完善、管理規範、考試常規化的資格證書制度。我國會計職業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爲完善的證書考試和管理制度,另外,一些國外的財會證書也逐步引入我國,儘管高職學生並非適應所有證書,但從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終極目標來看,高職會計專業學生應當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考試和初級會計師證書考試,另外,還有一些會計職業所需的技能類證書也已經開設,有些比較成熟,如珠算、中文輸入、電腦傳票、點鈔,雖然沒有形成統一的社會證書,但爲證書培訓提供了可行。

3.校企合作爲“課崗證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了平臺和保障。高職院校緊緊依託行業和企業辦學,積極探索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產學研道路的背景下,依據高職院校會計類專業的教學特點,從會計專業教學標準的制定,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辦學特色等方面入手,透過對高職會計專業在校企合作中的外部保障、內部共同需求以及合作機制的分析,提出了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下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一些具體措施,以實現會計專業校企合作中的共贏,爲“課崗證一體化”。人才培養提供了基礎和保障。

二、高職會計專業“課崗證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1.開發“基礎+培訓”、“課崗證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一體化”的崗位能力課程和證書培訓課程,打破學科框架,整合課程體系,形成“課崗證一體化”的新型課程體系,實現教學內容、崗位要求、證書培訓等銜接的一體化課程體系。

2.整合“課崗證一體化”教學內容。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涵蓋會計職業資格考證大綱、崗位能力培養要求的核心課程教學內容選取、整合和序化,設計學習性工作任務,創設具有職場氛圍的教學情景,構建互通互融的教學內容體系。

3.“課崗證一體化”教材體系建設。基於“基礎+培訓”與“崗證互通”的課程體系和內容選取,與行業企業深度校企合作,共同開發緊密結合生產實際的項目教材、實訓教材以及職業操作內容的特色講義,滿足項目教學、資格考證、崗位技能訓練的應用型會計職業人才培養的綜合需要。

4.踐行高職會計專業“課崗證一體化”專業核心課程“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教學模式。透過科學確定課程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目標,教學與工作結合,課程與崗位結合,實現課程“教、學、做”一體化和“教、考、訓”零距離。

5.制定適合“課崗證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需要,適應崗位培訓、證書培訓、課堂教學、學訓指導要求,專兼結合的雙師隊伍建設方案,形成由專業帶頭人領銜、專任教師和行業兼職教師爲主體的專業教學團隊。

6.基於“四化、三性、兩高、一中心”原則和實現“課崗證一體化”培養目標,實踐校內仿真實訓室和校外項崗實習基地建設融通的校企組合執行模式,培養“三項業務”聯結動手操作能力,實現校內實訓、校外實習和頂崗實習一體化,提升崗位實訓的仿真度和職業性。

7.構建過程化考覈制度、校企合作管理制度、資格證書培訓制度等實施“課崗證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保障機制,爲應用型會計人才培養提供製度、組織保

三、高職會計專業“崗證單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方案

1.課程建設與教材建設並重

(1)建立“基礎+培訓”課程體系。打破學科框架,整合課程體系,重構教學內容,建設“基礎+培訓”的新型課程體系。開發會計實務培訓課程、會計證書培訓課程、職業技能培訓課程、審計實務培訓課程和銀行實務培訓課程。同時將《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大綱》,《會計基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電算化》三門課程,融會貫通於《會計學原理》、《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電算化》三門專業基礎學科之中,讓在校學生學完這三門專業基礎學科之後,有能力透過會計從業資格的考試。將《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初級會計實務》、《經濟法基礎》兩門課程融會貫通於《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經濟法》、《財務管理》等主幹學科之中,讓在校學生學完這幾門專業主幹學科,掌握會計崗位的操作技能,在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或實際工作後,有能力透過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2)建立實訓教材體系。圍繞課程建設開展教材建設,與行業企業共同開發緊密結合生產實際的實訓教材,編寫突出職業操作內容的特色教材。重點建設融財稅審三大業務、銀稅企三個行業,從文音像三個維度表現職業操作流程和場景,服務於項目教學和實訓練習的特色教材《財會實務情景專題》和《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教程》。

2.建立適用“課崗證一體化”人才培養要求的教學團隊打造一支由專業帶頭人領銜、專任教師和行業兼職教師爲主體的適合崗位培訓、證書培訓和訂單培養的雙師結構專業教學團隊,是踐行“課崗證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所在。

(1)加強教學隊伍能力培養。透過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積累實際工作經歷,提高實踐教學能力。逐步形成專職教師從事基礎課程講授、實踐課程設計、聘請兼職教師、開展教學監控和服務社會的工作機制。

(2)加大行業兼職教師的聘用力度。大量聘請行業企業的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逐步形成實踐技能課程主要由具有相應高技能水平的兼職教師講授的工作機制,打造專兼比例不低於1 ∶ 1 的雙師結構的師資隊伍,提高職業會計的`教育教學能力。

3.建設實訓實習功能強的校內外實訓基地

(1)以“四化、三性、兩高、一中心”爲原則,積極探索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校企組合新模式。建設先進開放、覆蓋面廣、兼具資格培訓功能的校內實訓基地,服務於以“四化”爲基礎的實驗課程體系。重點建設財稅審和銀稅企實訓室,透過財稅審平臺實現財務、稅收、審計三項業務聯結的平臺,培養學生三項業務聯結的動手操作能力。透過銀稅企平臺實現企業、銀行、稅務三個模擬單位業務聯結的平臺,培養學生三個單位聯結的動手操作能力。我院按照實踐課程的內容,將會計專業的實驗實訓室構建成三個技能培養平臺:即基本技能訓練平臺,包括手工賬會計實訓室3 個;專項能力實踐平臺,包括電算會計實訓室1 個、稅務實訓室1 個,審計實訓室1 個;綜合實踐能力應用平臺。即進行財會綜合模擬實訓的場所。目前,這些實訓室能夠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完成對學生會計技能的培養任務。

(2)以會計工作流程爲導向,建立與學生規模相當的校內仿真的模擬實訓基地。設定會計模擬教學系統、會計崗位模擬系統、會計業務模擬系統、銀行結算模擬系統、納稅申報模擬系統等,讓會計各崗位的業務都能在會計模擬實訓中體現,並能提供相應的模擬操作訓練,還可以將各個環節進行組合,爲學生提供一個仿真的實訓環境,校內模擬實訓應聘請企業兼職老師提供實訓指導。與此同時,可以運用校內師資的優勢,組建會計服務機構,建立校內生產型實踐基地,承擔社會代理記賬、會計諮詢、審計等業務,組織具有會計從業資格的學生,在會計老師的指導下,直接從事企業會計業務的處理和審計基礎工作實踐課程體系。

(3)大力建設校外實訓基地,重點建設校外頂崗基地,促進學生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加強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力求校內實訓、校外實習和頂崗實習形成系統。

(4)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會計實踐。在會計實踐教學過程中,由於學生個體之間在學識、能力、興趣方面的差異,同樣的實訓內容和要求,完成情況卻可能出現較大的差異。爲了滿足不同個體的教學要求,在實踐教學時間之外,可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將學生的課外活動納入到創新能力培養的過程中來。積極探索公共實踐、崗位實訓、綜合實訓、暑期工學結合、綜合實習等多種形式,注重課內與課外、學期內與學期外、校內與校外的結合。

4.開展學生技能比賽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和創新能力會計技能大賽是實現學校教育要素與企業實踐要素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徑,也體現出現代職業教育鮮明的類型特點。將高職會計技能大賽融入會計專業教學,探討高職會計技能大賽與會計專業教學的協同性是當前會計專業職業教育改革深水區的關注熱點問題。組織競賽的內容,包括專業基礎技能(珠算、點鈔、填制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登記會計賬簿、中英文打字、會計書法)大賽;專業單項技能(出納崗位、工資覈算崗位、存貨覈算崗位、成本覈算崗位等)大賽;專業綜合技能大賽;手工業務處理技能大賽和會計電算化業務處理大賽。還要積極參加國家、省、市有關單位組織的職業技能大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

5.構建過程化考覈制度、校企合作管理制度、資格證書培訓制度等實施“課崗證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保障機制,爲技術技能型會計人才培養提供製度、組織保障。從課程、教材、考證與競賽、師資、學生管理、實習實訓、就業指導、項目教學、畢業設計、工學交替等方面建立精細化管理制度,編寫《會計專業精細化管理制度彙編》,制定精細化管理措施,開展項目教學和精細化質量管理培訓,力爭成爲精細化管理的示範。

四、會計專業實施“課崗證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預期效果

1.從總體效果上看,推進了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入發展,提高了校企合作人才培養互動服務模式的成效,基本實現了以會計職業資格爲框架彌合會計職業教育與崗位能力培養、學生就業競爭力之間的距離,提升了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應用型、實踐型、職業型和開放性水平。

2.從具體指標上看,將使我院會計專業學生具有紮實的會計專業知識,具備較強的崗位勝任能力,提高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初級會計資格證書和點鈔、珠算、電腦傳票、中文輸入等技能證書的透過率,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和就業質量。

3.從社會功能上看,課題研究能提高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透過發揮輻射功能,引領同類院校財經類專業建設,提升會計專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