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論革新高等教育提高大學生素質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8.35K

一、引言

試論革新高等教育提高大學生素質的論文

自1999年大學擴招以來,大學生的數量日益上漲的同時,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問題也變得越來越突出。正因爲如此,社會中出現了一種“新讀書無用論”,甚至這種“新讀書無用論”越演越烈,引起了社會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對這一現象的重視。不少的專家、學者們紛紛深入大學教育模式、大學課程設定等方面對我國的高等教育進行剖析,以求創新大學教育,培養出更多具有創造性和實用性的人才,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從大學的教育目的來看,認爲大學應該面向社會“培養大量的實用型人才,當是中國很多大學必須擔當的重任”。而瑞士教育學家裴斯洛齊曾說過,教育的目的在於發展人的一切天賦力量和能力。從高等教育本身和大學教學來看,第一,高等教育的教學管理觀念應該“從注重羣體化、單一模式化管理轉向個體化和多樣化管理模式”。關於大學的教學模式,有人認爲,大學課程應實施研究性教學的模式——“1二3三”教學模式。第二,關於大學教育的若干觀點。有人認爲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重視學會,忽視會學,重視知識,忽視能力”,所以大學應該提倡“創新教育”。出於對人與社會關係的考慮,大學教育應該提倡“通識教育”。而從塑造大學生道德品質來看,大學應該重視人文教育,“加強大學的人文教育已到了緊要關頭,沒有這樣的教育中國大學生是非常危險的”。我們不難發現以上的研究人員、專家、學者們都從理論上對教育和教學的多方面進行了探討。而本報告是建立在對貴州兩所高校150名在校大學生對現行大學教育與教學的若干認識與感受的調查基礎上,透過數據分析對中國現行教育、教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客觀描述,最後有針對性地就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希望“以大學生爲本”的高等教育理念能夠得以更充分的體現。

二、方法

(一)調查方法

本調查採取偶遇抽樣和分層抽樣獲取樣本資訊,然後對問卷資訊覈實後進行編碼,輸入計算機,利用excel數據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二)調查資料的蒐集和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調查中,使用發放封閉式問卷的方式來獲取資訊。向被調查者說明此次調查的目的和意義的前提下,要求他們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填寫問卷,當場發放當場收回。本調查發放問卷共150份,回收145份,回收率爲96.7%,有效問卷爲139份,有效率爲95.9%。

調查對象爲在校本科大學生,其中,在貴州大學調查85人,在貴州民族學院調查65人,總共有139人爲有效調查對象。其中文科生爲83人,理科生爲56人,分別佔60%和40%。

三、結果與討論

本調查涉及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大學教育若干問題的認識。二是大學開展學術講座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等問題。三是關於優秀教師應具備哪些條件、怎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等與教學相關的問題。下面對統計所得數據及圖表進行分析來說明當今在校大學生對現行高等教育的認識與感受。

(一)大學教育方面

1.調查的139名大學生中44%的大學生認爲,希望透過大學教育“能夠學習更多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道德修養”。但是也有25%的學生認爲上大學的最主要目的是“拿畢業文憑,畢業後好找工作”,其中,文科生佔其總人數∞的20%,理科生佔其總人數的32%,理科生比文科生高出12個百分點。可見,理科生更強調大學教育的實用性。2.對大學教育相關問題的認識與評價(表1)。雖然素質教育已提出多年,但大學生中認爲高等教育“改善非常大”的只有7人,只佔5%,而普遍認爲“有所改變”和“幾乎沒變”。對於“大學所設某些課程是否與市場需求相脫節了”的回答,有112人持肯定態度,佔總人數的78%。至於對“現行教育方式是否經常讓大學生感到壓抑、憂慮或無聊”這一問題的回答,有高達93%的大學生認爲會出現以上不良情緒,其中,40%的大學生認爲“經常會”,53%的大學生認爲“有時會”,僅有l%和4%的學生認爲“很少”和“不會”。從“大學教育滿意度”來看,統計數據顯示,選擇“不滿意”的有72人,“非常不滿意”的有23人,分別佔總人數的51%和17%。由上可見,無論從確鑿的滿意度調查來看,還是從高等教育的改善度、大學課程設定的合理性或不良情緒發生的頻率來看,當前大學生對現行高等教育是普遍持“不滿意”態度的。3.民辦教育的支援率。除了10%的學生認爲不必要和16%的學生持中立的態度外,高達74%的大學生是支援民辦教育的。因此,從大學生對民辦教育的認同度來看,民辦教育對於促進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的。

(二)大學生對課外實踐活動、開展學術活動以及開立考證培訓班的'態度1.假期專業實踐活動的必要性。關於“學校是否有必要組織學生在假期參加一些與專業學習有關的實踐活動”這一問題的回答,從總體來看,有高達96%的大學生認爲是必要的,其中有63%的大學生態度更爲強烈,選擇了“非常必要”。從文、理科的對比來看,理科生認爲“非常必要”的人數佔其總人數的67%,而文科生只佔其總數的58%,理科生比文科生高出了9個百分點。可見理科生更爲強調學習的實踐性和知識的實用性,這與前面所提到的在理科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認爲上大學的最主要目的是“拿畢業文憑,畢業後好找工作”這一觀點無疑形成了一定的因果呼應關係。2.大學生對學術講座和考證培訓班的態度。對於“學術講座對大學生學習有多大幫助”的回答,有83名大學生認爲作用“一般”,佔總人數的60%,面認爲“非常大”和“很大”的人數分別爲10人和27人,總共37人,僅佔總人數的26%。不難發現,大學生對學術講座的作用評價是不高的。至於“學校是否有必要開立考證培訓班”這一問題,僅有35%的人認爲是必要的,持中立和反對態度的居多。但是這並不能說明大學生不熱衷於考證,充其量只能說明他們普遍認爲,考證透過率與考證培訓班沒有必要聯繫。換言之,培訓班雖然對提高透過率有所幫助,但所起的作用是一般的。

(三)大學生對高等教育教學相關問題的認識與評價1.大學生對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認識。大學生普遍認爲“對所學的學科不感興趣”或“老師教學方式呆板”或“教學內容枯燥乏味”是促使他們曠課、逃課或藉故請假的最主要原因。同時指出“在教學中加大師生互動的頻率”、“教師經常將書本知識聯繫實際生活來授課”、“老師使用幽默的語言進行教學”、“在理科的實驗課教學中,老師經常組織學生做實驗”,以上四點在教學過程中都是值得提倡的,其中,前兩點幾乎爲所有的大學生所認可。至於對教學手段的認識,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爲“寫論文或搞ppt的方式來考察學習情況是可行的”,其中,被調查的大學生中認爲“十分可行”和“可行”的共有86人,認可度達到61.5%。對於“ppt教學是否比傳統板書教學更有效”的回答,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意見出現了分歧。筆者發現,在不考慮持“不知道”態度的大學生前提下,持“同意”態度的大學生中,文科生和理科生分別佔其總人數的57%和32%,文科生比理科生高出了25個百分點。相反,持“不同意”態度的大學生中,理科生比文科生高出了21個百分點(圖1)。但總體而言,有較多的大學生是支援pit教學的。

ppt教學與傳統板書教學的評價2.大學生對“優秀教師應具備哪些條件”的認識。教師作爲教學的主體,他們的素質與處事方式直接影響到教學的質量。調查結果顯示,“教師除了完成教學任務外,還給學生帶來一些新知識”、“老師在課餘時間經常和學生交流學習和生活上的經驗”、“能夠客觀理性地把握教學內容,並能以通俗的方式進行講授”、“不時地組織學生討論問題,能讓學生各抒己見”這四點都被作爲考覈老師是否優秀的指標,其中,前三個指標學生更爲重視。3.以上面數據分析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或現象爲基礎,下面主要從教育的最終實現途徑——教學這一角度來提出若干關於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建議。

(1)加強學校與社會各界之間的交流,逐步實現在堅持理論教育爲基礎的前提下,努力尋求各專業的社會性。目前,社會中存在的“新讀書無用論”並不是空穴來風,毫無根據的。即使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大學教育出現的“學與用相脫節”的現象也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大學應該加強與社會各界尤其是企事業單位的聯繫,以獲知社會需要怎樣的人才,而選定合適的教材進行教學。這樣就可以避免教學的盲目性,使學生所學知識能夠在畢業後有用武之地,而不會出現雖是學某一專業,但對這一專業領域的應用性知識知之甚少或者一問三不知的尷尬場面。

(2)教學中,堅持理論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原則。除了課程設定內的專業知識與非專業知識的理論學習外,學校要多開展高質量的學術講座或學術報告。有條件的學校,多組織學生參加一些與專業學習有關的實踐活動也是十分必要的。爲了促進這一思想的實現,學校或許可以考慮將平時考覈分爲平時上課表現考覈和參加實踐活動表現考覈。平時成績比例可以定位於等於或大於40%,而筆試成績比例可以定位於等於或低於60%。至於平時成績如何考覈,任課老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考覈表,如果條件允許,任課老師還應該多向實習單位諮詢學生的表現。

(3)提高大學教師素質,創新教學模式。作爲一名優秀的老師,要儘可能地站在學生的立場來考慮如何才能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理論知識和應用性知識,不要僅僅停留在爲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進一步來說,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出創新的教學模式,使高等教育逐步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逐步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透過加大師生的互動頻率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透過將書本知識聯繫實際生活來增強學科的趣味性和實角性。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學生的厭學情緒和不良學風。

(4)逐步更新教學手段和學習情況考覈方式。根據文科教學講究傳授“思想觀點”的特點,老師可以多采用ppt教學,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書本知識和前沿資訊。而對於理科來說,特別強調的是邏輯思考和思維能力,所以,它講究的是學生對知識的實實在在的理解與吸收,而非資訊量。因此,任課老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靈活地將ppt教學和板書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從而不但可以緩解板書教學所帶來的枯燥乏味,還可以避免ppt教學中學生跟不上進度的情況。與此同時,要拓寬學生學習情況的考覈方式,除了採用傳統筆試方式來考覈外,老師可以根據課程的特點和需要,要求學生寫論文或分組圍繞某一主題透過pit做報告的形式來進行考察。除了以上四點外,爲了更好地提高高等教育水平,教育界、政治界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應該鼓勵和支援民辦大學教育,把競爭機制弓1人到高等教育中,逐步形成公立高等教育與民辦高等教育相互競爭的局面,促使公立大學兼併辦學不力的大學,追求大學質量的不斷提升,進而加速應試教育退出高等教育舞臺的步伐,早日實現我國大學的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