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職院校教學模式的探索論文

學問君 人氣:1.5W

摘要:提高高職教育質量的難點是課程教學。“雙師協同”教學有利於專兼職教師之間形成合力,產生協同效應,提高課程教學水平。實施“雙師協同”教學,需要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精心組織教學內容,變革相應的教學管理制度等。

高職院校教學模式的探索論文

關鍵詞:“雙師協同”教學;“雙師型”教師;“雙師”結構;“雙師”素質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高職教育的永恆主題。當前,課程建設水平不高是影響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因爲高職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要求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但現實是行業企業難以實質性介入課程開發,在課程內容選取上,不能以真實工作任務爲依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在教學組織上,不能按照工作過程來整體設計課程,創設教學情境,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學、做分離現象明顯。

一、“雙師協同”教學的內涵

我國“雙師協同”教學的歷史可追溯到古代的“會講”。“會講”是中國古老的學術研討方式,學術同仁們聚集在一間房子裏,誰的學問好,大家就來向他學習。中國的私學從老子,一直到墨子,都沿襲“會講”的傳統。到宋代,“會講”成爲中國文化創新和發展的主要形式,最爲著名的是嶽麓書院朱熹和張虻摹爸煺嘔嶠病薄D纖吻道三年(公元1167年)農曆九月初八開始的兩個半月時間裏,朱熹到潭州(長沙)嶽麓書院講學交流。在嶽麓書院,朱熹與張蛄轎淮笫σ浴盎嶠病狽絞劍當衆辯論《中庸》之義,講堂上並排擺着兩把太師椅,聽講的學子贊成誰家的觀點,就站入那位大師面前的陣營。隨着“會講”熱烈而睿智的展開,學子們茅塞頓開。

二、“雙師協同”教學的價值

“雙師型”教師隊伍需要相應的載體,形成不同類型教師之間的合力,而“雙師協同”教學,正好提供了課堂教學這樣一個平臺。因此,“雙師協同”教學可看作“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課堂深化,唯有立足於真實的載體和平臺,“雙師型”教師隊伍才能擺脫“兩張皮”的現象,真正對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產生積極作用。

(一)是深化高職院校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

(二)有利於專、兼職教師人才培養合力的提高

帕克?帕爾默在《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一書中提到:“如果想要在實踐中成長,我們有兩種辦法:一種是透過自身的努力達到優質教學的內心世界,一種是與其它教師組成共同體,從同事那裏更多地理解和提高我們自己和我們的教學。”[3]我國高職教育規模的快速發展,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對高職教育持續的旺盛需求,都對高職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了嚴峻挑戰。今天,我國高等學校中,35歲以下的教師佔專職師資隊伍的'43%,高職院校的情況大體相似。如何加速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成長,同樣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問題。“雙師協同”教學中,一位教師進行教學,另一位教師則可以在現場觀摩其教學技巧、教學設計、學生的反應等。[4]教學結束後與教師相互討論,以提高對學生以及自身教學的認識能力。加強教學的自我反思對提高專業素養比正式的師資培訓更爲有效。

三、“雙師協同”教學的形式

由於“雙師協同”教學打破了單一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形式,教師在課堂組織上更爲靈活多樣,因而“雙師協同”教學的形式也顯得更加豐富。目前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幾種。

1.全程式。這種形式下,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全程式合作,共同進行課程內容設計,共同完成課程講授和課程考覈。在課堂上,不單是一位教師主講,而是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透過交流和討論的形式將知識和技術呈現給學生。兩位教師可以採用“說相聲”、“辯論”和“雙簧”等形式授課。

2.嘉賓式。這是一種以一位教師爲主,另一位或幾位教師以嘉賓的形式參與課堂教學的教學形式。這種形式下,由其中一位教師承擔整個課程教學,另一位教師以講座嘉賓或客座教師的身份開設講座,作爲課程主體內容的重要補充。嘉賓形式的“雙師協同”教學,適合理論和實踐所佔比例差別較大的課程,嘉賓主要針對占課程內容比例較小的部分進行擴展、補充,實現與另一位教師的知識互補。

3.分組式。這種形式的“雙師協同”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進行分組,教師根據各組不同的知識基礎和學習需要進行授課。比如一個班級可以分成兩個小組,一個小組要求掌握內容層次較深的理論和技能,而另一小組則掌握層次較淺的基礎知識。這種情況下,第一位教師可以講難點,主要面向要求掌握較深內容的學生,第一位教師講完之後,第二位教師主要面向只想掌握基礎知識的學生羣體,透過對重點和難點的回顧和講解,幫助學生掌握基礎內容。

4.支援式。指“雙師協同”教學中,一位教師授課時,另一位教師處於從屬地位,扮演不同的角色來幫助學生理解,以增強課堂互動,促進學習交流。廣義上說,助教制也可以算作是支援形式的“雙師協同”教學,由主講教師負責講授,助教協助完成細節內容的講解及回答學生提問,或者是一人負責主講,一人負責主講結束後組織學生討論,總結教學重點和難點,並完成答疑、作業批改、個別輔導等工作。

四、“雙師協同”教學的實施

與基礎教育領域相比,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引入“雙師協同”教學較晚。目前,南通工學院、甘肅政法學院分別在物理教學和法律教學中引入了“雙師協同”教學模式改革,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此外,桂林工學院、揚州旅遊商貿學校等,也在部分課程中引入了“雙師協同”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總體而言,“雙師協同”教學要收到良好的效果,離不開教師之間的充分溝通和緊密合作,更離不開對教學內容的精心設計。實施“雙師協同”教學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精心組織授課內容

高職教育中引入“雙師協同”教學的重要目的在於透過教師知識結構的互補,緩解當前“雙師型”教師數量不足的困境,明確課程教學目標,精心組織授課內容和環節,是有效實現理論與實踐結合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基礎。

在課程內容的安排上,要重視統籌規劃,如系統規劃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內容比例。以傢俱設計課程爲例,該課程屬於理論與應用相結合的課程,設計理論知識是應用的基礎,如果實踐教學的比例過大,會導致學生缺乏紮實的設計基本理論功底,遇到較深的技術難題還是無法解決[5],即便有熟練的操作技能,也必將在傢俱設計實際工作中面臨一定困擾。所以,在工作情境的設計中,要妥善處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同時透過設計任務載體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這樣的課程,可以由理論水平較高的專職教師與設計實戰經驗豐富的兼職教師共同完成,每一個工作情境的學習,均採用“雙師協同”教學方式,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設計實踐能力和設計方案的推廣能力。

(二)合理選擇教學形式

選擇合理的“雙師協同”教學形式,對於提高教學效果意義重大。不同類型的課程,對於“雙師協同”教學的要求並不一樣,如在理論或實踐所佔比例不高,但要求很高的課程中,要求有精通部分課程內容的教師或企業技術人員共同參與,適合採用“嘉賓式”“雙師協同”教學形式,這種方式操作起來較爲方便,只要讓教師明白課程內容相互關係,就容易收到較好的效果。而在自主招生或中高職銜接班的課堂教學中,“雙師協同”教學更多適合採用“分組式”,透過對不同背景學生學習基礎的摸底,採取分組教學的形式,由兩位老師採取略微不同的進度和方式開展教學,以保證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跟上學習進度。

(三)加強“雙師”交流溝通

“雙師協同”教學課堂要實現豐富精彩的效果,需要在課下作精心的準備,包括熟悉所講授的內容、收集選取參考資料、製作電子教學資源、準備教學輔導材料,甚至提前演練等等,這些都需要在課程教學設計環節強化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在課堂上,採用“雙師”協同教學方式,兩個教師之間不管是互相點評與討論,還是相互交流與辨析,都需要教師之間相互瞭解。因此,良好的交流和溝通,是實現“雙師”之間取長補短,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的重要基礎。

(四)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

高職院校實施“雙師協同”教學,也有一定的制約因素。如在現行的教學管理體制下,如何對“雙師協同”教學中的教師進行工作量計算,是一個必須考慮的現實問題。尤其是基於工作情境的課程教學,一個工作情境可能由兩位教師完成,一門課可能有3-5個甚至更多工作情境,涉及到的教師人數可能更多,如何既保證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又能很好地透過工作量計算激勵教師,是高職院校順利推行“雙師協同”教學的重要保障。此外,如何營造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氛圍,在專業內部教師之間,不同專業教師之間,專、兼職教師之間,如何形成深度合作交流的氛圍,除了依託課程作爲載體之外,學校要有相應的長效機制,提供相應的平臺,使教師之間的合作變得更爲便利、輕鬆和積極。

總之,“雙師協同”教學讓只有多個教師一起才能完成的事情在課堂中成爲可能,對課程內容改革、教師發展、學生學習、校企合作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對於課程,“雙師協同”教學引入企業人員的知識,加快課程內容的更新。對於教師,“雙師協同”教學能夠讓其透過與同事的課堂廣泛的互動,加深和拓展對所授內容的理解,發展教學策略,加快專業成長。因此,相對於教師專業技能和教育教學能力的培訓來說,“雙師協同”教學更能讓教師主動提高“雙師”素質,改進教學團隊的“雙師”結構,從而提升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水平。對於學生,“雙師協同”教學使其有更多的機會與教師或其他同學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與互動,能夠從課堂中的第二種聲音或另一種風格中學習,能夠在技能實踐中獲得理論的解釋,能夠因教師之間的智力互動而提高其參與教學過程的主動性。最重要的是,“雙師協同”教學讓高職院校教師和企業人員之間的交流、分享和協同成爲現實,它將扭轉當前教師間的相互隔離和專業個人主義的局面,促進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之間、高校與企業之間協同文化的形成和發展。

參考文獻:

[2]葉小明.高等職業院校教師專業發展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8: 72.

[3]帕克?帕爾默.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23.

[4]劉迎春.“協同教學”的理性分析與實踐展望[J].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