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高效課堂的教學論文提高數學課堂討論的有效性》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1.41W

論文習作:一、把握時機,讓“討論”暢所欲言

《關於高效課堂的教學論文提高數學課堂討論的有效性》的論文

(一)在意見分歧處展開討論

由於學生認知水平以及思考問題的方式等存在差異,不同的學生對同一個問題常常會產生不同的想法,這是思維真實性的表現。面對學生的不同見解,教師不能簡單地否定錯誤想法,而要尊重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勤于思考,這時組織學生討論成爲必要。例如,教學“中位數的認識”時,教者首先創設了兩隊比賽跳繩的情境。紅、藍兩隊各派7名小朋友進行1分鐘跳繩比賽,比賽結果如下:

課堂上學生經常會對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產生懷疑和困惑,教師應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疑惑,學會提出問題。有時,學生的困惑表達往往是“靈機一動”,其視角往往與教師的教學思路並不一致,教師情急之下的解答也不一定能讓學生滿意。此時,課堂討論就是雙贏的選擇。

例如,在學習完“商不變的規律”後,一個思維活躍的學生舉起了手:“老師,我覺得除了商不變規律,還應該有積不變的規律。”他的想法頓時引起了同學的興趣,教師覺得三言兩語也交代不清楚。於是,選擇利用小組討論的方式繼續課堂的學習。

師你認爲積不變的規律可能是什麼?

生兩個因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積不變。

師你能積極動腦,敢於發現問題真棒!大家同意他的發現嗎?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教室一下熱鬧起來,學生們七嘴巴舌,同意和不同意的都有。

生我不同意他的“發現”。可以舉個例子:7×5=35,然而(7×2)×(5×2)=140,兩個因數同時乘了2,積變化了。

頓時,周圍的學生鼓起了掌。接着又有許多學生舉了反例來證明第一個同學的發現是錯誤的。

師那到底有沒有“積不變的規律”呢?如果有,它又是怎樣的呢?

這個問題一拋出,四人小組課堂討論又展開了。

生我們發現積不變的規律是,第一個因數乘一個數,第二個因數除以相同的數;也可以是第一個因數除以一個數,第二個因數乘相同的數,積不變。

生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第一個因數乘(或除以)一個數,第二個因數除以(或乘)相同的數,它們的積不變。

一、生也要加上零除外。

在課堂討論中,大家熱情高漲地探討出了課本上未有的'“積的變化規律”,既解決了學生可能普遍存在的疑惑,也提高了探索規律的能力。

二、合理組織,讓“討論”有序展開

課堂討論需要合理組織。其基本過程和要點是:討論前教師應提出明確的討論話題和方法;安排討論時教師須給學生留足準備材料的時間;爲了有所準備,可以要求列出簡要的發言提綱,圍繞中心發言,其他學生認真傾聽,教師適時參與引導;討論後要全面總結,概括出問題的關鍵和討論的進展,鼓勵進一步探究。

然而,在討論中,有時會出現以下誤區:

一是“蜻蜓點水型討論”。教師的着眼點不是放在怎樣調動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而是放在如何解決當前的問題上。討論剛剛開始,就急於得出結論,或者自己將結果和盤托出。

二是“失控狀態型討論”。教師不注意控制局面,使小組處於放任自流狀態之中,學生在嘈雜聲中各行其是,不能圍繞中心有效展開。教師對繼續討論解決問題缺乏耐心,不敢放手,往往討論尚未完成,甚至還未充分展開就被教師勒令中止。

三是“貪圖省事型討論”。有時教師爲了儘快完成教學任務,對討論發言束縛很多,學生思維的自由度極低。甚至學生對問題的看法或提出的問題不合教師心意,有時竟遭到教師的指責或嘲弄,造成學生不敢提出不同的問題、發表不同的看法,課堂討論就在一片附和聲中匆匆走過場了。

爲此,教者在安排課堂討論時一定要慎重考慮好形式,周密設計好問題討論的每個環節,做到合理組織,心中有底,避免上述三種無效的課堂討論。

三、選擇方式,讓“討論”適宜表達

課堂討論方式的多樣化,對於提高討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應根據討論話題的特點和活動的要求,提倡採用靈活多樣的討論方式和方法,旨在把學生牢牢吸引住,使學生的思維處於被激活的狀態,從而解決有關問題。

數學課堂討論一般可以分爲集體討論、4人或6人小組討論、同桌討論幾種。集體討論是由教師主導、組織和控制的,有利於有效地解決問題,但集體討論的參與率僅爲10%左右,即使是公開課,大部分學生處在觀衆的地位,參與率不高。而同桌討論,可以達到全員參與,教室內人員組合無需動作,易於安排,但問題深入不夠,充分展開思考的少,較爲重要的問題不宜採用同桌討論。幾人小組的討論則介於兩者之間。根據對幾種討論組織形式特點的分析,我們應當採用適宜的方式。對於一些不是關鍵性的,難度不特別大的問題,通常採用集體討論或同桌討論的方式來進行,這樣主要利於教師組織和控制。而對於重要的、關鍵性的問題,需要探索計算和操作的討論任務,則適合採用4人或6人小組討論,分工合作。

合理分組是課堂討論取得實效的前提。在多人小組討論中,教師應事前建立比較固定的小組學習模式,這樣才能克服全班集體討論及同桌討論的不足。比如: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教師可按照學生的成績等將學生分爲幾類,然後再考慮語言表達能力、性格、組織能力等,將他們進行優化組合,組建比較穩定的課堂討論基礎小組,並在小組內建立相應的組織,安排小組長、記錄員、報告員等角色輪流擔任,任務完成後進行鼓勵,分享課堂討論,分工合作帶來的成功。有時,還得幾種討論方式相互搭配,比如先安排同桌討論,再展開班級討論,實現參與度與有效促進思考深入的互補。

四、營造氛圍,讓“討論”自由深入

課堂討論的良好氛圍應是有序、民主、寬鬆的。教學中,教師不能以權威者、監督者的形象自居,但又不能丟失規範、要注意確保討論的有序進行。平時教學中,有些班級的學生太“活躍”,個別的學生甚至會在課堂中亂“起鬨”,造成失控的狀態,這類課堂表面上很熱烈,實際上學生未進入問題的本質,這樣的課堂討論是無效的。因此,課堂討論之前,教師必須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由深入地進行討論。

首先,可以給部分學生“約法三章”。在具體安排課堂討論之前,要向學生講清良好紀律對於討論學習的重要性,並對學生提出參與討論的要求,明確小組內的分工安排,討論時的步驟、注意點等等,打好“預防針”,以保證討論有序有效。

其次,要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討論態度。討論時既要發言,又要傾聽。對待討論既敢於發表不同意見,又要敢於放棄自己錯誤,接受別人的有益意見,不固執己見。

五、注重實效,讓“討論”盡顯效益

在運用課堂討論,安排課堂活動時,應根據教學實際,有目的地發揮討論效益,不能隨意運用。

一是選取恰當的討論話題。比較簡單的、大部分學生能理解的問題不必討論。透過看書就能夠理解的,無需安排討論。而且,如果讓學生討論的是毫無價值的問題,討論時學生往往會顯得漫不經心,甚至出現無聊的閒扯和嬉戲。難度過大的問題也不能讓學生討論,不僅會浪費時間,而且可能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二是以個人獨立思考爲前提。學生沒有經過認真思考貿然討論,會抓不住關鍵,影響討論效果。同時也會使部分學生產生依賴思想,不利於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讓學生討論的問題,應該是學生有所思考,處於似懂非懂的狀態。個人思考在先,及時的、適當的討論交流,會使那些已經理解的認識更深刻,似懂非懂的問題豁然開朗。

三是討論的長度要加以控制。討論長度包括兩方面,一是問題數量,二是討論時間。討論的問題一次不宜太多,討論的時間也不能太長。問題太多,學生的思維不易集中;時間太長,會影響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