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網絡環境下對旅遊地理課堂教學的優化論文

學問君 人氣:4.35K

摘要:透過對網絡環境的分析,論述了網絡環境對旅遊地理教學目標實現的影響和作用:資訊的豐富性、學科整合的多樣性,有利於學生旅遊地理知識的積累;自主學習的主動性、開放性,小組間的合作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網絡環境下對旅遊地理課堂教學的優化論文

關鍵詞:網絡環境;旅遊地理知識;表達能力;綜合素質;教學效果;情感目標

當今世界,科技高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電腦網絡的出現和廣泛的應用,更是給人們的生活和觀念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爲社會中的一部分,網絡的廣泛應用給《旅遊地理》的課堂教學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渠道。網絡環境中的課堂教學有其特殊性。在網絡環境中的課堂教學,教學媒體這一要素已演變爲獨特的、豐富的網絡環境,這對課堂教學系統的執行起着重要的影響和制約作用。

一、網絡環境中旅遊地理教學優化的實現策略

1.支架策略

應當爲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框架,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爲發展學習者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事先要把複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於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這種教學思想來源於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斯基的"最鄰近發展區"理論,透過腳手架的支撐作用,不停地把學生的智力從一個水平提升到另一個新的更高水平。教學中透過教師的幫助,把管理調控學習的任務逐漸由教師轉移給學生自己,最後撤去支架。在旅遊地理教學的開始階段,教師將學生引入一定的欣賞角度,並提供相應的欣賞方法,學生在目標的指引下進行探索嘗試,開始教師的幫助會多一些,最後完全由學生獨立探索,學習結束後學生對欣賞的過程進行總結。

2.拋錨策略

這個錨即問題,由教師拋出。這種策略使學生在一個完整、真實的問題背景中,產生學習的需要,並透過教師引導以及學習共同體中成員間的互動、交流,憑藉自己的主動學習、生成學習,親身體驗從認識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3.多種教學方法交叉策略

利用各種多媒體技術(特別是超文字技術)爲學習者提供直觀、生動的學習環境,以多種方法組織教學,透過多種情景的創設,促使學習者進行反覆的交叉學習,以達到對能力培養的目的。

4.小組協作、自主學習的策略

透過多個學習小組之間的合作、競爭和角色扮演(導遊角色扮演和遊客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學習,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二、網絡環境中旅遊地理課堂教學優化的具體步驟和目標

在網絡還沒有在學校普及的時候,旅遊地理的教學只能藉助VCD和畫報中的圖片及一些照片來加強學生對旅遊景點的感性認識。可是,VCD往往資料不全,即使有相關景點的介紹也常和教學內容相差較大,而圖片和照片則無法讓全班學生看清楚,如要傳閱則會浪費大量的課堂時間,課後傳閱的話又不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而網絡的普及,則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因爲旅遊業是一個能產生巨大經濟效益的產業,所以各地競相發展,而虛擬的網絡空間則是一個絕好的宣傳天地,所以各地旅遊部門大都把當地旅遊資源的圖文或視頻放在網絡上,以方便要出遊的人查閱和了解,這樣網絡上旅遊景點的資源就非常豐富和全面。《旅遊地理》中所有的旅遊景點,都能在網絡上找到相關的文字和圖片或視頻介紹,這就使書上的旅遊景點鮮活和生動起來。那麼面對如此豐富和生動的網絡資源,作爲老師應該如何來利用呢?如何讓網絡爲自己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更好地服務呢?

有人這樣說過:"一個人的一生是學習的一生。"是的,現在知識的更新速度很快,要是不會學習,將來就不能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更不要說創立一番自己的事業了。作爲旅遊專業的學生,面對不斷豐富的旅遊產品,更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以便更好地爲廣大的遊客服務。那麼作爲旅遊專業的老師,在網絡環境下,我們應該如何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我們的教學成爲活的教學呢?筆者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改變的。

1.改變備課方式,優化課堂教學

電腦和網絡的普及使傳統的以文字資料爲基礎的課堂備課向以圖片和視頻爲主的備課轉變。也就是除了對所授內容進行文字設計外,還要針對教學的內容做相應的多媒體課件,使所授的內容具有直觀性,方便學生欣賞旅遊景點。俗話說"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確實網上的資源很多,但並不是抓來就能用的,也不是湊在一起就行了。需要大量的課餘時間把有關的圖片和資料蒐集起來,做成多媒體課件。有時找一張合適的'圖片,要在Google裏搜尋很久,儲存下來後有時還要進行修改。這樣學生在學習旅遊景點時,就能直接欣賞到旅遊景點,而不需要文字的敘述或自己的憑空想象了。大大增強了他們的感性認識,使得原先注重文字介紹的教學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因爲文字、圖形、圖像、音頻、視頻等媒體手段的合理應用,會使學習內容有形、有聲、有色,化虛爲實,變靜爲動,使深奧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形象化,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於學生對事物的發展規律和本質屬性的認識,加快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消化速度並增強他們記憶的效果。當然只讓學生看圖片和視頻是不夠的,老師還要精心設計,讓學生的思維能力、欣賞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都能得到發展。

2.讓學生學會比較、欣賞旅遊景點

有了網絡和多媒體課件的幫忙,作爲老師就可以從講授裏解脫出來,成爲學生學習的引領者。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網絡環境中教學的最顯著特點集中體現在教與學角色的轉變上:(1)教師角色將由知識傳授者轉變爲意義建構的幫助者,即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指導學生自己去學習知識,獲得技能,他們的全部責任就是幫助學生理解經常變化的環境和自己,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2)學生地位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爲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即學生自己能夠主動地學習。

對於自然旅遊資源的介紹,筆者就讓學生先觀看圖片或視頻短片,並佈置思考的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欣賞。這時教師的作用只是一個指導者,而需要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轉變爲主動探究。自然旅遊資源一般比較容易欣賞,筆者在這方面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最後透過分析來總結景點的特色,最後再由老師來進行補充,如自然旅遊資源形成的科學原因、地學價值等。在學習九寨溝等自然風景的時候,筆者就是這樣來進行教學的,透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地增強,使達到的學習效果比原先只靠老師講、學生憑空想象的效果要好很多。對於人文景點的欣賞則需要欣賞者本人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水平,這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說,是有難度的。這就需要教師爲學生搭梯子,讓他們能一步一步摘到知識的果實。而網絡爲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筆者就經常讓學生把相似的景點放在一起進行欣賞和比較。如,在講到杭州六合塔的雄偉時,單看圖片,學生還不能很好地理解,筆者就把前面所學的上海的龍華塔和六合塔的圖片做在了一張幻燈片上,透過比較,學生輕易地就能總結出六合塔的特色,並且對龍華塔的特色也加深了認識,而這些都是原先沒有網絡時難以做到的。《旅遊地理》上的景點都是我國的重點風景名勝,大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但是由於篇幅關係,書上沒有詳細的介紹,而網絡就能彌補這方面的缺憾。當然,網絡上的資料五花八門,有的也不一定正確,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去考證、查閱、比較,去蕪存菁。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些現象到現在還是未解之謎,可以把這些問題留給學生引起他們的好奇心,激起他們的求知慾望。

3.在分析總結中讓學生學會表達和探究

作爲學生只會比較和欣賞是不夠的,還需要用準確的語言把自己的看法作一個總結並能把它表達出來,把美傳遞給每一位旅遊者。但是學生的能力各有差異,有的學生善於總結,有的善於表達,而有的則對旅遊資源有着獨到的欣賞能力和見解。如何使每一位學生的能力都得到發展,得到補充,使他們在學習中找到自信,體驗學習的樂趣呢?筆者採取了分組合作的方式。一般小組爲6人,在學習新課過程中合作欣賞、分析、查找資料,最後總結景點特色。根據本小組的理解來介紹旅遊景點。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生是活的,我們的教育教學也必須是活的。"是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而我們的教育教學就是要讓每一位學生的長處得到發揚。網絡給筆者的教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4.在合作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道德品質

這種合作不僅僅是指學生間的合作,還指師生間的合作。網絡環境中對教師和學生的許多傳統角色提出了挑戰,教師傳統的"傳道者""授業者"角色將變得不像以往那麼重要,"解惑者""管理者"角色將一如既往,而且會針對不同的個體更個性化,"指導者""協作者""朋友"的角色會更加突出,教師"研究者"的角色將佔很大比重。對於學生來說,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成爲學習的主人,學生應對自己的學習負全部責任,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應學會計劃、組織、管理、評價自己的學習,應該透過學生與學生間的合作,師生之間來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透過成功的合作,使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對他人的情感態度方面都得到提高。

三、在充分利用網絡環境優化旅遊地理課堂教學的同時,要避免以下誤區

1.圖片和視頻的功能不應取代課本文字的功能

如果說圖片和視頻能使景點變直觀的話,那麼文字就是對景點的概括和提高,這也是學生進行表達和總結的語言基礎。二者應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2.網絡知識不應取代多元化的情境創設

在讓學生學習網上大量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根據內容進行各種情境的創設,以鍛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3.少數精英學生的練習不應取代全體學生的練習

特別是語言表達方面,每學期至少每位學生有一次在全班學生面前表現的機會,有三次在小組裏的表現機會。

4.教師對資訊環境的調控不應取代課堂教學的整體調控

特別是師生的情感交流,師生之間愉快的情感交流,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學生正確人生觀的確立、良好性格的形成和發展有着很大的影響力。

網絡的出現和存在給我們旅遊地理教學帶來了巨大的發展優勢,可是世上的萬物都有其兩面性,如不加思考、設計,生搬硬套只會使我們的教學陷入困境,不能達到培養學生能力的目標。所以我們老師一定要善於利用網絡,讓我們的教學更具有魅力,讓我們的學生能力更強!

參考文獻:

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學科教育,1998(03)。

宋連昌。課堂教學設計的實踐及思考。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