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道德認知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1.78W

一、道德認知的內涵

道德認知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的論文

1.道德認知是指主體對客體的主觀反映,即,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客觀存在的道德現象、行爲準則及其意義的主觀反映。具體說來,道德認知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與其他社會主體進行社會交往中,透過對其他道德對象外在特徵的感覺感官,來判斷其道德角色的個性、動機和心理狀態,以及判斷其道德生活對象的真善美和假醜惡,並最終形成人們對各種社會德行現象的理解和評述。

2.完整的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認知的形式和道德認知的內容,二者缺一不可。道德認知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自主建構性。道德認知是在主體和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建構而成的。道德認知的過程,實際上是個體在基於自己心理的自我樣式來建構內在的道德觀念或道德原則的過程。第二,階段性。個體的道德認知發展不是不加修改的直接吸收社會道德規範,相反,它是一種同化吸收道德認知內容和結構中的矛盾衝突,並在調節二者的平衡中而不斷向前發展的。個體的道德認知水平就是透過這樣的平衡—不平衡—平衡這樣同化吸收和調節平衡的過程來實現質的飛躍,表現出階段性的特點,最終不斷的提高道德認知水平。第三,反覆性。人們在面對一些道德觀念、道德準則時,習慣於把這些觀念同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相比較,對那些和自己理解相一致的觀念青睞有加,而容易排斥那些和自己觀點有衝突的觀念。此外,人們在面對一些新的道德觀念時,會不自覺的將它與社會主流道德觀念相比較對照,以判斷其真實性,從中做出選擇。當它與社會主流道德觀念相一致時,這些新的道德觀念就會被主體接受,主體也就獲得自己所要的道德認知,反之,新的道德觀念就會遭到排斥。道德認知就是這樣透過理性的推理判斷最終形成。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個體的道德需要和情景都會發生變化,導致道德認知的不穩定和反覆性。

二、家庭教育的論述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也是父母的“作品”。孩子性格的養成,與父母的生活習慣和行爲方式息息相關。所以,家庭是孩子的港灣和後盾,家長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助手和人生導師,負責孩子的身心健康,負責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培養和智力發育。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性格和行爲習慣都起着極爲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恰恰是影響孩子性格和行爲習慣形成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是基礎性的教育,同時也是主導性的教育,它是孩子接受其他教育的基礎,是其他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育更能塑造孩子的道德品行和價值觀念。運用道德認知的有關知識對家庭教育進行引導和支援,能夠使個體健康的成長,並具有良好的性格和行爲習慣。

三、如何發揮道德認知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以育人爲目的,而家庭教育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和第一場所。道德認知對於家庭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在家庭成員以及個體自身的參與下,道德認知能夠發揮其重要的作用。

1.根據個體不同的成長時期,採用不同的道德認知方式和道德認知內容,發揮道德認知的作用。個體從出生到十四歲之前,個體的自我意識從萌芽到逐漸產生再到擁有初步的自我意識。這個時期,主要是發揮家長正確的道德認知作用。個體的自我意識尚不突出,家長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好模範帶頭作用,爲個體樹立良好的道德認知榜樣。對待個體錯誤的道德認知,要耐心引導,給以道德認知的灌輸,使其擁有主流道德認知。而在成年之後,個體從家庭走向社會,但家庭教育仍然是個體接受其他教育的'基礎,這個時期,要積極引導個體接受主流道德認知,將自己與主流道德認知相悖的道德觀念進行修正。

2.發揮良好“家風”道德認知的作用。家風是家庭教育觀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社會美德的一種,它是調整各家庭成員之間的利益關係和情感關係的道德行爲規範,引導家庭成員的行爲符合家庭美德的要求,即符合良好“家風”道德認知的標準。家風透過潛移默化來不斷影響個體道德認知的塑造和形成,道德的個體應該透過自身內心穩定的道德認知去決定自身的道德行爲,從而不爲外部環境所影響。

3.努力提高家庭成員的道德素養,促進個體道德認知能力和道德水平的提升,發揮道德認知的作用。家庭是由不同的家庭成員構成,其政治人文素養和道德素養參差不齊,形成的家庭道德認知氛圍也會不同,因此,作爲家庭中的一份子,爲了營造良好的正能量的家庭道德認知,每個人都應該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從而充分發揮道德認知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總之,道德認知在家庭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透過向家庭成員灌輸主流道德認知,提高其道德認知的能力和水平,促進個體成人成才。

作者:黃琳慶 杜中原 單位:桂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參考文獻:

[1]汪才明.論道德認知及其能力培養[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1.

[2]羅永莉.大學生道德認知水平研究[J].廣西大學梧州分校學報,2005.12.

[3]郭亞芹.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品格教育的重要性研究[J].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