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多媒體與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模式研究

學問君 人氣:2.79W
關於多媒體與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模式研究
    教育部於2004年公佈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請求(試行)》明白指出:應當充沛應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開展帶來的契機,採用新的教學形式,改良原來的以教員講授爲主的單一課堂教學形式。新的教學形式應以現代化資訊技術爲支撐,特別是網絡技術,使英語學習朝着個性化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學習、主動式學習方向開展。因而,多媒體與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形式的開展給外語教學範疇帶來了反動性的變化,這一教學形式改動了傳統單一的英語教學形式,並且對外語教學理念與思想產生了宏大的影響,推進了外語教學理論的開展。
  
  一、多媒體與網絡環境下的英語教學形式的特性
  
  隨着互聯網與計算機的提高,多媒體與網絡外語教學形式給大學英語教學變革現階段添加了一個亮點。多媒體教學不只提供了真實的言語情形,而且展開了人機互動,師生與學生之間互相交流。網絡教學經過因特網與電子郵件更普遍地展開真實的思想及言語交流活動。基於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形式使學生既能夠與電腦互動,又能夠經過電腦展開與其他學生的對話,以至能夠與世界各地的人聯絡。網絡教學使學生大量地閱讀,隨時可聽言語資料,並停止寫作練習。鑑於多媒體與網絡教學的特性,與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形式相比,前者有着無可比較的優勢。
  
  二、多媒體與網絡環境下的英語教學形式的優勢
  
  多媒體與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形式是樹立在以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控制根底上的一種教學關係。教員應用多媒體技術,發明性地爲學生構建多途徑、多方式學習學問的開放教學環境,學生藉助於多媒體技術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其具有無可比較的優勢。

  1.培育了學生的發明性思想。
   傳統的教學形式可歸結爲“教材+板書+錄音機”,教員上課形勢單一,主要採用講授法。而且教員遭到課時的限制,在課堂上很難有時間對課文作引經據典式的深化剖析,泛泛地解說文中的某些言語點。而這很難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更難調動學生的積極聽課狀態。
  隨着網絡資訊的開展,傳統的教學形式發作了基本性的轉變。多媒體與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形式把填鴨式教學變成了過程演化式教學。學生從過去只能瞭解文章中某些言語點,變成可以抓住文章的脈絡,洞悉段落之間的銜接方式,從整體上控制文章,經過本人對相關狀況的剖析,依照西方人的思想邏輯,得出本人的結論。這對培育學生的發明性思想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培育了學生的跨文化認識。
  多媒體經過生動形象的畫面、言語與音樂能有效地協助學生理解與感受所學言語國度的社會與文化。英語學習者的最大艱難之一是他們不能設身處地地理解所學言語的社會與文化,會因文化差別而在瞭解與運用英語時感到艱難。但是多媒體則能以多種方式全方位地影響學生的感官,教員經過多媒體停止文化匯入,使他們從理性與理性兩方面感遭到該國的社會風俗與文化,從而進步學生的文化素養,培育他們的跨文化認識。

  3.培育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基於多媒體與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形式最大的特性就是在真正意義上完成了以學生爲主體的現代教學理念。在這一新的形式中,學生成爲教學過程的主體。在教員指導下停止主題學習,充沛發揮本人的客觀能動性,完成了人機之間的交互學習。

  4.契合了因材施教的`準繩。
  該教學形式也充沛思索了學生個體的個性化教學。在停止整個網絡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依據本人的英語根底選擇合適本人程度的英語言語等級停止學習,可依據本人的學習根底和興味等選擇學習主題。這既有利於緩解言語教學中兩極分化現象對學習艱難的學生帶來的壓力,又有利於優秀學生的進一步進步。因而,該教學形式充沛表現了因材施教的準繩。

  5.改善了教學環境和教學內容。
  隨着計算機與網絡的推行運用,大學英語教學內容曾經成爲光盤和網絡課程等不同載體組成的平面化教材。網絡技術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打破了書面教材的界線,完成了資源共享,教員能夠隨時調用網絡中的相關資源,爲學生提供豐厚直觀的學習參考材料,這合適課堂教學、學生自主學習等多方面的需求,進步了教學效率,發明了現代教學環境。 三、多媒體與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形式存在的問題
  
  1.多媒體教學背叛言語教學目的,資訊量無限擴展。
  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的運用,招致資訊量的無限擴展,學生在有限的課時中無法分清教學內容的主次。不少教員在應用多媒體教學時走入了這一誤區:把課件製造得顏色豔麗,局面壯觀,或者只是一些字、詞、句、語音片段及一些畫面的堆砌。這樣不只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而弄巧成拙,分散學生的留意力,糜費學生的時間和精神。

  2.多媒體環境下教師與學生缺乏情感交流。
  在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課堂上常常會看到這一現象:教員的留意力主要集中在鍵盤、鼠標和屏幕上,成了多媒體課件的操作員和講解員,疏忽了學習的主體——學生。在授課過程中,過多依賴多媒體,減少了解說份量,以爲只需多媒體課件動畫生動、顏色調和,就能夠使學生承受學問。由於教員對多媒體運用不當,無視了學生的反響,課堂教學主次顛倒,師生之間自然短少感情交流,不利於學問的傳授。在這種短少交流的課堂上,教員所具有的優秀質量不能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承受,教員的人格力氣很難直接感染學生,不利於學生高尚情操的培育。

  3.運用多媒體教學的課堂節拍過快,優勢難以完成。
  在多媒體教學理論課堂中,教員經常會有這樣一種覺得:多媒體包含的資訊量大,畫面變化速度快,只能給學生霎時的感官刺激,學生聽解說就不能記筆記,記了筆記就不能很好地聽講,沒有時間瞭解剖析。多媒體教學的節拍過快,常常會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大腦疲倦,承受學問的才能大大降落,以這種方式取得的資訊,將是轉眼即逝,無法得以穩固。長此下去,整個課程的學習質量就會呈現危機。

  4.與教材相關的多媒體課件和學生學習成果跟蹤管理軟件開發滯後。
  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的開展推進了大學英語教學的變革。如今很多高校都裝備了自主學習教室,但是由於經濟開展區域的不同,目前國內只要爲數很少的高校能夠運用這種軟件對學生每天的學習進度停止追蹤管理。並且大學英語軟件系統價錢比擬昂貴,無法及時更新,因而,許多自主學習教室流於外表方式,沒有被充沛運用。
  
  四、多媒體與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形式存在問題的對策
  
  1.大學英語教師應增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課堂教學是教書育人的一個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教員起着主導作用。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教學過程,師生之間不只需求學問交流,更需求情感交流。英語情感教學就是教員在教學中以人爲本,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辦法,有認識地激起和調動學生有利於英語學習的積極情感要素,培育學習興味,加強學習動機、自自信心、主動性和目的性,進步英語教學效果,從而完成教學中的師生共同參與並調和開展,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進步和個性開展的辦法。
  由於遭到多媒體設備播放的影響,有的教師在上課時常常坐着講課,這會降低教員解說時表述效果的生動性,缺乏對學生的感染力。在這種狀況下,假如教員可以站立走動,在肢體言語的協助下激情投入,應用本人的教學藝術調理和改善課堂氛圍,就能進步多媒體與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課堂對學生的吸收力,促進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2.教學中應“抓大放小、主次清楚”。
  英語教學的詳細施行過程主要在課堂。教學大綱和教材中的指導思想和請求,只要在課堂上才幹得到詳細的表現。課堂也是教員和學生交流的主要場所,是教員控制學生情感要素、諧和學生學習行爲、保證言語輸入質量的中央,同時也是學生取得主要的可瞭解的目的語輸入,如教材內容、教員語、同伴語等的重要場所(束定芳,莊智象,1996)。
  多媒體與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形式中,不只要倡導學習者的自主學習形式,同時還要堅持並強調課堂教學的中心位置。因而,教員在課堂解說上要讓學生學會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引導學生從詞、句層次上升到語篇層次。不能僅僅滿足於課堂上學幾個單詞、短語、句型,而無視對文章的整體瞭解把握。

  3.多媒體課件的製造與網絡平臺的設定應增強協作交流,資源共享。
  製造多媒體課件是一件費時和比擬昂貴的工作,加之目前很多外語教員缺乏這方面的鍛鍊,使運用多媒體停止言語教學遭到限制。因而,應鼎力培訓教員,統籌資金開發課件,展開校際協作與交流,實行互通有無的方法。
  總之,多媒體與網絡環境下課堂教學形式的應用進步了課堂效果,但假如運用不當,就會弄巧成拙,影響教學質量。因而,教員要在把本人的個性教學與新形式新理念下的課堂相分離,在大學英語教學理論中不時探究,勇於創新,積聚教學經歷,力圖收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共同爲大學英語教學變革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