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音樂心理學對聲樂表演心理學的影響探究

學問君 人氣:1.88W

隨着音樂心理學的發展和成熟,音樂學心理中的歌唱心理問題,是人們十分關注的問題,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音樂心理學對聲樂表演心理學影響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音樂心理學對聲樂表演心理學的影響探究

音樂心理學(psychologyofmu鄄sic),是心理學和音樂活動有機結合之後產生的一門交叉邊緣學科,是人們用心理學的方法及心理學的理論去研究音樂與音樂表演者的各種心理現象的聯繫,並歸納總結規律最終形成的一門科學。

 一、音樂心理學研究歷程

1.中國音樂心理學研究歷程

中華民族從先秦到現在,在音樂表演藝術方面,尤其是在聲樂表演方面有着十分豐富的藝術實踐活動經驗,也對音樂心理學的相關問題有所涉及。在藝術實踐過程中,人們對客觀存在的音樂心理現象進行思考和總結,形成了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質的音樂心理學,其價值核心是符合中國傳統社會觀念認同的儒家傳統道德及情感。

在此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時代的《樂記》,它標誌着儒家音樂心理學思想走向了成熟,而嵇康的《聲無哀樂論》則系統地探討和闡述了音樂對人們生理、心理、情感以及社會的巨大影響,這標誌着中國兩大音樂理論思想的初步形成。

2.歐洲音樂心理研究歷程

現代音樂心理學的開始可以歸功於19世紀中期的實驗心理學派的工作。如:德國心理學家赫爾姆霍透過認真的觀察和研究,在1863年發表了《作爲音樂理論的生理學基礎的聲覺學說》,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他系統地研究了音樂和感覺的聯繫。1883年,施通普夫發表了《音樂心理學》,他在綜合赫爾姆霍茨的物理學和生理學觀點之後,形成了自己的音樂心理學思想,最終成爲了心理學領域的第一個音樂學心理學家。

音樂心理學是心理學的分科。聲樂表演心理的研究是音樂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隨着音樂心理學的發展和成熟,音樂學心理中的歌唱心理問題,是人們十分關注的問題。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的音樂學家和音樂心理學家都對其進行了長時間的細緻研究。

3.我國當代音樂心理學對聲樂表演心理學的影響

近年來,我國聲樂教育界對音樂心理學的研究的關注日益加強,我國着名聲樂教育家沈湘先生提出的“歌唱要素主被動論”,揭示了歌唱的自然科學規律,在我國聲樂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比如沈湘先生明確地提出被動“吸氣”的觀點,認爲主動地吸氣,將導致越唱越淺,不符合人體正常的生理規律。而且,沈湘先生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心理活動在歌唱訓練和歌唱表演中的重要意義,多次在不同的場合進行宣講。鄒長海先生是沈湘先生的得意弟子,他透過《聲樂藝術心理學》一書,明確指出,人的脣、齒、舌、齶,口、眼、鼻、喉、肺等歌唱的組織部件在“唱歌”時,是大腦透過支配神經,最終形成旋律,對這一現象的描述和提煉,進一步證明和詮釋了了歌唱與發聲是受心理調控的這一理論。此後,羅小平、黃虹的《音樂心理學》、《音樂心理》一一出版。

聲樂表演心理研究是一門綜合交叉邊緣學科,如:歌唱思維、歌唱心理等方面的理論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心理學的理論研究水平,心理學發展的水平,決定了歌唱心理學的研究水平。

 二、聲樂表演者心理常見問題

我們知道,聲樂表演心理學的發展離不開心理學。進入20世紀以來,心理學的發展日新月異。在聲樂表演教學過程中,從古至今都存在着這樣的現象:在日常訓練中,教學者工作輕鬆,學生一點就透,表演者感覺良好,歌曲表演收放自如。

然而,到了正式的舞臺,無論是新兵還是老兵,都會有“演砸”的情況。因爲心理學理論的缺乏,聲樂教師和學生都沒有系統的理論性的東西對此進行研究和指導,並加以克服,在心理學大行其道的情形下,聲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被納入心理學的研究的範疇。

心理學研究成果提出,人的任何動作和語言,都是在人的心理所支配和調節下所完成的行爲。人們在表演的時候,在一些本不應當出現問題的關鍵時刻,演唱者出現聲帶發緊,或手眼口鼻不能協調一致的'現象都受到了心理因素的影響。要明確的是,排除心理因素本身就是一個研究聲樂表演心理學的過程。如:聲樂表演者不熟悉曲目,或基本功有待加強,就可能演砸。在特定的氛圍下,這些因素的出現,更會影響到聲樂表演者的心理,導致表演者心理出現波動,影響其正常發揮。再如:表演者試圖好好表現,卻適得其反,表現欲過強,心態波動失常,都會導致水平下降。這些都是聲樂表演者經常出現的心理問題,從而會導致表演差錯。

 三、聲樂表演者心理調節建議

如何培養科學的歌唱心理,如何提高歌唱心理素質,尤其是聲樂表演現場緊張心理的調試和舒緩,已經讓音樂界、教育界日益重視關注。如何透過研究聲樂心理學,讓演唱者從根本上掌握聲樂表演的技巧素質和科學的訓練規律呢?

首先,聲樂表演者和教育者應當重新調整確立聲樂表演技能概念的認識。聲樂表演不僅僅發出有旋律的聲音,更多的是必須注意呼吸、發聲、共鳴、咬字等技能的培養,更重要的是,要在仔細研究心理學的基礎上,對歌唱時的感知能力、注意力分配能力、思維判斷能力、聯想感受能力、情感體驗表達能力進行培訓。

其次,應當掌握良好的聲樂心理的訓練手段和方法,並加以堅持。一個優秀的歌手,在日常訓練中應當科學地認識和評價自己所擁有的的客觀條件,明白自己的缺點和優勢,根據客觀規律,揚長避短,同時,要將感情深深地寄託至其所表演的歌曲之中,在日常生活中不僅僅要加強模擬訓練,讓自己適應舞臺氛圍,而且要不斷體會歌曲的深厚含義,感動表演者再來感動聽衆。

最後,一個優秀的聲樂演唱家應當是自信的。自信的聲樂家肯定具備良好的溝通意識和獨立意識。與聽衆保持良好的溝通,可以避免焦慮、怯場等等負面情緒,進而激發自己的表演慾望。表演者應當相信,表演前的大量的專業的訓練,足以讓自己脫離老師的指導,獨立地精彩演出。

 參考文獻:

[1]鄒長海.聲樂藝術心理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2][美]梅里貝斯·德姆.挖掘嗓音的潛力[M].周音怡譯.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10.

[3]毛慧琳.關於聲樂歌唱心理的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0,(01).

[4]趙冬梅,劉志雅.音樂心理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分析[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