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探析音樂表現的影響因素

學問君 人氣:1.74W
探析音樂表現的影響因素
摘要 :音樂不是一個單一、孤立的學科,一個音樂演奏者不是單單具有音樂表現技巧就可以完全駕馭作品的,音樂的演繹過程是一種對作品的二次創作的理解和提升過程,這個過程需要的是演奏者綜合素質的運用和與其他學科的融會貫通。文章主要是從科學思維的角度論述與音樂表現相關的幾方面因素,強調在音樂表現中數理思維開發的重要性,要實現科學理性思維與藝術感性思維相互撞擊,樹立個性的演奏風格。

關鍵詞 :音樂表現 綜合素質 科學理性思維 情感內涵 意志力 演奏風格
  
  一位有經驗的英國音樂教育家曾說:“不要允許你的批評性的敏捷和聰明窒息了你的情緒反應。那些專家經常把他們的注意力侷限在技巧上。”音樂演奏,講的是靈韻,“靈”指的是靈氣,“韻”顧名思義指的是樂韻。孔子把樂的精神概括爲“樂(音‘洛’)而不淫,哀而不傷”(《全書》第七冊第343頁)。由此可見,音樂是有靈魂的,而音樂靈魂的體現需要深層次的思維碰撞。現代音樂演奏,提倡憑藉過硬的樂器技巧和基本功,融合自身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演繹作品。但是,具有紮實的手指技巧,表演得令人感到軟弱、乏力、空洞、無味的例子也爲數不少。
  音樂表現與哪些因素有關?具備紮實的基本功是首要的而且是必要的條件,是演奏實力的基礎;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則是對音樂作品的自身的感受和體會,也就是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和演奏者的自身修養。音樂是一種抒情的藝術,音樂中有着豐富而深刻的感情內涵,只有當音樂表演者的感情活動與音樂作品蘊含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時候,才能稱之爲完美的音樂演繹。根據自己不同的生活經驗來體驗樂曲所表達的感情,它需要體驗者具有敏銳的生活觸覺,還要有多方位的綜合素質和學識。
  從演奏者的情感因素來看,演奏者體會音樂作品的靈魂精髓不僅僅需要從廣闊的方面,特別是要從樂曲產生的社會環境、作曲家的生活經歷、創作意圖、藝術風格等各個方面去進行了解、分析和研究樂曲,以求得對樂曲感情內涵的正確把握。理性思維,包括對樂曲結構的分析、和聲的揣摩,在藝術院校中佔據着主導地位,但是規範越來越多,個性、創造性、感性的發展受到很大限制。其次,因爲音樂的情感因素已經和音樂緊密地融合爲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演奏者在對音樂進行感情體驗時,就需要運用理解認識這一心理要素,對這個藝術整體加以理解和研究,並與之產生共鳴和情感的交流,從而加深對音樂的感情內涵的體驗。而演奏者自身的'生活體驗和個性發展在這個方面上則起到了更大的作用,生活元素的堆積和感懷,得到磨鍊與挫折,培養鮮明的個性發展,對傳神演繹音樂作品有着極大的推動作用。在這種情形下,發展學生的感性特徵,使學生懷着一顆熾熱的心去進行二次創造是十分必要的。
  在音樂演奏中,情感內涵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音樂中有着豐富而深刻的感情內涵,只有當音樂演奏者的情感活動與音樂作品蘊含的感情基調相吻合的時候,才能稱之爲有靈韻的音樂詮釋。我國古典音樂論著《樂記》說,“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外發,唯樂不可以僞。”儒家所提倡的雅樂中,講究音樂的情是由內向外發出的,是發自內心的情感的釋放與交流。而現代音樂演奏模式的固定和fp mf mp cresc dim等力度、速度的嚴格遵循,使許多學生的彈奏沒有個性,千篇一律,甚至錯音頻頻出現。考級(參賽、演奏)中許多學生都是事先背下彈奏內容與模式,這顯然是許多學生來應付考試的方法。
  真正的演奏是什麼樣的?陳比鋼教授說:“業餘選手有時彈得更美,音色更動聽。”所以,真正的演奏不是機械化的演奏模仿和複製,更不是空洞、乏力沒有激情的音樂表述,而是一種綜合學科知識與藝術科目理論交錯融會後發自演奏者內心的感觸,一種理性與感性的撞擊,沉穩與靈韻的交融。學習的過程是苦中有樂的過程,綜合知識的積累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解決的,把這種堅韌頑強的精神運用到音樂中,則是另一種完全異於模仿的、具有鮮明演奏風格的、音樂靈氣的表現。
TAGS:探析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