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音樂心理學論文

學問君 人氣:2.78W

音樂表演專業成爲近年來的熱門專業,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音樂表演專業,招生規模也呈現出逐漸增長的趨勢。那麼怎麼寫一篇論文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音樂心理學論文

音樂心理學論文

培養音樂表演人才是爲了服務於文藝團體、繁榮藝術舞臺、滿足並提升人們的審美需求,是爲了適應社會演出市場對文化產品的需求,同時也爲音樂表演教育的延續積蓄人才,加強對這一領域發展的研究。多年來,高校音樂教育重音樂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恰恰需要加強對音樂心理學知識的學習,而這方面的資料與研究也在近年呈現出逐漸發展的態勢。我國的音樂表演專業自1927年國立音樂院開設以來,在音樂教育史上已有近九十年的歷史。音樂表演涉及聲樂和中西器樂的表演。縱觀我國音樂表演教育的歷史,音樂表演的培養方案主要包括聲樂或器樂演奏(獨奏、重奏、合奏)、視唱練耳、作曲和配器、中西音樂史、中國傳統音樂以及藝術概論等專業課程,之後一些專業增加了相應器樂(如鋼琴、絃樂、管樂)的藝術史或文獻閱讀等,而與目前在專業音樂院校、綜合院校(含師範院校)以及理科院校開設的音樂表演專業培養方案比較,並無大異。可見,音樂表演人才的培養模式已經相對比較穩定。然而,這並不意味着這種培養方式是最理想的模式,或者說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目前的音樂表演教學過程更多地停留在感性的經驗教學,即教師根據經驗指導學生練習。隨着現代教學設備的引入,一些有條件的學校會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錄音或錄像,然後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並進行教學效果的前後比較,但依然停留在較爲感性的層面,而在音樂表演教學過程中滲透的科學知識和科技分析的含量相對較少。

①進入21世紀,高校除傳統的課程外,音樂表演也逐漸開設了音樂心理學的課程及研究,音樂表演成爲音樂心理學的研究範疇之一。音樂表演是一種複雜的音樂活動,涉及聲音、情感、動作、意識等多個方面。面對如此複雜的音樂活動,音樂心理學研究者利用現有的或針對研究目的而設計的科技設備,結合聲學、生理學、運動學、心理學對音樂表演過程進行綜合研究。研究者們關注某些音樂技能的心理活動、不同樂器的聲學特點、

②表演者和教師的經驗、

③創造性、音樂交流、即興、演奏的生理和心理現象、少數族羣跨文化特點、

④早期音樂能力發展特點、

⑤音樂人的腦神經機制

⑥等諸多方面,希望利用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培養音樂表演人才,讓學生更加全面地瞭解練習和表演的過程,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演奏能力。然而,這些方面的研究往往需要音樂表演教師和音樂心理學家共同完成,在培養方案中設立相關的課程也需要教學管理方面的支援。

⑦高校人才培養過程經常會考慮“效率”,所謂“效率”就是投入和產出比。對於音樂表演學生來說,“投入”就是在練習過程中所花費的時間、努力程度以及金錢的支出;“產出”是他們經過訓練後所呈現的表演水平或能力,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質量以及在以後人生中音樂對他們的影響。提高人才培養的“效率”需要藉助科學研究的成果和方法。以下將關注演奏中的練習過程、音樂表現和表演焦慮等,結合音樂心理學的研究重新審視這三個方面常出現的問題,並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一、練習過程

首先是練習過程。演奏水平的提升或一個新曲目的磨合都需要反覆練習。一些教師和學生的觀點認爲應該保持或儘可能增加練習的時間,哪怕是犧牲音樂理論課或其他文化課的時間。曾有心理學家研究了衆多領域專家(音樂家、運動員、棋師等)的練習時間,一般要經過一萬個小時的練習纔有可能成爲該領域的專家;而且儘管個人先天能力或學習動機等方面存在差異,但足夠的練習時間仍是“鐵打的定律”⑧。這個結果也許令許多音樂專業學生感到欣慰,他們的練習時間沒有白費,還需繼續充實地在琴房積累小時數。但學生們可能很少對練習策略進行思考,以爲時間是通往成功之路,不曾想過可有其他替代的方法。因爲過度練習會適得其反,可能產生一些心理或身體傷害,比如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帶來的心理不適或肌肉損傷等。爲避免這些問題出現,可以透過心理練習來代替,即想象練習的過程,想象演奏某個樂曲的指法動作、音響特點或肢體表現,可以在自然狀態下進行想象練習,也可以結合錄音進行。也許有些教師認爲想象練習沒有作用,但想象練習的確也是演奏大師常用的練習方法,而且現有的研究表明想象練習幾乎能夠達到和實際練習相似的效果,儘管也受到作品難度和長度等方面的影響;如果能把實際練習和想象練習相結合會得到更好的練習效果⑨。音樂表演和運動領域的神經科學研究結果表明,在想象練習過程時人腦的運動區域也會被激活,能夠達到一定的練習效果。除此之外,對練習過程的反思也是提升練習效率的重要過程,能夠分析練習過程中的優點和缺點,有助於自主制定明確的練習計劃。這就是心理學中常說的“元認知”,對練習過程不斷反省和思考才能達到對練習過程的監控和調節,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方式。

二、音樂表現

其次是音樂表現。如何表現某個音樂作品,一般是由直覺產生的,或是透過模仿教師或錄音習得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很少給出明確的關於如何表達一段音樂或應該表現什麼情感的指導,更多的是透過啓發的方式激發想象,而很少對音與音之間的關係、音樂結構等進行分析。這需要音樂表演者思考音樂表演要給觀衆傳遞什麼資訊,是傳遞情感,還是呈現音樂結構。這似乎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然而,兩者在表現形式上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情感表現式的表演也需要具有結構性,樂句的結尾或新樂句開始時的力度、時值和肢體變化都表現了一定情感。音樂心理學家曾經研究了表演者如何爲聽衆呈現音樂結構,他們認爲如果能夠說明某種結構與表現方式之間的關係,可能會有助於表演教學。

情感表現的表演一般是透過速度和力度的變化來實現情感交流的目的。表演中有兩種方式可以吸引注意力:一種是譜面標明的要強調的部分,即“內在的”特點;另一種是表演行爲帶來的特殊的音樂處理,即“表現的”特點。“內在的”特點可以是旋律輪廓的最高點,或樂句的開始;“表現的”特點可以是漸慢的速度,延遲或延長某個音,增強或減弱某個音的力度。演奏者通常會透過“表現的”特點來突出表現“內在的”特點,以此來吸引聽衆的注意力。⑩這些細微的特點有助於系統地研究音樂表演這一複雜的現象,也幫助人們從意識層面瞭解直覺的表達方式是否存在某種規律。演奏中“表現的”特點也是由一系列根據直覺的藝術選擇來決定的,比如“內在的”特點哪些需要突出,是否能夠被清晰地感知到,透過什麼樣的身體控制得以實現等。

一般演奏者沒有意識到他們是如何處理“表現的”特點的,透過分析演奏過程幫助他們瞭解並調整在練習過程中處理作品的表現方式,這些表現方式和演奏技巧同樣需要學習。同一情緒可以有多種表現方式,比如憤怒可以透過較大音量、尖銳的音色、複雜的噪聲、長短音的對比、對不穩定音的強調、漸快等方式實現。選擇什麼樣的表現方式來演奏某種風格的音樂,更好地傳遞情緒表現,需要表演者自己決定。目前一些可視化的分析軟件已經能夠勝任這樣的分析任務,透過圖像呈現表現的“效果”更直接、更有說服力。呈示音樂結構的表演是建立在作品分析的基礎上。

學生首先要對正在演奏的作品進行分析,畫出譜面上各種“內在的”特點,然後聆聽自己的演奏錄音並分析:如何處理“內在的”特點前後的音,哪些需要“表現”,如何表現,哪些不必強調,不同風格的音樂是否表現方式不同。這樣引導學生進行以表演爲導向的分析,並意識到自己的表演策略,會有利於他們形成自己的表演風格。研究表明這種分析有助於表演者的情緒表現,也爲分析音樂表演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

三、表演焦慮與音樂醫學

表演焦慮是音樂表演中不可避免的問題。適當的焦慮有助於表演的發揮,對聽衆、周圍環境以及臨時出現的音樂事件作出適當的反應;而過度焦慮則會引起臨時失憶、動作失控等問題。

適當的.表演焦慮依賴三個因素:表演者的人格特徵、技巧的掌握程度和對演出場景的認知。對於出現表演焦慮的表演者可以從這三方面進行分析來解決他們所面對的問題:對於不管演奏與否,容易在人羣面前緊張的演奏者,可以透過心理治療的方法來解決;如果是技術問題,需要練習提高技術;如果焦慮是由表演者的自我期待帶來的,特別是與觀衆和演出場景有關,那麼就需要透過系統脫敏等方法來改善,使其儘可能現實地、積極地面對觀衆的反應。其他改善表演焦慮的方式還有冥想、身體放鬆、呼吸練習、瑜伽、有氧運動、催眠療法、亞歷山大技術、引導想象等。音樂表演者常受到各種職業病的困擾,“音樂醫學”就是解決平日練習帶來的慢性疾病和不適,比如同樣的動作要經過上萬次的練習,而身體的其他部分相對僵化,由此帶來的肌肉彈性減弱或脊背疼痛等問題。不同樂器演奏的動作和保持姿勢不同,帶來的問題也不一樣,當然還可能與經常練習的曲目特點以及演奏者的人格特點有關。學生了解一些解剖學和生理學的知識,可以幫助他們合理安排練習時間,避免過度疲勞產生的身體不適以致形成慢性病,或當出現傷病時知道如何調養,從而延長演奏生涯。以上提到的這些知識不僅是在知識層面的擴充,更重要的是讓音樂表演者對音樂表演有完整的認識,能夠分析音樂表演的過程,並全面地認識這樣一個複雜的音樂活動。音樂表演不僅僅是表演技巧,還需要表現作品的內涵,並與他人產生共鳴。因此音樂表演不僅是一個技術活,還需要發展其他的能力。音樂表演者透過長期練習後在某些方面還會超越從事其他職業的人。腦神經科學研究表明,長期對音樂表演進行全面分析的音樂家,其連接左右半腦的胼胝體結構較大

心理學家對音樂人與非音樂人的認知方式和能力進行了對比,發現音樂人在言語記憶任務中表現較好,而非音樂人在邏輯任務中表現較好。這也許與音樂人對聽覺資訊整體加工的特點有關。因此,應該培養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具有整體的分析的思維,他們會從中受益,爲以後的職業生涯打下基礎。

目前一些有條件的高校開設了“表演與創編”的選修課,表演的內容主要涉及音樂表演的歷史、演奏風格、演奏姿態、音響版本比較、練習策略、識譜與眼動、情緒表達、表演焦慮與調節等。學生在瞭解這些知識後重新審視自己的練習和表演過程,會對錶演有更深刻的認識,並有意識地對自己的練習和演奏進行些許調整。但這類課程還沒有作爲音樂表演專業的培養方案中的一門選修課或限選課固定下來,大多數音樂表演專業學生沒有機會接觸此類課程,也就不能從中受益。因此,在高校音樂表演人才培養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地加強整體學科知識的建構。內容可以包括表演技巧方面的問題,比如演奏樂器的物理、生理和心理基礎,即興、表現、讀譜、記憶、音準;也可以包括演奏者個人的發展和職業技能的發展,比如動機、練習、元認知和自我效能感、表演焦慮、音樂醫學,以及個人生理和心理健康等方面。

從音樂心理學的角度認識音樂表演過程不僅爲教學經驗提供了理論和實證支援,也有助於學生“理性地”瞭解“感性的”音樂表演,自主調整練習策略和表現方式。總之,將研究成果真正服務於音樂表演,更加有效地培養音樂表演類人才,是音樂心理學研究的真正意義之所在,也是當代音樂表演教學之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