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用有效提問激發學生參與數學課堂的積極性論文

學問君 人氣:1.86W

在教學研究中,把課堂提問看作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啓發和引導學生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增進師生交流、鍛鍊學生表達能力、提供教學反饋資訊”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課堂提問,主要是指透過教師在課堂中的提問,學生能夠獲得進步,實現個體的發展。所以,教師對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思考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良性發展的必要手段。

用有效提問激發學生參與數學課堂的積極性論文

本人有幸參與了《初中課堂練習的有效設計和科學講評》的課題研究,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本人不僅關注課堂練習的有效設計和講評,更加關注實現練習的有效性的過程中教師的有效提問。所以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一直都有意識地用有效提問的方式來培養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以此提高教學效率。以下是本人在教學實踐中關於有效提問的探究與思考。

一、用有效提問催生高效課堂

在課堂教學中,所謂有效活動就是指全體學生都能夠主動思考、踊躍交流,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每個學生都獲得適當的發展。有效的課堂提問是實現課堂教學質量“增值”的重要途徑。

比如,在《有理數的乘方》的教學中,在學生掌握了乘方的意義,知道了乘方的相關概念:底數、指數、冪以後,照例應該是基本的練習,例如計算(1)26,(2)62,(3)(-3)4,(4)-34等算式的值。在學生完成計算之前,教師不妨提問:“請將這些算式大聲地讀一讀,再比一比(1)和(2)一樣嗎?(3)和(4)一樣嗎?”透過教師提問,激發學生質疑。有了疑問,學生就會對照乘方的意義進行思考,思考底數與指數的區別,底數有括號與沒有括號的區別。理清了不同的`形式表示的不同意義再對照意義展開計算,錯誤率會大幅度降低。同時也避免了學生要對相同類型的算式的重複練習,全面提高了教學效果和課堂效率。

二、用有效提問激發有效互動

在實際教學中,有效的課堂提問能誘發學生思維的興趣,活躍的思維活動纔會產生師生間有效的互動。

例如,在《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的教學中,教師展示了一組軸對稱的圖片,如兩面一模一樣的國旗、關閉的兩扇大門、京劇臉譜等,在此之前,學生並未接觸軸對稱這個數學概念。

圖片展示後,教師和學生有如下對話過程:

教師:同學們,請觀察這些圖片之間有什麼共同特徵?

學生:每幅圖片都有一樣的部分。

教師:每幅圖片的哪些部分是一樣的?

學生:左邊和右邊是一樣的。

教師:很好!但是這個“左邊和右邊”是怎樣劃分的呢? 接下來,班級氣氛非常活躍,學生有舉手比劃的、也有用語言描述的。教師根據學生的表達順理成章地交代了對稱軸和軸對稱的概念以及區別。

這裏教師的提問是根據學生的回答,牢牢抓住課堂生成資源,採用問題串的提問形式,和學生實現了有效的互動。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參與課堂問答的熱情。

三、用有效提問培養學習能力

教師有效的提問就是教師縝密思維的展示,而教師思維的展開過程就是給學生一種學習的示範,學生能從教師提問的過程中學習如何思考、分析、尋找問題的突破口。

比如,在《一次函數的應用》的教學中,有這樣一題:某市出租車的收費標準:不超過3km計費7元,3km以後按每千米2.4元計費(不足1km按1km計)。(1)寫出車費y(元)與路程x(km)之間的關係式;(2)小亮乘出租車出行,付費14.2元,你能算出乘車的路程嗎?

完成了第一小題後,教師作了如下的分析提問:

教師:在這題中,“小亮付費14.2元”可以轉化爲怎樣的數學條件?

學生:y=14.2

教師:那“乘車路程”在題中是用什麼字母表示的?

學生:x表示“乘車路程”,單位是千米。

教師:你觀察得很仔細!根據分析,題中條件和結論可以轉化爲怎樣的數學問題?

學生:已知y=14.2,求x的值。

在這裏教師提問的就是給學生以分析、解題的示範,學生在與教師互動的過程中學會了模仿教師的思路來解決類似問題,進而能獨立解決其他問題,提高了學習能力。

有效的課堂提問必須在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展開,教師在不同的情況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示範者、評論者、欣賞者也可以是顧問和朋友,而學生始終是課堂的主人。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讓學生在創設的特定問題情境中,學會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培養良好的問題意識。在主動、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智慧潛能如寶藏一樣被開採、被激發。所以,有效的課堂提問應該成爲師生交流、對話,共同發現、理解知識的重要途徑和必備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