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論文寫作>

淺談中小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

學問君 人氣:5.38K

學校德育工作,是培養責任意識作爲構建中小學生健康精神世界和弘揚民族精神的首要元素。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是教師的職責所在,是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因此,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對學校來說迫在眉睫。

淺談中小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

1、曉之以理,促成學生責任認知。不少學生認爲父母、師長對自己的關愛是義務,理所當然,而自己對待他們的態度全憑個人喜好與心情。這一觀念上的偏差往往導致他們以自我爲中心,我行我素,缺乏責任心。透過靈活的責任◇ 教育方式,豐富學生對責任的認識,加深學生對責任的理解,激發學生對責任的內驅力,提高學善 生對責任的識別、選擇、和履行,同時有效地提國 高學生的責任覺悟程度,端正學生主動承擔責任的態度,使學生責任行爲傾向優化,形成良好的責任體驗,從而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責任情感。

2、動之以情,透過自我感受產生責任感

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反覆訓斥, 而沒有真正讓學生去體驗、去感受,那麼學生是無法形成責任感的。所以,讓學生學會負責,首先要利用各種機會去豐富學生的自我感受。只有當學生有了真正的自我感受時,才能產生強烈的責任感。

3、導之以行,形成責任行爲體驗是學生責任心和責任感形成的基礎。要使學生理解並且意識到自己擔負的責任,就必須從細節體驗做起,從養成良好的日常學習、行爲、生活習慣體驗着手,也就是說養成良好的習慣就是責任行爲的最好體驗,良好習慣養成的過程也就是培養學生責任心和責任感的過程。學習、行爲、生活中的責任心和責任感不是掛在嘴上,而是體現爲具體的行動。

(1)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環境薰陶是教育者有目的的創設教育情境,對學生進行積極感化和薰陶,潛移默化培養受教育者責任感,其最大優勢是沒有明顯的教育痕跡,不喊口號,不貼標籤,體現一種滲透陛、具體性、深刻性,是真正的潤物細無聲的境界。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表現出高度的責任感,用自己的形象感染學生,透過各種形式的表彰來強化學生採取正確行爲後的成就感,從而讓學生自覺地樹立起對自己、對集體、對社會的責任意識。組織學生參加自己喜愛的各種興趣活動,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吸引學生,滿足學生表現自我的心理需求,增強學生做事能力及辦事信心,融洽師生感情,引導學生由活動本身的興趣轉移到對活動的樂趣,最後引導到對某一事物的志趣。

(2)讓孩子對自己的過失負責。讓孩子對自己的過失負責,決不意味着可以體罰、傷害孩子。那我們又該如何去對待孩子的過失呢?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過失不放。相反要去讚揚孩子們嘗試活動的努力與勇氣。如果孩子擁有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他們幾乎可以從所有的'過失中學到益處。孩子發生過失的時刻可以稱爲教育孩子的“關鍵時刻”。如果處理不當,孩子也許會毫不在意,根本意識不到自己應負的責任,或者過於恐懼而導致精神崩潰;如果處理得當,孩子可能會吃一塹長一智,由此走向成熟,成爲一個有責任感的現代人。自我教育就是自我認識、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評價的過程。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就要讓學生自己去意識到哪些是該去做的事情,哪些又是不該去做的事情,增強他們的是非感和責任感。

責任意識教育和學生責任意識的形成是一個長期而複雜的過程,但是,只要我們每所學校都將學生的責任意識培養納入德育工作的內容,狠抓落實,加強管理;只要我們每一位教師都將學生責任意識培養視爲己任,持之以恆,永不放棄。我們相信,學生的責任意識會不斷增強,學生的人格會不斷完善,我們的校園會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