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嘗試在化學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2.21W

在日常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對教材的人文教育素材深入挖掘,整體規劃,根據教學實際,找準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結合點,精心設計育人氛圍,讓人文教育“看得見,摸得着”,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具有實效。我認爲應從以下三方面進行着手:

嘗試在化學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論文

一、重視思想品質教育

要重視德育,應該樹立以“育人爲中心”的教育觀,即意識到教育的首要任務和根本目的是把人教育成“人”,把德育有機寓化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教學之中。

首先,要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世界觀是人們對生活在其中的整個世界以及人和世界關係的根本觀點、根本看法。人生觀是人們關於人生的根本觀點、根本看法。人究竟爲什麼活着,人活着有什麼意義和價值,怎樣生活纔有意義等,都是人生觀問題。它是在探討人與世界的關係中,思考人自身的問題,思考人對生活的態度問題。價值觀是指人們對事物(包括人的社會實踐行爲和活動)進行價值、認識和評價的標準。價值觀是由世界觀和人生觀決定的。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就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對中學生來說,進行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教育至關重要,應使中學生了解,僅僅學習科學知識還遠遠不夠,還必須要掌握世界發展的客觀規律,確立正確的價值觀,深刻理解人生的意義和目的,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進行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的教育,不能簡單的說教和灌輸,可利用當今社會上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例如,結合酒精和甲醇的內容可以聯繫屢屢發生的製售假酒導致甲醇中毒的案例,透過瞭解事實並討論,激起學生對製假者無恥行爲的憤慨,引導學生自覺地判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健全法律、道德意識。

其次,要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是人們對自己祖國的熱愛,是一種崇高的思想感情,一個人僅有淵博的知識沒有愛國精神是一個不合格的公民。一方面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化學史上,我們的祖先取得了許多輝煌成就,如造紙術、火藥的發明和運用推動了世界文明的進程;冶煉金屬和燒製瓷器也是我國古代重要的化學工藝,這些技術的發明也遠遠領先於世界各國。另一方面,也使學生知道我國現代化學工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從而把學習化學與自己的成才和祖國的前途聯繫起來,激發學生報效祖國的使命感,增強學習動力,促進學生情感的健康發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熱愛祖國的優良品質。

二、重視綜合性的實踐活動

應該重視實踐活動,透過綜合實踐活動和課外活動來達到人文素質養成的目的。人文教育不同於知識和能力的培養,知識可以透過教師的傳授獲得,也可以透過讀書、看報以及電視、網絡等資訊媒體來獲得;能力可以透過訓練或從工作經驗中獲得。而人文素質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身的感悟和周圍環境的薰陶,而不是靠灌輸。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耳濡目染,使學生的人生追求、價值取向和思想品格不知不覺地提高。實踐活動能最大限度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強探究和創新的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在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時,不能僅僅是一種形式上的聯繫實際,而要落到實處。教師要儘可能創造各種機會,組織參觀訪問、社會考察、實驗調查、模擬科學研究等綜合的多方位、多層次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僅開展假期階段性社會實踐活動,還要把社會實踐活動貫穿於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

例如,引導學生注意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中國是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目前處於經濟迅速發展階段,環保問題格外引人注目,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應結合空氣、水的污染和防治,水與人類的關係等教學內容,讓學生深入到生活實際中,進行調查和研究,滲透環保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強化學生保護自然、愛護環境、從自己做起的信念。

三、重視化學史教育

許多科學家無論在從事科研活動的過程中,還是對自己生死存亡的態度上,都表現出對人的'價值和人的理想的極大重視,對人文精神的執著追求。許多科學家的一生,在致力於科研活動的同時,處處重視人的價值,孜孜不倦的追求社會和諧發展,是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結合的楷模。因此,可以透過瞭解科學家的言行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

此外,在實驗教學中,鼓勵學生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勇於實踐、求異創新,培養事實求實、嚴肅認真敢於開拓的科學精神。在實踐中以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爲人文教育的核心,制定出具體可操作的人文教育的目標,改進教法,使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得益彰,有利於主體內化,把人文教育落到實處。

總之,不論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它們的最終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即有理智、有理想、有信念的人,關心社會、關心環境、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有科學文化知識和創造能力、德才兼備、身心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