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校藝術設計校企合作模式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1.24W

摘要:在當今社會中,人們對生活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對周圍物體的審美能力也有所提升,因此,作爲創造美的藝術設計行業越來越受歡迎,高校爲了向社會輸送更多的藝術設計人才,在藝術設計專業方面採取了校企合作模式。

高校藝術設計校企合作模式研究論文

關鍵詞: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高校培養人才的目標就是爲了使學生能在日後的社會崗位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校企合作成爲比較常見的培養人才模式,本文主要對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校企合作模式進行研究。

一、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校企合作背景

1.穩中有進的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模式起源於英國,它的內涵是學生透過在企業實踐一段時間,掌握專業技能,然後再回到學校學習理論知識,這種夾心式的教育模式還有個別稱,是“三明治”模式,但最後的效果是理想的,它使學生有效的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一起,能在畢業後的短時間內,投入工作,保證了應屆畢業生的工作效率1。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場景都離不開現代藝術設計,企業對於藝術專業的學生需求很大,將學校藝術設計教育與企業實踐相結合,有利於培養具有現代設計藝術理念的人才。在國外,校企合作模式在藝術設計專業的應用已經很廣泛。像德國的漢諾威應用科學大學,英國的伍爾弗漢普大學。美國的藝術設計學院,韓國的東亞大學等等高校,將藝術設計教育與企業實踐相結合,學生透過動手操作設計項目,有效的使理論知識落實到實際生活中,提高了學生的工作能力和專業素養,能很快的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有強勁的競爭力。國外校企合作模式給了國內很多高校關於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新的啓發,將這種促進藝術設計專業發展的模式引入到藝術設計教育中,顯而易見,對學生、學校與企業是共贏的。

2.國內藝術設計專業校企合作發展勢頭強勁

近年來,現代藝術設計成爲社會行業中,比較有優勢的一項,企業對於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也很大,爲此,學校爲了跟上社會的發展趨勢,對藝術專業的發展規模進行擴大,對藝術生人數進行擴招。在這樣的背景下,怎樣使校企合作效果最好,成爲相關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校企合作中,學校和企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分工明確,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使學生成爲真正有能力的人才,避免了以往學生空有理論知識,卻沒有實際操作能力的困局,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現狀,使藝術教育目標得以直接有效的實現2。

二、校企合作對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意義

1.校企合作推動“工學結合”,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現代社會就業難問題的根源就是,學生的實際能力與學歷不對等,造成學生高學歷、低能力的原因就是國內高校普遍採取的是封閉式教學模式,只是在學校教室這個固定的場所,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很好,但是在畢業之前,沒有機會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導致學生對於企業和將來要從事的行業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不利於學生就業。而校企合作就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它實現了“工學教學”,透過合作,學校可以將企業的真實項目引入到課堂中,也可以使學生轉移學習場地,去企業現場進行項目設計,這樣,使得學生有了實踐的機會,有了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和將靈感落實到現實中的契機3。

2.校企合作促進教學資源整合,共組教學團隊

教學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和教材、場地等資源,加強校企合作,教師和有豐富經驗的實訓教師,學校和企業學習場所,以及藝術設計理論知識與設計項目等資源都得到了有效整合,共同爲一個目標發揮作用,就是使學生成爲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才。使學生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企業,都有相應的教師來指導綜合實力的提升。

3.校企合作帶動共建互興,多方同惠

校企合作模式的運用,使參與方學校、學生、企業之間實現了共贏。對於學生來說,學校和企業共組的教學團隊和提供的教學資源,使學生在有限的求學生涯中,掌握一輩子的生存技能和理論知識,使他們即使作爲應屆生,也在行業內,有自己的競爭力。對學校來說,教書育人的目的已達到,還解決了學生就業難、高學歷、低能力的難題,長期以往,還會實現社會效益的目標。對企業來說,透過爲學生提供實踐的場所,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實力,收穫了不盡的無價之寶——學生的創意資源,使企業內的人力資源得到整體優化,構建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對於企業未來發展也是有益處的。

三、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1.“項目引入”模式

目前最常見的校企合作模式就是“項目引入”模式。學校將企業的真實項目引入到課堂中,同時企業派遣有經驗的專業人才到學校,和教師根據學生知識掌握能力和企業實際需求,共同制定教學計劃與教學管理,學生可以獨自完成或者選擇和別的同學進行合作,共同完成項目的設計,專業的實訓教師可以定期到學校,對學生的設計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對設計中的不足,提出完善的建議,對學生最後的設計成品進行科學的評價4。教師和實訓教師可以將公司的一個真實項目作爲競賽項目,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舉辦設計競賽時,要按照真實的流程走。學生充當設計師的角色,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是個人完成還是分組完成,而教師和實訓教師就擔任評委,共同考覈,學生將自己的靈感引入到設計中,實現了對教學內容的自主選擇,學生透過小組討論和教師的評價,不斷的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思考,會主動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這種自主性的學習,更加使學生的專業操作技能得以強化。這種模式要注意引入的項目和相關的理論知識教學是同步的,否則效果無效,這需要學校和企業進行提前溝通。

2.“訂單式”模式

“訂單式”模式,使學生的就業有了保障,可直接提高就業率。它的內涵就是學校和企業簽訂協議,協議內容就是企業爲學校提供實踐場所和實踐資源,學校將培養好的人才輸送給企業5。這種模式主要分爲兩種,其一是集中訓練營模式。企業將學生集中到一起,進行短期全天制培訓,培訓師將企業的設計技能與其他相關的方面灌輸給學生,使學生在短期內掌握這種能應對實際崗位的基本技能,從而在訓練結束後,能在企業實際的崗位上,使自己的設計技能和知識得到強化,逐漸遊刃有餘起來。根據學生在崗位上的表現情況,學校和企業在進行培養模式的完善。其二是師徒綜合培養模式。集中訓練營模式比較適合學校和大型設計企業的'合作,而在實際中,學校合作的企業規模、人才有限,爲學生提供的崗位也是有限的,所以學校可以增加和企業合作的數量,學生在這些企業中實習,更加考驗學生的綜合能力,而企業的設計師、管理者、學校的教師都會成爲學生學習生涯中的人生導師,最終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培養,成爲真正的人才。

3.校內“工作室制”模式

校內藝術設計工作室可以成爲校企合作的平臺。這種模式是模擬真實的社會工作場所,使學生提前扮演設計師的角色。企業將真實項目交給學校藝術設計工作室,分組後的學生透過和組員討論以及教師的指導確立設計方案,然後進行分工合作。“工作室制”模式以企業爲依託,使兩者的合作實現雙向效益。這種項目的選擇途徑可以透過依託企業或者其他途徑獲得設計項目6。學生透過參與設計,提前感受到工作崗位帶來的壓力和挑戰,能很快的適應這種工作模式,並且使自己的實踐能力得到鍛鍊和強化,對以後的崗位求職中,是有很大益處的。而企業直接以低成本完成了項目設計工作,實現了經濟效益。

4.“工學交替”模式

這種模式是將企業和學校兩種學習場所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理論知識與技能實踐中交替學習,培養學生達到最好效果的建議就是將企業的設計室建立在學校,或者由企業和校方出資,共同在學校建立校企合作的實訓基地。這樣企業可以節省一部分的工作場地租金,還可以以低成本獲得學生無盡的靈感設計作品,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消費成本,實現了很大的經濟效益,而學校則爲學生提供了便利的實踐場所,使學生的實訓更加真實。

四、結語

校企合作在我國的運用模式還不太成熟,國外的成功經驗可以借鑑,但也要考慮國內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實際情況,結合社會、法律、政策、文化等多種因素,逐漸對國內的校企合作進行完善,使它更加適合學生的未來發展,能使學生滿足社會企業對於藝術設計的高要求,成爲高綜合素質人才,真正解決國內就業難問題。

作者:代洪琴 單位:楚雄師範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