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新形勢下加強企業財務資訊管理的幾點思考

學問君 人氣:2.22W

[摘要]企業財務資訊管理技術是企業尤其是國有大中型企業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核心技術之一。文章結合石油石化企業實際,剖析財務資訊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論證企業財務資訊與會計資訊的異同與區別,提出加強財務資訊管理的基本思路與對策。

新形勢下加強企業財務資訊管理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資訊;對策

網絡技術的日新月異給企業經營管理拓展了新的空間,對資訊的獲取、處置和運用越來越成爲管理的核心技術之一。其作用在國內外一些品牌企業已得到了實踐的檢驗。數次敗陣的美國傳統企業,運用資訊技術的高科技優勢,在與日本及歐洲企業的搏殺中大獲全勝,使傳統企業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近上世紀末來,比爾·蓋茨提出了“數字神經系統”,就是以企業資訊全面計算機數字化爲基礎,以網絡系統爲載體,再加上全體員工的參與,達到對企業的管理就像一個人控制自己肢體一樣靈活、迅速、高效。從這樣的發展形勢看,雖然傳統的市場、資金、技術、人才仍然是競爭的重要因素,但最核心的還是資訊之間的競爭。誰在第一時間獲取資訊,誰能夠在第一時間完成對資訊的有效使用,誰就掌握了商業競爭的主動權和勝算率。企業尤其是石油石化企業,如何尋求突破,在流程規範化、管理精細化、決策資訊化的進程中透過資訊管理的提升,實現向資訊管理要效益的目標,成爲石油石化企業財務管理需要研究解決的一個新課題。

一、油田企業財務資訊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認識不足,工作不到位

主要表現在:沒有建立財務資訊管理組織機構,資訊管理制度建設滯後,大都是穿插於有關的財務制度、辦法的章節之中,淺淺一說,泛泛而談,沒有獨立成文,對財務資訊人才培養重視程度不夠,長期執行兼崗履職,財務資訊對基層部門不透明、不公示,對同級部門有保留,不共享。以成本資訊爲例,目前會計部門提供的僅僅是油田企業月、季、年的原油生產總成本、單位成本等資訊,但並沒有提供油田企業當月的固定成本、變動成本是多少,邊際貢獻是多少,毛利率是多少,油田開發的經濟成本是多少、決策的成本底線在什麼地方等與決策息息相關的資訊。

(二)誤將會計電算化視同爲財務管理資訊化

ERP的投入使用實現了會計電算化,減輕了會計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覈算效率,一些人就認爲等於建成了會計領域的“共產主義”,滿足了。還有人認爲,這就是財務管理資訊化。但事實上ERP只是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從業務的發生、入賬、審覈、分配到結算的會計賬務覈算功能,雖然也具備一定的管理功能,但在財務資訊方面上,遠沒有達到目標成本管理、責任會計制度的專業化水平,對一些常用的投資分析、趨勢分析、因素分析等管理技術也沒有納入其中。提供的資訊是有侷限的、有限的。另外,有的人還用ERP代替資訊管理,當需要資訊時,流行語就是“自己上ERP裏查”。且不說既費時費力和不夠專業化,而且容易造成財務資訊使用的不準確。工作中就有負責成本的同志去查閱稅務資訊,因稅務知識有限,出現稅款資訊使用錯誤,造成笑話。

(三)對會計資訊轉化爲財務資訊的能力不足

目前,管理會計、質量成本、系統工程等現代化的管理知識和技術在財務工作中得到了廣泛運用,對財務資訊的要求突破了傳統會計資訊的理念和意義。也就是說,在應對企業未來的管理中,不僅需要會計意義上的資產、成本、利潤等資訊,更需要資產評價、市場成本、投資決策相關的變動成本、現金流量和投入產出等反映企業未來管理的資訊。而目前恰恰就缺少這種能夠把會計資訊透過加工、整理、分析,由原來只反映過去歷史的死東西擴充爲反映企業未來活資訊的能力。

二、企業財務資訊與會計資訊的區別

企業財務資訊管理,是指企業爲提高決策水平和管理效率,運用現代資訊技術和管理手段,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財務資訊進行收集、整理、分析、預測和監督的活動。正確理解企業財務資訊管理的定義,劃分會計資訊與財務資訊的區別,對於開展財務資訊化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是從內容看,會計資訊主要指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及其附註。強調的是一種利用覈算技術取得資訊的過程。財務資訊則包括了會計資訊,並透過對以會計資訊爲主要“原料”的資源進行運算、分析、加工等方法取得一些新資訊。強調的是利用管理技術實施“原有+創新”的過程。

二是從作用看,會計資訊都是在歷史成本計價方式下取得的,其作用是客觀地反映在過去的經濟活動中價值量的變化,向投資人、債權人和管理者揭示已發生的財務情況和已取得的經營成果,屬於典型的“過去式”。財務資訊不僅採用了歷史成本計價法,還採取了其他的計價方法,如在對未來投資項目上採用了淨現值法,在進行市場預測中採用了變動成本法,在設備重新購置中採用了重置成本法。這是其一。其二,透過銷售保本點、現金流量、邊際貢獻、投資報酬率等指標分析,新增了反映企業未來發展的“預測資訊”。

三是從資訊表現形式看,會計資訊基本上是內部生成,透過貨幣計量,以“原生態”的數字形式提供給資訊使用者。財務資訊則不然,一是有相當多的資訊如管理計劃、市場預測、財務評價等多以文字形式提供給投資者、債權人和管理者。二是有相當多的資訊並不來源於企業內部,而是外部環境。如市場銷售、應收款項清欠等資訊,內部是不可能得到的。這也是會計資訊不能代替財務資訊的一個重要理由。

三、關於加強企業財務資訊管理的幾點思考

企業對財務資訊的管理,應當建立一座能把產品研發、物資採購、生產銷售等資源進行高度重組、融合、再分配的平臺,並以這個平臺爲載體,向企業的決策層、管理層和執行層分別提供不同層級的資訊,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向資訊管理要效益。

(一)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雖然近年來對財務資訊管理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認識,但由於長期以來形成的慣性思維,仍存在重覈算、輕管理的現象。因此,必須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一是明確CEO是財務資訊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對資訊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負責。CFO負責財務資訊工作的組織開展、軟件開發、網絡監控和人員培訓,並逐步實現資訊管理標準化、規範化和制度化;二是加強財務資訊管理的宣傳力度,普及財務資訊管理知識,糾正會計電算化就是財務資訊化的錯誤觀念,爲財務資訊化管理營造良好氛圍。

(二)建立專業化的組織機構、管理制度和人才培養

機構、制度和人才是實施管理的核心硬件,就如同開辦企業離不開資金、設備和技術一樣。要實現財務資訊的制度化管理、規範化運作,一是要成立專業化的管理機構,定崗定責,提高組織保證力度。二是把插入在財務管理制度中的'資訊管理規定、辦法提出來,重新整章建制,建立新型的財務資訊管理流程、規範和制度。三是積極開展人才培訓,掌握專業化資訊的管理手段、方法;同時,在崗位設定上,由兼職履責改爲專職化管理,最大限度地發揮資訊人員的才幹。

(三)會計覈算與財務管理職能分離,提升資訊收集、整理和處置的效率

從劃小覈算單位到油田“五單”管理,從會計手工覈算到ERP,我們的思維始終把會計覈算作爲推進實際工作的重點,而把管理作爲了口頭推進工作的重點。原因是什麼?除了觀念上的習慣,那就是一直沒有實行會計覈算與財務管理職能分離,用一個機構同時實現會計覈算和監督(管理)兩個職能,造成了“覈算不細,管理不精,資訊不暢,作用不高”的局面。如果不實行會計覈算與財務管理職能分離,就會嚴重影響對財務資訊的交流、使用和管理,因爲誰也無法保證在兼崗履責的情況下能讓資訊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的效果。事實也證明,美國的大企業能夠在傳統產業的市場競爭中打敗日本、歐洲等競爭對手,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實行了覈算與管理職能的分設,在資訊的收集、整理和處置中佔得了先機,從而獲得了市場競爭的主動權。

(四)加強資訊的集成化建設,提高管理效率和風險控制力

越來越多的企業失敗教訓表明,資訊不靈、管理效率低下、風險控制不力是造成企業經營失敗的三大元兇。但這三大元兇的形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所以,加強資訊的管理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項企業任重而道遠的基礎工作。一是將企業的生產、供應、銷售等資訊納入財務資訊管理系統,拓展資訊來源,豐富預測性財務資訊的內容;二是將預算管理、責任會計制度、變動成本法等現代管理技術融入會計電算化,增加財務資訊的科技含量;三是對資訊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處置實施流程化運作、標準化管理,消除資訊傳遞不規則、不規範和“孤島”現象,減少人爲差錯。總的目標就是達到“四個對”:即對每一次作業都能產生標準的量化;對每一項控制都能得到適時的結果;對每一條資訊都能得到及時使用;對每一項決策都能得到可靠的資訊作保證。從而起到強化內部控制、規避市場風險、化解財務危機和提高決策水平的功效,確保企業實現可持續良性發展。

(五)適度開展財務資訊內部公示,加強民主監督

監督是發揮資訊管理,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水平的一種好方式。但長期以來,由於財務資訊的特殊性,一些企業總是把財務資訊的內部公開當成臨時任務,走過場,履形式,公示的多半是一些隔靴搔癢的資訊,隱瞞職工羣衆真正關心的財務資訊。有的單位直接以保密爲由,搞暗箱操作,公示的是一些經過“技術處理”的資訊。這些行爲,不僅造成了企業職工對國有企業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得不到落實,也直接影響了職工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爲此,新《準則》對必須公開的財務資訊如職工勞動報酬、福利待遇、成本開支等提出了在規定的時間範圍,以一定的方式向職工公示的明確要求。筆者認爲,資訊的內部公示,是推進企業苦練內功的好方子。它不單單是提高了職工羣衆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更大的意義在於透過財務公開(如領導人的個人收入、職務消費;重大工程轉承包;大宗物資採購等),增加了透明度,加強了民主監督,消除了權力腐朽。這就使企業的管理者、經營者在這些資訊面前,沒有什麼投機取巧而言,也沒有多少空子可鑽,只能是面對現實,苦練內功,理性地行使職責權限,民主地管理企業,規範地進行重大事項的決策,做到“固化決策流程,嚴格規範操作,實現穿透管理”,向科學管理企業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