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音樂教育學學年論文

學問君 人氣:9.14K

導語:音樂教學不比其他科任老師輕鬆,只是相對來說要沒有那麼累。那麼,小編就在此與你分享音樂教育學學年論文,希望能夠幫助你!

音樂教育學學年論文

音樂教育學學年論文一

一、調整課程結構,加強音樂教育類課程

目前音樂教育的專業課程可分爲公共(通識)課程、專業課程、教師教育課程幾個部分,除了基礎的教育學、心理學之外,與學生教學實踐能力息息相關的音樂教育類課程主要集中在專業基礎(必修)課程或教師教育課程中,大多在本科三、四年級開設,大部分高校目前只開設了一門必修的音樂教育課程。隨着基礎音樂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將越來越意識到音樂教育課程的重要性,增加音樂教育課程必將成爲高師音樂教育專業改革的趨勢。然而怎樣科學地調整課程結構,增加適用的音樂教育課程呢?筆者認爲以下幾點是值得思索的:一是音樂教育課程在音樂教育專業各類課程中是否真正佔有核心地位,各音樂教育課程開設的時間是否貫穿於本專業大學四年的始終,該類課程是否真正受到教學管理人員、教師、學生的一致重視;二是音樂教育課程是否真正貫徹了“以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爲核心”的觀念,如果開設的音樂教育類課程僅僅是數的增加,那只是增加了學生的負擔。筆者建議可開設中小學音樂教材教法、中小學音樂課堂樂器演奏、中小學音樂課課例鑑賞等實用性課程;三是音樂教育課程是否能夠立足於本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目前許多音樂教育類課程主要借鑑了國外一些知名的音樂教育思想(如奧爾夫、達爾克羅茲、柯達伊等),然而基於本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教學方法卻幾乎沒有,學生只能運用國外的音樂教學法對我國民間音樂素材的音樂作品進行教學設計,有時候未免牽強附會,因此筆者認爲應該開設基於民族音樂文化的音樂教育課程。

二、改變教學模式,注重課程融合

高師音樂教育專業開設的專業課程大致可分爲音樂技能類課程、音樂理論類課程、音樂教育類課程,每一類課程對於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的建構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這些課程各自爲政、互不融合,那麼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這些課程只有協同作戰,才能達到1+1>2的效果。對於音樂技能課程來說,首先要使學生明白學習音樂技能課程的目的,是以舞臺表演爲目的還是以當教師爲目的,這個問題必須搞清楚。其次應培養學生的教師角色意識。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學習了技能技巧,還會主動思考如何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教學規律,如何解決學習過程中的難題,如何將學習所得運用於中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實踐。另外應開設一些與中小學音樂教學結合緊密的技能性課程,如自彈自唱、即興配奏、小型課堂樂器演奏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將學生的專業技能轉化爲中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能力。對於音樂理論課程來說,大部分學生都不夠重視,認爲理論學習枯燥無味,然而不僅音樂技能技巧的學習有賴於音樂理論的學習,而且從音樂教師需要的綜合素養來看,對音樂本體的分析還是對音樂相關文化的掌握,無不需要紮實的音樂理論根底,因此,首先要增加學生對理論學習的興趣,筆者建議可改變僅由教師講授的單一的教學方式,將理論課程學習中一些簡單的內容交由學生講解,教師加以引導和補充,這樣既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對於音樂教育類課程來說,要提高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絕不可能單打獨鬥,要和音樂技能課程、音樂理論課程協同作戰,要使學生認識到,只有將所學的音樂知識、音樂技能與音樂教育理論教學技巧聯繫起來,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此外音樂教育課程應改變教師單一說教的模式,開發各種實踐形式,如課例鑑賞、教案寫作、中小學音樂課情境模擬、微格教學、說課實踐等,只有讓學生親身體驗中小學音樂教學,才能提高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

三、增加實踐形式,拓寬實踐渠道

傳統的音樂教育專業實踐主要包括藝術實踐與教育實習,藝術實踐主要是對學生音樂技能方面的展示,教育實習主要包括中小學教學實習與實作,一般安排在音樂教育專業的第四學年,無論從實踐的形式還是渠道來看,對於培養學生音樂教學的實踐能力來說都遠遠不夠。筆者認爲要拓寬學生的實踐渠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增加學生課堂實踐的機會,這主要是指學生在專業課程的課堂中進行模仿式教學。以筆者長期執教的音樂教學論課程爲例,筆者不僅講授中小學音樂教學的理論知識,更開拓空間讓學生在課堂上模仿中小學音樂課進行教學,從教材分析到教案寫作再到課堂實踐,學生從模擬的環境中會使教學實踐能力得到提高。再如,基本樂理、和聲、曲式、中外音史等音樂理論類課程,每門課程都是中小學音樂教學所需要的知識,在這些課程的教學中,我們同樣可以讓學生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截取其中較爲簡單的內容,讓學生透過自行預習→上網收集資料→PPT課件展示的方式將教學內容講授給大家,教師進行引導與補充,這樣可以鍛鍊學生的文字歸納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理解教材的能力等,從另一個層面來說也是提高了學生的音樂教學實踐能力。而音樂技能類課程,如果適當開設一些技能類的大課,我們就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課堂實踐的機會,讓高年級同學在初始入學的大課中輔助教師進行教學,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無疑會得到提高。二是提供綜合性的藝術實踐活動。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藝術實踐活動多是單一的音樂技能的展示,如鋼琴、聲樂或其他器樂音樂會,筆者認爲可以開展綜合性的藝術實踐活動,如自彈自唱、即興配奏、合唱指揮等,這些都是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必備技能,將有利於學生中小學音樂教學能力的提高。三是建設教學實習基地。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教育實習一般在大四進行,當前的情況是集中實習少,分散實習多,實習時間短,不便於教師指導。筆者建議高校可以和當地的中小學進行長期合作,建立教學實習基地,將一至四年級的實習目的與任務分階段細化,學生可以分不同的階段在實習基地進行見習、實習,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同時也可以加強高校與中小學的聯繫,實現雙方互贏。

四、結語

關於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高,筆者以己之經驗提出了以上四點建議,僅是培養該專業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的一個較初略的框架,還需要許多細化的工作,才能將該專業的學生真正培養爲社會需要的應用性的複合型人才。

音樂教育學學年論文二

情感,它既是音樂審美感受的動力又是音樂教育目標之一。音樂教育應牢牢的把握住情感性原則,不時點燃學生的情感火花,使用其在情緒的勃發與激動中進入審美的聖 境,音樂審美活動是對審美對象得感知開始的,在審美感知中必須帶有情感因素。

托爾斯泰說:“音樂是人類情感的速記” 不同歌曲的節奏、旋律、力度、速度變化等都能夠給人帶來一種不同的感受,在音樂教學中透過讓學生完整的聽賞歌曲不僅可以消除學生因爲純粹學唱歌而殘生的厭倦心理,而且還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唱慾望,是學生能夠主動持久的投入到音樂學習中去。例如:歌曲《念故鄉》表現了一種孤獨、悲哀和思念家鄉的情緒。在教學中我並不過多的介紹歌曲的背景和特點而是直接讓學生聽賞歌曲,在欣賞中體會和感受歌曲情感和內涵,並和學生一起討論和分析作品的處理方法和表現手段。透過這種思路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還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積極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

首先是聽覺能力的培養。透過音調、音色、力度、時值等讓學生去感知和認識聲音,進而聽旋律、聽和聲、聽辨各種人聲和各種樂器的聲音,提高學生聽覺的選擇性和敏感性。其次是視覺能力與唱歌技巧的培養。在發聲練習、視唱中就初步要求學生神,一句鼓勵和誇獎的話語對學生來說都是鼓勵和欣賞,能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和積極性。我們要抓住每個契機,及時給予表揚。不管唱的標準如何,只要學生大膽參與,老師都應該給予鼓勵和表揚。評價語言要自然、真誠,用我們親切的評價語言去感染學生,去鼓勵學生。

三、積極培養學生科學的發聲方法的能力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樂器,一件能用不同語言表現音樂的奇妙的樂器。同學們要做到能正確的科學的發聲並利用好嗓音這件樂器表現音樂,首先要了解發聲原理。聲帶在氣體的衝擊下產生振動然後聲帶振動發出聲音,經過胸腔、咽腔、喉和口以及鼻腔和頭腔的共鳴來發出響亮和動聽的聲音。音質、音色以及演唱能力都是由共鳴腔體調節出來的結果。無論是“民族”唱法還是“美聲”唱法,只要是能唱出美妙動聽的歌聲就是好方法,切忌亂模仿,壓着嗓子唱歌,唱出一身的毛病。

三、積極培養學生的想像、思維能力

音樂和文字不同,文字表達明確的概念和具體的思想,而音樂則是透過人們的感知,使人們對作品所塑造的形象產生聯想、想像,引起共鳴來達到目的的。可見,音樂教學在發展學生的想像力方面的作用是獨特而明顯的。透過視唱、欣賞音樂,不但訓練、提高了學生的視覺、聽覺能力,而且,學生的大腦在隨着音樂緊張活動的同時,想像、記憶、

情感等心理活動也非常活躍,這些都有助於思維能力的培養。

例如我在音樂課上創設舞臺,展示自我,在設計“小小舞會”這一活動環節,放手讓學生盡情地唱、盡情地跳,把整堂課營造的喜悅氣氛推向最高潮,讓學生在無拘無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如在教唱《青春舞曲》時,我和同學們共同在優美動聽的音樂伴奏下跳起了新疆舞。再如,七年級新

教材中的《游擊隊歌》,教師也可以提示學生積極思考進行創編,用肢體語言把機智勇敢的游擊隊員表現出來,使學生在律動中充分感受創作的成功感。

四、積極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除了讓學生欣賞教材上的音樂作品,擴大音樂視野,提高音樂欣賞能力外,還可結合聽音練習,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教師可以從實際出發,採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如分別在風琴的中音區、高音區、低音區彈奏學生喜愛的樂曲片段,讓學生欣賞三種不同音區彈奏出的效果。還可以加深難度,提高要求。如教師可以採用合唱與表演相結合的方法給學生“講”音樂故事。這種練習充滿音樂情趣,適合學生口味,學生倍加喜歡,對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十分有利,併爲以後欣賞更深的音樂作品

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作爲新世紀的音樂教師,更應該有一套新的教學模式,即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也要有良好的文化知識;既要掌握素質

教育的理論和教育教學的方法,又要不斷的培養學生的能力使他們在感知,想像思維,科學的發聲法,情感教育、互動合作以及欣賞這幾方面不斷的提高並能有機聯繫在一起,這不斷的促進和提高學生的智力、技能、思維、和興趣,使他們在提高藝術修養的同時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