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校聲樂教育課程體系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2.08W

【摘要】隨着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進行,中國同周邊許多國家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俄國又是中國最大的鄰國之一,當今,中俄關系在世界佔有別具一格的地位,成爲國際舞臺上不可缺少的力量。中俄兩國高校的聲樂教育課程也因此朝着互相學習借鑑、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中國高校聲樂教育課程的安排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很多中國學生對聲樂的理論非常通達但缺少操作性。而俄國的聲樂教育課程安排更加註重的是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學生普遍缺乏對基本理論的掌握。所以,中俄兩國高校聲樂教育課程體系的安排有必要整合重組。

高校聲樂教育課程體系研究論文

【關鍵詞】中俄高校;聲樂教育;課程體系;比較研究

引言

中俄高校聲樂教育課程體系的安排都是建立在本國的基本教育方針之下,從本國的實際國情出發。中國作爲一個人口大國決定着聲樂教育的粗放型發展,俄國作爲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推動其聲樂教育課程體系的安排朝着小班型、精緻型方向發展。但又由於受中俄歷史關係的影響,當代中國和俄國聲樂教育課程體系也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本着以學生爲主,老師爲輔,培養學生在聲樂這一專業方面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中俄高校聲樂教育課程體系的安排值得我們去比較研究。

一、中俄高校聲樂教學異同

(一)中俄高校聲樂教學相同之處

中國與俄國在聲樂教學在基礎上是有相同之處的。首先,中國注重訓練,而俄國在聲樂訓練上也十分的努力刻苦。傳統上都認爲中國人是勤奮刻苦的,而外國人普遍是開放式教育,然而在聲樂教育學習方面,俄國與中國一樣,都注重勤奮刻苦地訓練。其次,中俄兩國在對學生進行培訓時也有相似之處,老師都會爲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練聲曲,在每節課之前學生都需要進行練聲培訓。在教學方面,無論是中國還是俄國,都很注重學生的才華,而且在對學生的教學中都能夠根據學生聲線的不同而展開相應的教學方法,這一做法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可伸展性和可塑性,使他們更加完美地展現出他們自己。而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對於學生的聲樂培養都是從小抓起,因爲他們認爲孩子在小的時候更容易接受一項新的事物,而且學起來也更加容易上手。

(二)中俄高校聲樂教學不同之處

首先,中國聲樂教育注重向學生源源不斷地灌輸理論知識,相比俄國實踐時間便相對少了一些。在這方面,中國學生雖然擁有了豐富的理論聲樂知識,但是由於缺少更多的練習,對每一首音樂的把握度都不如實踐多的學生。其次,在中國,老師都是將知識梳理成清晰的脈路再教給學生,這就會造成學生對老師的依賴心理。而俄國在聲樂教育方面則更加註重實踐。俄國聲樂課堂上,前半節課一般都會進行練聲訓練,老師會針對學生不同的聲色來爲每一位學生選擇不同的練聲曲,並會針對不同學生對他們進行特殊的培訓。而後半節課中學生就會配合着鋼琴伴奏來練習,學生在學聲樂的同時也會學習鋼琴等樂器來作爲聲樂學習的輔助,在這方面也與中國聲樂教學有所不同。總體上來講,中國聲樂教學與中國傳統教育方式相同,屬於立足於理論知識的學習,而俄國是更注重實踐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不斷地進步。中國與俄國聲樂教學方式各有千秋,在以後的發展過程中還應互相借鑑學習。

二、中俄高校聲樂教育課程現狀

(一)歷史原因

俄國音樂始終處於世界一流水平,可謂是音樂世界的一顆明珠,熠熠生輝。俄國的音樂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紀,它從對宗教音樂的吸收,改良,到創新,歷經好幾個世紀才累計瞭如今音樂貴族的名望。俄國著名的音樂家也爲如今的俄國音樂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那些優秀的音樂作品就像是散落的珍珠,煜煜生輝。相比俄國的音樂,中國的音樂一直停留在宮商角羽的階段,直到新文化運動中期,西方的音樂才傳入了中國,在中國流傳開來。

(二)教育現狀

俄國的高校教育追求的是精英式教育,學生一進校就從最基礎的音樂學起,致力於一些經典音樂的學習,針對這一階段習,學校還會專門開展一些研討會、歌劇比賽等項目,以此來鞏固學生的基礎,達到素質的提升。而中國高校教育往往以輸送大量的音樂人才爲目的,所以中國高校採取的是填鴨式教育,不管學生是否理解,是否吸收,老師的任務就是講,無形中壓制了學生天性的,影響其天分的發展。俄國的教育是從學生自身的學習需求出發,接受過教育的學生基本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動力,更明白自己需要爲此付出的努力。所以俄國接受聲樂教育的學生在升入大學後,不僅不會鬆懈,反而會有更多的時間思考,更多的時間做聲樂聯繫練習。而中國的學生從小接受的是應試性教育,父母一早就爲他們定下了學習的目標,所以他們能做的就是做題,做題,再做題。當他們一旦升入大學,離開了父母,就缺少了學習的目標和動力。一些大學生對待學習鬆懈不已,尤其是在音樂這種需要不斷學習,容不得一絲放鬆的學科上,放任的後果往往是對音樂不理解,無感情,只會技巧性地表演。從中俄音樂教育的不同可以發現,正因如此,從而造成了俄方越來越多的音樂人才流入社會,而中方卻是越來越多的音樂人才流失。

三、如何提高中國聲樂教育課程的教學質量

(一)教學方法應該刪繁就簡,做到不失經典又不繁雜枯燥

在對學生進行授課時,指導的老師應該明確一個觀點:“技術”是爲“藝術”服務的。老師在教學時應該着重強調學生對作品內涵的理解與把握,而不僅僅是學生完成作品的能力。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與分析能力纔是教導他們成爲一名優秀的`聲樂學生最重要的着力點。此外,老師在教學時使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也應該做到因材施教,不冗雜乏味,但同時要保留聲樂教育獨特的古典優雅。即在經典的教學方法上刪繁就簡,做出適合對應學生的創新改進。

(二)課程與實踐合理化結合,用課程爲實踐奠定基礎

在教育教學中最完美的教學模式就是能夠將實踐內容合理地課程化,將實踐與理論知識結合,相輔相成。老師們應該更多地注重於將學生放到室外的廣闊天地去練習,而不是隻在室內進行系統化的教學。理論知識學起來容易,但真正的吸收、理解、運用卻並不容易。理論知識強的學生走出琴房,不一定能把作品表現得淋漓盡致,沒有實踐經歷與情感支撐,表演自然會缺少張力。實踐經歷爲學生提供切身的體會,學生才能將自己感受到的這些情感與實踐經歷融入到表演的歌曲中,再用自己在理論課程中學到的專業技能加以詮釋,發揮更高水平,作品的表演也會上一個新臺階。

四、中俄高校聲樂教育課程的引進來與走出去

(一)引進來

一個國家發達或者不發達,衡量它的標準多種多樣。藝術就是其中之一,而聲樂這一藝術也能很好地體現一個國家的文化。在聲樂方面,俄國無疑是一個藝術大國,它就像一個先鋒人物,引領着後來者。而中國就像它的學生,在俄國聲樂藝術多方影響下,中國也開啓了自己的音樂之路。中國的聲樂雖說歷史很是悠久,但它的影響與成就遠遠趕不上俄國,但是我們也不能說我們的聲樂不好,只能說是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俄國對中國聲樂發展的影響,在抗戰時期可見一斑,當時中國有很多的愛國人士前往俄國進行學習,他們不光學習政治,還接受着聲樂知識教育,因爲他們認爲音樂更能深刻地影響人的精神,更能煥發人們心中激情。當然,他們的學習並非是照搬照抄,而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有選擇性地學習與引進。而這些人帶回來的理念、教育方式,對後來中國聲樂意義深遠,對其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對中國聲樂教育層次的上升也有着很大的影響。

(二)走出去

俄國的聲樂有民歌、詠歎調、浪漫曲之分,中國在唱法上同樣有美聲、通俗、民族之別。二者看似有差別,實際有着相同的作用。雖說中國在聲樂上學習了很多俄國的教育觀點,但中國的聲樂同時也對俄國也有着一定的影響。兩國相互取精去糟,不斷地從對方的身上汲取優點,從而調整本國的聲樂教育的相關課程。未來的中俄在聲樂教育這一方面,也會變得更加得具有國際範兒。

五、結束語

透過對中俄高校聲樂教育課程體系比較研究發現,中俄高校聲樂教學都有注重訓練等的相似之處,實踐程度不同是其差異之處,這是受到了兩國曆史原因和教育現狀等的影響。要想改進中國高校聲樂教育課程體系,就需要對教學方法刪繁就簡,將課程與實踐合理化結合。

參考文獻

[1]楊麗莉.中俄高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的比較研究[J].大家,2012(17):34-35.

[2]黨維波.中俄高校公共音樂欣賞課教育比較研究[J].藝術教育,2014(07):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