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職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

學問君 人氣:5.95K

數學文化是數學學科的獨特精神標識和寶貴精神財富,是數學學科得以在文化相互激盪的21世紀浪潮中站穩陣腳的根底,其所透射出來的是數學的靈魂。

高職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

【摘要】新課改對高職數學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文化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理念之一。透過融入文化滲透教育,能夠在發展學生數學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觀,讓學生感受數學文化之美。基於此,文章就數學文化的內涵出發,並以此爲基礎,提出了高職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的滲透途徑,以供相關讀者參考,力爭高職數學教學質量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關鍵詞】高職數學教學;數學文化;滲透策略

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元素,是人類發展和進步的產物,它在人類的思維發展和生活等各個方面都起着無法替代的作用。然而,高職數學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把重點放在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方面,忽略了文化的滲透教學,這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制約影響,高職數學教育逐步陷入困境,處於爲難的境地。鑑於此,新課程教學改革背景下,高職相關教育工作者,應在實施教學活動中,加強數學文化的傳播和數學思維、數學精神的滲透,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數學文化概述

數學文化,指的是數學思想、數學精神、數學方法、數學觀點,以及它們的形成與發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可以從直接和間接兩大方面對數學文化進行分析:直接的看,數學文化指的是學生在參與數學學習活動過程中所感受到的數學魅力。間接的看,數學文化即學生把自身所掌握的數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之中,從而使之與人的能力相結合,以達到增強學生數學情感的目的。

對於高職學生來說,他們更願意接受數學文化的間接意義,也就是說,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實踐過程中,倘若能夠使數學文化發揮其間接意義,那麼就能點燃學生對數學的情感火花,使學生在特色、個性化的教學活動中深入感受數學的內在魅力,愛上數學學科,提高學習效率,從而使其能夠成爲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二、高職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的滲透途徑

(一)以數學史的融入來提升高職學生的人文素養

數學文化是數學學科的獨特精神標識和寶貴精神財富,是數學學科得以在文化相互激盪的21世紀浪潮中站穩陣腳的根底,其所透射出來的是數學的靈魂。而對於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教師而言,他們是否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將直接影響到其駕馭課堂的能力,直接決定了其能夠給學生廣博的文化薰陶以及正確的數學觀。爲此,教師應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以數學史的融入爲突破口,透過舉例說明,進行數學與人文的融合,讓數學課堂不再枯燥,使學生切切實實認識到數學是一種具有廣泛應用的文化。

如:在教授“微積分基本概念極限”時,就可以以莊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作爲極限的引例,向學生描述一個潛無限的變化過程,最終的歸宿爲0。再如:在講解“無窮小量”時,教師可以借用第二次數學危機的實例作爲引用,告訴學生這次危機的產生是由“無窮小”而引發的,直到後來柯西創立極限理論,才徹底反駁了貝克萊大主教對牛頓“無窮小量”說法的質疑,克服了危機。

(二)以數學之美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美好的事物更能感染和觸動學生的情感,進而達到有效的教育目的。在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的特點,在教授知識、啓發智慧、發展能力的同時,不失時機地藉助精美的數學內容片段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讓學生學會從藝術與思維的`角度加以欣賞,並從中獲得感情的共鳴和思維的啓迪。

然而,由於受到學生文化素養、個人知識基礎以及經歷的侷限,他們即使對數學中某一事物和數學的聯繫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也難以感悟當中的數學美。只有從文化視野對數學情感進行挖掘,才能更好地向學生揭示數學的魅力。例如:在講解“定積分的應用”時,教師可以列舉如下問題:有雙曲線的部分繞旋轉一週所得到的旋轉曲面爲喇叭,我們可以利用積分法證明這個喇叭面所圍成的體積是有限的,而它的表面積卻是無限的。雖然這個證明方法與直觀證明完全不同,但是卻足以讓人信服,學生在當中也能深入體會數學別樣的美。

(三)以數學文化思想培育學生素質和能力

結合高職數學課程設定來看,其教學教育模式主要是定理、定義、例題、證明、推導等。由於高職院校的授課模式侷限性較大,授課內容也缺乏一定的系統性,使得數學課程教學難以取得較好的效果,學生也難以在此過程中認識數學的本質。爲了解決當前數學課程設定以及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與應用知識能力,必須要深入理解數學文化,學生才能認識到數學的本質不再於公式、定理,而在於其所蘊含的思想。爲此,教師可以盡心跟數學文化與課堂教學內容的融合,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追求數學真理,積極探索與發現。

結語

綜上所述,教育改革深入推進的今天,面對挑戰與機遇並存的大環境,高職院校數學教學能否趕上時代的列車,已成了有關教學工作者的重要課題。爲適應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潮流,相關教學工作者,只有立足數學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緊密結合實際,從學科教學優勢出發,注重優勢互補,深入推進教育改革,才能達到促進高職院校數學教學質量提升的目的,才能爲社會輸送更多的素質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杰.滲透數學文化完善高職數學教育功能的探索[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2]陳業勤,譚靜,劉嘉.高職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的融入探索與實踐[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09期.

[3]楊凡,孫維偉.融入數學文化的高職數學教學新視角[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0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