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探討旅遊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學問君 人氣:1.25W
探討旅遊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摘要: 概述了我國高等院校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現狀,並在客觀分析了當前我國旅遊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從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人才培養方案確立、人才培養途徑選擇、人才養效果評估及反饋與調整等5個方面構建旅遊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路。

關鍵詞: 旅遊教育;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一、我國高等院校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研究概述
(一)培養目標定位
     對於旅遊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羅茲等[1]認爲應注意以下2點:(1)側重理論和側重操作都未免失之偏頗;(2)不宜定位於爲旅遊行業培養輸送“進階”管理人才。趙鵬等[2]認爲應定位於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課程設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要充分體現旅遊管理專業的應用性特點,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
(二)課程體系的設定
    爲實現旅遊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保證旅遊管理專業畢業生具備學習型知識結構、適應型能力結構和綜合型素質結構,徐剛等[3]認爲必須建立以公共基礎課、管理學、經濟學、業務技能和實踐性教學爲課程模組的課程體系。田喜洲[4]認爲旅遊管理課程體系應由素質教育課程羣、專業基礎教育課程羣、專業發展教育課程羣三大模組有機結合而的,其中素質教育課程羣佔總課時的50%,專業基礎教育課程羣劃分爲管理學基礎課和旅遊學基礎課兩大課程組,佔總課時的40%,專業發展教育課程羣可分爲飯店管理課程組、旅行社管理課程組和旅遊規劃課程組三類,佔總課時的10%。羅茲柏等[1]認爲以一種新的視角將本專業的課程體系分爲專業主幹課、素質技能課和相關知識課三大系列來設計。何建偉[5]強調在課程體系的設計上要創新,課程設定的類別除了工具課、基礎課、專業課、實踐課之外,還要有非專業的拓展課。劉文江等[6]認爲教學、實踐、科研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是比較合適的,即以教學爲核心基礎,以技能培訓爲實踐推動環節,以科研探索爲發展導向的教學-實踐-科研一體化,要以素質教育爲依據進行課程設定。
(三)實踐教學
    楊得福[7]闡述了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李淼焱[8]對於如何制定實習計劃,安排實踐教學給出自己的建議。王偉偉[9]認爲要保證實踐教學的有效實施,就應科學設計課程體系,要調整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比例,增強實踐教學學時,形成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習規律,並注重分階段實習內容的不同,尤其注意習時間與旅遊業淡旺季的致性。羅茲柏等[1]概括了旅遊管理專業實踐環節的4種類型:(1)模擬操作實習;(2)現場操作實習;(3)觀摩性實習(見習);(4)考察性實習。黃明超等[10]對高校校外實習的有效管理模式進行了探討。
(四)人才培養模式
    田喜洲[4]認爲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是人才培養模式的落腳點。徐剛等[3]認爲由於我國高等教育的教學模式正在經歷從“知識傳授型”教育轉變過渡到“能力訓練型”教育,最終發展成爲“素質培養型”教育,因此,旅遊管理的教育模式必須協調和平衡知識、能力和素質之間的關係,同時,建立校企結合辦學模式。張建春等[11]認爲高等學校旅遊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思路應是厚基礎、高素質、寬口徑、一專多能。

二、我國旅遊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投入不足
     旅遊管理專業屬於工商管理學科下面的二級學科,管理學科給人印象是不需要太多的投入,而旅遊管專業由於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在衆多模擬實驗室的建設上需要較大的投入,另外旅遊管理這個專業又比較年輕,往往不是各個學校的優勢學科,很難引起學校領導的重視,因此各學校的旅遊管理專業都面臨着不同程度上的投入不足的問題。
(二)師資隊伍不精
    目前各高校旅遊管理專業的教師“半路出家”者居多,學科背景的制約很難使他們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學科帶頭人。近年來補充進入教師隊伍的旅遊管理專業的畢業生普遍學歷層次不高,碩士以上學歷佔的比例較小,再加上教師普遍缺乏旅遊崗位實踐的經驗,從而嚴重製約着旅遊管理專業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課程設定混亂,教學內容滯後
    我國旅遊院校或旅遊專業大多數是由其他專業、學科轉向而來,如歷史專業、地理專業、森林動物保護專業等。這些院校由於缺乏師資,往往根據學校本身的性質和原有專業的特長進行課程設定,而並沒有根據企業和學生就業的需要進行設定。另外,由於教師自身缺乏旅遊管理方面的理論素養和實踐,導致各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基本上侷限於有限的幾本教材上,教師往往還會結合自己原有的專業背景和基礎、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對教學內容進旅遊企業的實際需要有較大的偏差。
(四)旅遊科研力量薄弱,學術研究水平偏低
     旅遊管理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到目前爲止其自身的學科體系仍然很不成熟。高校旅遊專業教師科研工作難以得到資助,旅遊課題的申報較爲困難,申報成功的也大都是一些科研經費少的小課題,大課題難得一見。另外國內高質量的旅遊學術期刊也太少,學術交流活動也不活躍,以上種種情況都導致我國高校的旅遊科研力量薄弱,學術研究水平偏低,從而自然也束縛了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
(五)教學方法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