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合作學習策略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學問君 人氣:9.42K

論文關鍵詞: 合作學習策略 高職教學 應用研究

淺談合作學習策略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論文摘 要: 合作學習,是一種實用性強、參與性大的教學策略。將合作學習的理念引入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有利於對高職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進一步培養。本文以合作學習的理論爲基礎,結合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特點和現狀,重點闡述了合作學習策略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教學環節中的應用,爲高職院校開展英語合作學習提供了借鑑和參考。 
  
  一、引言
  隨着當今世界各國交流的日益頻繁,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
  長期以來,在我國的高職院校英語課堂裏傳統教學模式仍然占主導地位,課堂教學是以講授英語知識爲中心,教師很少顧及學生的個人語言需求、學習風格和學習策略,忽視對學生語言行爲和實際交際能力的訓練,特別是英語聽、說、讀、寫四方面基本語言實踐能力的培養。課堂基本是“滿堂灌”,學生處於被動接受地位,實踐機會很少,這就制約了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
  隨着高職的蓬勃發展,高職院校不斷擴招,許多高職院校的英語課堂不得不採用大班教學的形式,班級大,課時少,教師教學任務重。許多教師疲於應付英語過級的壓力及維護正常教學秩序,難以組織課堂活動,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同時,同步的課堂教學節奏無法照顧到學生之間的英語水平差異,使很多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再加上高職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英語學習動力不足,這就給高職英語教學帶來了更加嚴峻的挑戰。這些現實原因,使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處於一種低效的狀態。
  (二)高職英語教學實施合作學習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針對以上傳統教學觀念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延續,日益擴大的高職教育規模,以及高職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的現狀,新的高職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發展聽、說、讀、寫、譯的綜合語言技能”。這一課程改革要求學生自主探索、主動獲取,進行合作學習。新的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合作學習這種教學理論和模式,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有利於和諧合作型師生關係的建立,使班級成爲真正的集體,同時也充分體現英語了教學活動的靈活性。另外,高職院校的學生在英語學習成績上不如普通高校的學生。因此,他們需要藉助同伴的力量,需要合作的智慧和體驗,這就決定了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二、合作學習的概念及理論基礎
  (一)概念的提出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又稱爲協作學習或共同學習,是目前世界上廣泛使用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之一。它是由美國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倡導並實施的,並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其研究的代表人物約翰遜兄弟(Roger son & David ,1987)是這樣定義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種正的相互依賴的關係,包括學生個人的責任感、學生處理人際關係的技能、面對面的交流以及對整個合作過程的能力。小組成員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共同努力學會教師每堂課安排的內容,並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而我者王坦(2002:68-72)在《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一書中給出的定義爲: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在異質小組中互助合作,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並以小組的總體成績爲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它是以合作小組爲基本形式,系統地利用教學中各種因素之間的互動,以合作學習小組的成績作爲評價標準,促進全體學生共同合作達到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方式。
  合作學習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策略,透過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課堂學習和語言輸入產生積極的影響,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互相學習和對自己的學習行爲負責任的環境,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透過合作學習,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技能和知識,而且能提高處事能力、合作能力等,從而進一步增強其綜合能力。
  (二)理論基礎
  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的應用有其學、凝聚力理論、語言交際功能及建構主義的理論基礎。
  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主要是認知心。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提出了“最近發展區”:人的現有知識技能水平與經過他人協助後可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異,即在這兩個行爲水平之間構成了一個區域,在這個區域之間有若干程度的行爲水平,這個區域就是最近發展區。運用“區”來說明人的學習與發展之間的關係,意味着不是把發展看成刻度尺上的一個點,而是看成人成熟的行爲和程度的一個連續體,體現發展過程;把區域描述成“最近的”,是想表達這個區域被即將要成熟的行爲所限制,也就是指向以後某時最先出現、最先達到的那種行爲(王冬凌,2003:236)。合作學習就正是發生在“最近發展區”內的一種教學策略,它爲學生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平臺。
  合作學習的另一理論是社會凝聚力理論。該理論對合作學習影響最大。這一理論認爲,學生在學習上相互幫助、相互支援,其動機是他們相互關心並希望彼此都能獲得成功。在小組活動中,學生會從集體工作過程中體會到羣體的凝聚力。
  根據語言交際理論,口頭交際活動在課堂教學環節中是十分必要的。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學生的英語交際環境大多是課堂上,如果教師或個別同學佔用過多的課堂時間,學生的練習機會勢必會減少。合作活動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因爲合作活動使更多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來參與和討論所學習的內容。
  建構主義的教學理念要求以學生爲中心,注意在學習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合作精神。而合作學習爲這種能力的形成和培養提供了環境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