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如何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論文

學問君 人氣:2.71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論文吧,藉助論文可以有效訓練我們運用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的能力。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如何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何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論文

一、領會意圖,把握目標,活用教材:有效課堂的前提

數學教材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資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依據。教師應認真研讀教材,精讀教材,瞭解特點,把握教學目標,靈活利用教材資源,讓學生經歷、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如果教師只是對着教材講一遍,學生對着教材看一遍、做一遍,教材上有什麼就教什麼、怎樣安排就怎樣教,在教學中缺乏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和班級學生的學習實際對教材靈活使用的意識,教學效果肯定會受影響。

我們應該明確教材只是一種承載知識的文字體現、一種導向,它不能也不可能適合全部學校、全部教師、全部學生,它要靠我們的教師根據當地當時的實際,在把握教材特點的基礎上,靈活地使用,合理地挖掘教學資源,創造性地組織課堂教學,對教材進行學習加工,使“教材”進到“學材”,讓教材本身所承載着的數學意識、數學思想、數學方法、數學情感等功能釋放出來,這樣才能使數學課堂教學充滿色彩和活力。

二、創設實效性的教學情境:有效課堂的關鍵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爲學習環境中的情境必須有利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情境的創設其實用不着非常複雜,但一定要有實效,能引起學生思維的衝突,能激活學生探究的慾望,有利於反映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有利於促進學生進行思維聯想,有利於學生對知識進行重組和改造。因此,要創設有利於學生開展有效學習的教學情境。

例如數學“小數的性質”時,在“比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之前,先出示3個1,提問:“這3個1相等嗎?”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後,把數字又改成1、10、100,再一次提問:“這3個數還相等嗎?”得到否定的回答後,讓學生思考:“怎樣才能使它們相等呢?”這時,學生的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他們積極思考,想出了很多答案:1米=10分米=100釐米,1分米=10釐米=100毫米,1元=10角=100分。

接着老師追問“1分米=10釐米=100毫米這一組數,能不能改成用米作單位的數”,順利地引入例題,這樣教學,學生對於小數的性質就能理解得更深刻、透徹。

三、開展豐富的課堂活動:有效課堂的主線

活動是認識的源泉,又是思維發展的基礎,只有透過活動才能引起學生認識的發展,形成富有個性的品質。在小學階段,教師應注重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取知識,在活動中培養能力。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數學學習不是單純的知識的接受,而是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做中學,積極參加實踐活動,是數學改革的發展趨勢。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索、在活動中發現、在活動中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有位老師的做法值得大家參考,在教學“認識人民幣”時,當教到“一元錢可以買哪幾樣東西”這一環節時,沒有“以人爲本”,而是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將這一環節設計爲一個數學活動情境:教師準備了許多價值不等的小物品,讓學生分組模擬小商店,有的叫“開心商店”,有的叫“小精靈商店”等等,讓學生拿出自己事先準備好的一元錢,到商店購物,讓學生身臨其境,真買真賣,好像在超市或商店一樣,然後讓學生介紹一下他們購買的情況。在這個活動中,學生個個爭先恐後,親身感受到了人民幣的價值以及數學活動的快樂,同時也使學生在活動中加深了對人民幣的認識和理解。

四、精心設計作業練習:有效課堂的保證

作業是學生學好一門學科不可缺少的實踐性活動,它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透過一定量的作業,可以使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促進學生思維和身心和諧發展。尤其是數學更需要學生用作業來強化知識。

在內容要求方面:1.作業練習必須與課程所講的內容密切聯繫,做到有針對性,能夠突出課堂內容的重難點。讓學生體會到課堂學的知識是有用的,讓學生願練,這樣才能產生樂學的情感,才能由被動苦練變爲主動樂練。比如在學了“數的整除”後,針對着重解決概念問題,我設計的題目是:“一個分數的分子是偶數中的質數,分母是奇數中最小的合數,這個分數是()。”2.家庭作業必須在課堂作業的基礎上合理拓展,力求做到讓學生滿足,讓他們“能跑的跑,能飛的飛,要幫的幫一把”。3.爲了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作業設計要擺脫機械重複、枯燥乏味、煩瑣的死記硬背和無思維價值的練習,要透過趣味性作業的設計,讓學生能自覺地完成作業。4.作業練習要達到訓練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5.作業練習要克服封閉性,追求探索性與開放性。如“開放性作業”能讓學生在多種解法或多種答案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留給學生創新、發現的餘地,並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廣泛獲取數學資訊,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培養學生多樣化的解題策略,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例如“(8-□)×□=8”,□裏的數不確定,能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創新。

只要我們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中勇於思考、敢於創新、大膽實踐,擁有了新課程下“有效教學”的理念,把研究教材與教學實踐相結合,不斷積累和掌握有效教學的策略,就會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爲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學生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最終實現學生在數學上全面、健康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