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地理實驗在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學問君 人氣:2.94W

一、地理實驗設計的基本要求

地理實驗在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1實驗應具有典型性

教師對實驗的內容要選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地理性要強。要設計一些不會干擾正確概念形成的實驗,使學生對地理現象和地理過程具有深刻的印象,防止由於實驗的不典型而造成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產生負遷移。

2實驗應具有簡易性

實驗的設計要從實際出發,提倡用簡易而效能好的器材做實驗,難度不宜過大,不能爲了做實驗而設計一些複雜的實驗,以免弄巧成拙。

3實驗應具有啓發性

實驗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種重要手段,是進行直觀教學提供感性認識的一種方式,是發展學生科學思維的一種方法,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一條基本途徑。這就要求教師設計的實驗具有啓發性,並在實驗過程的分析以及實驗結論的得出中進行啓發性的提問,引導啓發學生得出實驗結論。

二、實驗法的幾種類型及應用

1演示實驗法

指利用地理實驗器材,採用演示手段,使學生獲得地理事物感性認識的一種方法。例如,在教學高中地理 “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三)物體水平運動的方向產生偏向”這部分內容時,設計以下演示實驗,並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從而得出實驗結論。

實驗器材:地球儀一個;紅墨水、藍墨水各一瓶。

實驗過程: ① 當地球儀靜止時,在北半球從高緯度地區、南半球從低緯度地區各滴一滴紅墨水,讓學生觀察紅墨水的軌跡; ② 轉動地球儀 (自西向東),在同樣地點滴一滴藍墨水,讓學生觀察藍墨水的軌跡。

實驗現象:紅墨水和藍墨水的軌跡不同,並且,北半球上的藍墨水軌跡在紅墨水軌跡的右側 (沿墨水流向看),南半球上的藍墨水軌跡在紅墨水軌跡的左側。

實驗結論:地球上作水平運動的物體會產生偏向 (赤道上除外),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遷移運用:演示實驗結束後,教師再說明運動中的氣流、洋流和河流都會產生偏向。並提問以下三個問題,以加強理論聯繫實際,加深對偏向的理解。

① 在北半球向東流的河流主流會向哪一岸偏 ?(不考慮其它因素的影響應向南岸偏)

② 開始向東流的氣流會偏轉成什麼方向 ?(北半球爲東南方向,南半球爲東北方向,赤道上不偏向)。

③ 南半球向北流的洋流會向什麼方向偏轉 ?(西北)

2想象實驗法

指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欲透過實驗使學生掌握某一地理過程或現象,但由於各方面條件的限制,無法進行演示實驗時,教師只創設實驗情景 (語言情景),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探究學習,從而獲得地理知識的一種方法。例如,高中地理“大氣的組成”中,許多學生對“空氣中的水汽和固體塵埃是成雲致雨的必要條件”難以理解。教學時,可創設以下實驗情景,讓學生透過想象、探究,從而理解該結論:

實驗情景:取一個容積爲 1立方米的容器,將它裝滿30 ℃ 純淨的飽和空氣後密封起來,接着把它的溫度由 30 ℃ 降到 10 ℃ ,然後再給裏面加入一些雜質。

問題情景: ① 以上實驗過程中,溫度由 30 ℃ 降到 10 ℃ ,將會發生什麼現象 ? ② 再給裏面加入一些雜質,結果又會怎樣呢 ?

實驗結論:空氣中的水汽和固體雜質是成雲致雨的必要條件。

3類比實驗法

指藉助其他學科已演示過的實驗,類比引出新的地理實驗情景,進而引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一種方法。例如,高中地理 “大氣的降水”中,教學“水汽的凝結”這部分內容時,可先引導學生回憶在化學課中演示過的比較熟悉的“溶解”實驗,由此邊講實驗,邊類比討論:

由飽和溶液類比引出飽和空氣;由溶解度與溫度的關係,類比推出,空氣能容納的水汽量與溫度的關係;由過飽和溶液引出過飽和空氣的概念;根據由飽和溶液變成過飽和溶液的途徑,類比推出由飽和空氣變成過飽和空氣的'兩種方式。實驗設計如下:

實驗情景:

問題情景: ① 溶解度與溫度的關係怎樣 ?(一般地說,溶解度隨溶液溫度的增高而增大)

② 空氣能容納的水汽量與溫度的關係如何 ?(氣溫愈高,空氣能容納的水汽量就愈多;反之愈少)。

③ 可用什麼方法,使 NaCl溶液達到過飽和狀態?(冷卻;增加NaC1)

④ 透過哪些方式,可使空氣達到過飽和狀態 ?並指出在自然界中,促使空氣達到過飽和,以什麼方式爲主?(上升冷卻、增加水汽;上升冷卻)

遷移運用:舉例說明常見的水汽凝結現象。

4模擬實驗法

指用計算技術模擬演示地理現象或地理過程,使學生直觀獲得地理知識的一種方法。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許多地理現象和規律,超出了學生的生活感知範圍,是學生學習上的障礙和教學上的難點,如太陽直射點在地球上的週年變化規律,則可以運用多媒體制作而成的三維模擬動畫,實現虛實、遠近、快慢的轉換,引導學生進行多元化的觀察。

對於許多學生無法感知的遙遠地理環境,如天體系統、天體運動等,以及許多難以觀察的大尺度地理環境和現象,如大氣運動、水循環、洋流運動等,則可以透過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立體、直觀地模擬出來。

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發生、發展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如地殼運動、生態平衡等,也可以透過多媒體技術模擬過去的情境和將來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