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概念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學問君 人氣:2.69W

摘要:地理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和區域性,由地理要素以及人文要素構成,地理知識複雜、不易理解,而概念圖的應用有助於教學內容的理解,不僅能提升教學質量,還能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地理學習方法。本文先對概念圖進行概述,然後分析了概念圖的具體應用。

概念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關鍵詞:概念圖 高中地理 應用研究

隨着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教師以及教學活動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確指出了教師應創新教育理念,優化教學手段。而概念圖作爲層級結構圖,可直觀反映各種概念,並可清晰表明各種關係,有助於學生的理解記憶。

一、概念圖概述

(一)內涵

概念圖屬於一種學習工具,可將概念知識以及邏輯關係轉變成圖解,人們可藉助科學命題來認識不同概念、摸清各種關聯,透過案例進一步理解各種概念,最終構建科學的空間網絡結構圖。因此,在教學中應用概念圖,在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同時,還能提升他們的交流表達能力。

(二)優點

1.直觀性。概念圖可將概念知識透過網絡結構的形式展現給學習者,便於邏輯關係的理論與知識記憶,並可深入認識概念知識。由此可知,圖視化是概念圖的主要表達形式,有利於交流活動的正常開展。

2.鮮明性。概念圖生動形象,不僅配有文字,還輔以圖片。透過概念圖,可明確概念中的所有知識點,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更加直觀的認識,有利於概念的進一步理解。

3.系統性。在藉助概念圖講解某一概念時,可拓展出多個子概念,它們之間呈現多種關係,由此可知,概念圖具有層次性。以此爲基礎,可全面展現某一命題,進而讓學習者深入理解這一概念,增強學習能力,體現知識的系統性。

二、概念圖的具體應用

(一)在新知識講解中的應用

1.聯想。聯想與新知識存在緊密關聯的知識,並透過概念圖完成組織和表徵,鞏固舊知識,同時,還應以組織者的身份進行合理組織,爲新知識的學習奠定一定的.基礎。例如,在學習“農業區位因素與農業地域類型”這節內容時,爲分析美國商品穀物農業商品率增長的具體原因,可幫助學生回憶原有知識,這是因爲在中學階段,曾經學習過一些美國知識,可以以此來編制先行概念圖。

2.預習。預習作爲學習新知識的良好習慣,不僅可幫助學生理解課堂教學內容,還能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然而,在實際預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目的不明確、過於形式化等問題。如若採用概念圖教學模式,學生能在預習階段明確地理新概念,進而明確預習目的,養成正確的預習習慣。

3.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作爲新知識講解中的關鍵步驟,教師應爲學生預留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和探究,同時,還應從旁指導,幫助學生在新舊地理知識之間構建關聯。

4.討論。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的腦海中會萌發出許多問題,爲有效解決學生們的疑問,可以開展適當的討論活動,這樣既可改善教學氛圍,也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鍛鍊表達能力,最終解決問題。而概念圖教學的內容豐富,它不僅提倡討論,且討論範圍廣泛,便於分享與交流。

5.建構。待學生形成初步理解後,教師應選擇適當的時機引出概念圖,指導學生結合新知識繪製概念圖。在概念圖的繪製過程中,教師除了要要求學生重新建構與表達知識結構,還應在舊知識網絡中有效融入新知識,使各個概念中重新形成聯繫,進而形成意義建構。

6.評估。在意義建構中,因學生個體差異,理解程度存在較大的差別,雖然個人建構是決定事物意義的主要因素,然而地理知識並不是絕對的,尤其是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應正確、深入理解真理的絕對性。因此,教師應正確評價學生的建構行爲,肯定表現良好者,指出理解錯誤學生的問題,透過反饋,不斷增強學生的反思能力,提高認知水平。7.鞏固。改進概念圖,同時進行有效的練習,這不僅能鞏固新知識,還能增強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避免概念形式化。

(二)在複習中的應用

在複習活動中應用概念圖,主要包含確定複習專題、回憶概念、繪製概念圖、評估並改進、鞏固。

1.確定複習專題。結合教材內容與教學重難點,合理選擇複習專題,進而確定複習專題。

2.回憶概念。找出與之存在關聯的概念。如人口數量與城市發展、人口老齡化,公路、水運、鐵路等,這不僅有利於概念區分,還可加深記憶。

3.繪製概念圖。明確各個概念之間的內在關聯,繪製清晰的概念圖。

4.評估並改進。綜合評估概念圖,注重學生的個人評價與自我反思,不斷改進概念圖。

5.鞏固。合理挑選適當例題進行鞏固記憶。

三、結語

高中地理知識複雜且抽象,傳統的教學手段並不利於學生的理解記憶。在新課改這個大環境下,教育理念和教學手段均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概念圖教學作爲一種現代教學手段,可顯著刺激學生的地理學習慾望,同時便於知識體系的構建。

參考文獻

[1]鄒紅毅.概念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城市地理,2014(22):184-184.

[2]羅華明.概念圖:地理教學的“抓手”———以“氣候”專題爲例[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版),2013(10):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