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範文

學問君 人氣:5.29K

內容摘要:曾經,各地“村小”林立,教師緊缺。小學音樂課作爲“副科”,更是缺少專業教師,死板的教唱直接導致課堂枯燥無味,小學生對音樂課毫無興趣。如今,資訊化的普及率上升,專業教師人數增長。我們應該改變目前的這種教學形式,在音樂教學中融合運用現代資訊技術,大力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範文

關鍵詞:音樂;資訊化;多媒體;變革;融合;創新

音樂是世界的語言,它能引發心靈的共鳴,陶冶大衆的情操。生活中到處充滿音樂,大衆離不開音樂。我們把這一範圍縮小到一所學校而言,孩子們喜愛音樂,愛聽、愛哼、愛唱,但對於音樂課,卻失去了應該擁有的愛意。絕大部分孩子還是把這當做一節課,而不是一段思想和心靈上的旅程。如今,已經進入了資訊化時代,音樂教育技術現代化的發展已經成爲必然的趨勢。融合運用各種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來開展音樂教學活動,這爲傳統音樂教學的變革和創新帶來了生機和活力。

作爲一名新教師,沒有太多的教育教學經驗,有的只是從書中汲取的教育家們的思想,盡力把這些思想融入到自己的教學活動中。曾經,當我還是一名小學生的時候,“村小”林立。我們習慣了一名教師包班的教育方式。整天面對着一張熟悉的臉,也曾有過厭惡。現在想想,不得不敬佩先生的敬業。同時,也有所感慨。記得當時,先生是個很嚴肅的人。整天板着一張臉,不苟言笑。先生對我們很用心,總想把自己會的東西全部傳授給我們,可是我們也只能學個七七八八的。尤其記得先生上音樂課的時候,很難得的拎着錄音機進課堂。先生總是在辦公室反覆地練唱他要教的歌曲。回頭教的時候,他一遍又一遍地教唱簡譜,反反覆覆地把歌詞填進去唱。我們很是厭倦這種方式。我們倒是非常希望先生不要上音樂課,可以換成別的科目來教。曾經,我無法理解先生的苦心,只是很厭惡這種教學方式,以致形成了牴觸心理。現在,我走上了教師這條路,我漸漸能夠明白先生的苦心。同時,我也害怕自己走上先生的“老路子”。

作爲一名音樂老師,我有責任教好自己的學生。但是,這建立在學生喜歡上音樂課的基礎上。這樣一個社會,給了我們諸多的方便。尤其是多媒體技術的普及,更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方便。下面,我將簡單地說說多媒體給我帶來的便利:

一.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學生產生的影響遠遠超過教師的說教。對比傳統音樂課死板、單一的教學方式,多媒體技術更能讓學生產生興趣。比如:《我的.家在日喀則》這一節課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把課堂設定成一次“朝聖”之旅。我設計的教學活動分爲三大塊:藏族的景,藏族的歌,藏族的舞。一開始透過一系列的圖片展示了迷人的景色,孩子們一起踏上“朝聖”之旅。在旅程中,我們欣賞了藏族的景、曲、舞,還學會了《我的家在日喀則》,還能跳簡單的藏族舞步。以這樣的方式,我們很歡快的度過了40分鐘。每當我播放精美的多媒體,孩子們發出一陣陣的驚歎聲。一個個睜着大眼睛,沒有走神的學生,一堂課的效果自然很好。學生也表示喜歡這樣的課堂。

二.豐富了課堂內容。

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和年齡情況,使用多媒體創設音樂情境能快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引進音樂課堂。充分激發他們探求知識的慾望。在學習《打麥號子》一課時,我在課前蒐集了許多圖片和視頻,精心製作了課件。在課堂上,讓學生融入那種勞動的場面,學生很自然地進入情境,探求知識。整節課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充分演繹出了勞動號子該有那種熱火朝天的場面。

三.形象化了欣賞。

音樂欣賞教學,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實際教學中音樂欣賞教學卻是個冷門,我們甚至不敢去觸碰。因爲在教學中,學生往往興致淡漠、不以爲然,坐不住、聽不進。跟很多前輩老師交流時也發現,這是一個“通病”。 大家也用過很多方法,比如編故事、講解、提示等等。但是學生往往只能記住“非重點”,而對那些應該瞭解的知識卻根本聽不進去。這就直接導致很多的欣賞教學都是流於形式,最終造成無效環節。

多媒體的運用讓欣賞課的教學效果凸顯。本來學生覺得很“枯燥”的曲子配上精美的圖片、視頻,樂曲變得形象化了。同時,也更容易同其他相關學科知識聯繫,增加課堂容量,拓寬了知識面,開闊音樂文化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因此,多媒體教學已成爲音樂欣賞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在教學過程中,把聆聽、觀察與實踐密切聯繫起來,再加上簡潔精闢的語言引導給學生以生動真摯的情境感染,樂曲的情感也能渲染的淋漓盡致,很快學生便融入到樂曲中來。像這樣的教學效果就大不相同。在《天鵝湖》選段的欣賞教學中,我以天鵝、神話這兩個方面爲切入點,透過圖片欣賞,“天鵝”主題、“四小天鵝”主題芭蕾舞劇欣賞以及神話故事介紹,讓學生更深切地理解音樂,感受音樂向我們傳達的情感。

四.音樂多元化文化滲透。

多元化的音樂文化不僅是音樂旋律所具備的表現形式、演唱方法、創作手法等等,同時,每一首音樂作品本身也有豐富的文化背景。就像我們中國的民歌,56個民族擁有各不相同的禮儀文化、語言習慣、風俗習慣等等。民歌創作中滲透、融入了許多風土人情文化。

在民歌教學中,單純的教唱、風土人情介紹、圖片欣賞遠遠達不到目標,甚至會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而運用多媒體整合圖片、音樂、視頻等等,讓學生如身臨其境去感受體會既真實又自然的民族風土人情,學生更樂意去學習。同時,大家的知識面也得到了擴展。在三上第二單元《阿西里西》一課的教學中,我將彝族的介紹視頻、彝族的風光圖片、歌曲的各種演唱視頻等等加入到我的課件中,讓學生充分了解了這樣一個民族。在瞭解的基礎上學唱歌曲,學生的興致更高了。

實踐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在資訊化時代的今天,我們不僅要有紮實的音樂知識和基本功,還要掌握先進的現代資訊技術。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將多媒體與音樂教學融合,創新教學理念,勇敢探索變革,將最美的課堂呈現給祖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