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音樂學論文範文

學問君 人氣:4.17K

音樂學的總任務就是透過與音樂有關的各種現象來闡明它們的本質及其規律,下面是關於音樂學論文,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音樂學論文範文

摘 要:文章用全新的視角詳細的描述了舒曼不同尋常的人生、精神方面的疾病以及情感上的經歷,力圖還原舒曼的性格特點,靠近他的精神世界,透過其作品中所透露的各種幻想與分裂讓讀者能更深層次的瞭解舒曼的獨特的作曲風格和他鋼琴作品中的內涵,從多個角度兼具理智與情感的觀點來分析舒曼的鋼琴作品。

關鍵詞:舒曼;精神分裂;幻想與浪漫;鋼琴作品

羅 伯 特 · 亞 歷 山 大 · 舒 曼 ( Robert Schumann1810~1856)生於德國茨維考城,是我們熟知的作曲家、音樂評論家和鋼琴家。也是 19 世紀浪漫主義藝術最卓越的代表之一。他自幼學習鋼琴,7 歲便開始作曲,16 歲時勉強遂母意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1829 年舒曼拜克拉拉的父親克拉拉·維克爲鋼琴老師開始系統學習鋼琴和作曲。1830年舒曼在法蘭克福聽了一場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會後受到了極大的震憾,毅然決定放棄對法律的學習,開始專攻音樂。1834 年舒曼創辦了一份雖然業餘但卻新穎的音樂刊物《新音樂雜誌》,這本激進的音樂評論雜誌逐漸在當時成爲左右樂壇主流價值的刊物。而舒曼也成爲當時高舉浪漫主義旗幟的精神代表之一。在那人才輩出的時代,肖邦、李斯特、瓦格納、威爾第、門德爾鬆等等可謂百家齊放。可爲什麼舒曼的音樂能脫穎而出,流芳後世呢?這當然離不開作品所蘊含的深刻內容和思想。他的許多鋼琴作品都記錄着他的個人生活經歷,似乎更像是他個人的日記和自傳。所以要想全面的瞭解他的作品僅僅從寫作手法上分析是很淺顯的,只能更加深入的瞭解他的生活和精神狀態才能夠明白他所幻想的那個音樂中的世界。本文將從他的分裂的人生講起,細細挖掘他鋼琴作品中獨有的與衆不同的內涵與風格。

一、非常態的人生

舒曼是浪漫主義時期的一個偉大的音樂家,他的許多鋼琴作品都充滿着“浪漫”、“愛情”與“幻想”.但又並不僅僅侷限於此,他的作品既有文學內涵又有哲學內涵,充滿各種光怪陸離的幻覺,又擺脫不了那如影隨形的陰影。對他人生的評說譭譽參半,甚至充滿了各種不實的流言和傳說。他是天才、瘋子、藝術家,也是一個擁有七情六慾的凡人。對於後世的我們而言將一個作曲家捧上神壇還是貶入地獄都是不客觀不理智的。現如今我們只能從那遺留下來的文字,日記等等去考尋並儘可能的還原他的人生經歷和精神世界,只有這樣才能更加靠近他音樂的真諦。

舒曼的許多鋼琴作品中都用到了“幻想”二字,他自己也曾經說過:“但願在法則的鏈條上永遠繞着幻想的銀線”.如著名的《幻想曲集》、《C 大調幻想曲》等。他這“夢幻”的作曲風格大約來源於他“如夢似幻”的人生:

1.精神異常的藝術家

舒曼家族可以說是充滿了波折與不幸,就他本身的精神病症而言,部分原因應該來自於家族的先天遺傳。1825 年舒曼 15 歲時他的姐姐艾米莉因爲“日漸癡呆妄想而崩潰”,投河自殺。同一年,他開書店的父親過世。兩位至親的突然離世對少年的他是沉重的打擊。他開始性情大變,憂鬱而敏感並且不愛說話。在此之後的幾年,他先後經歷了手指受傷無法繼續演奏鋼琴,患上瘧疾卻死裏逃生等事件。舒曼開始嚴重的神經衰弱,從 23 歲起便會經常性的頭痛,失眠,甚至到不省人事的地步。1928 年 5 月他的精神病第一次發作,那年 10 月 17 日夜裏,他曾企圖跳樓自殺。1833 年他的哥哥和嫂子因病離世。1836 年他的母親去世,1839 年他的大哥自殺。1850 年他已經開始感到精神渙散,無法集中注意力工作,中午會感到十分焦慮並且疲憊。到了 1852 年他連克拉拉交代的日常瑣事--遛狗,都感到力不從心。克拉拉說舒曼“說話困難,並且會抽搐”.他經常出現幻覺,看到像巴赫、門德爾鬆、舒伯特等作曲家來到他的牀前,提示他很多旋律。他開始有麻痹性癡呆的症狀,兩手不聽使喚,筆跡已經無法辨認,也無法拿住指揮棒。1853 年 2 月,他聽到天使在跟他說話,到了晚上又變成魔鬼說他是罪人,要他下地獄。2 月 26 日,舒曼請求克拉拉將他送到精神病院,他趁克拉拉與醫生說話的空檔,獨自在大雨中跑出門去,幻想自己是條小魚,跳進了萊茵河。1854 年 3 月 4 日,舒曼最終還是被送進了精神病院,舒曼整夜的狂暴,咆哮,還毆打護理員,而當時在精神病方面的治療其實是非常落後的。他並沒有得到過真正意義上的治療,而只是被關起來並與親人隔離。最後醫生爲了治療他,將其頭骨上挖了一個小洞,並放上一些鹽,據說這樣就可以看見裏面壞掉的東西。7 月27 日克拉拉與他見了最後一面,而他已經無法說出話了。1854 年 7 月 29 日舒曼死在了波恩的精神病院。

2.是瘋子還是天才

如果在現代,舒曼可以得到很系統科學的治療,他的病應該能夠控制,但不幸的是他生活在 19 世紀的歐洲。那時對精神病甚至完全沒有科學的認識和治療手段。精神方面的病症除了遺傳缺陷還有心理因素、環境因素、成長因素等等,有許多人認爲舒曼的精神病是由於年輕時染上的梅毒所致,但這個說法並沒有被醫學所證實。他的一生幾乎都伴隨着精神的異常,卻寫出了偉大的作品,這值得深入的研究。許多精神病的人的確一點都不笨甚至非常的聰明。所以有很多人認爲天才和瘋子只在一線之間。對於這個說法抱有最大信念的人要算是著名的意大利精神病學家塞拉·隆布羅索(Casare Lombroso)了,他寫了整整一部專着《天才的人》,來詳細論證“極端聰明的人都是極端癲狂的”.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系的戈登。克拉裏奇教授說:“許多文獻資料表明,天才與瘋狂二者間存在關聯。極富創造力的人往往具有與衆不同的思維方式,與精神病患者的認知方式類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精神病學教授凱。賈米森發現:較之普通人羣,作家和藝術家中的躁狂抑鬱症患者和具有躁鬱型氣質的人更多。許多藝術家似乎精神都有些不太正常。倫勃朗以後荷蘭最偉大的畫家文森特·凡·高同樣因精神病而自殺。凡·高明白自己的精神疾患,但他卻把這病看成是他的繪畫藝術所不可缺少的部分。還有長長的豪華陣容也在“瘋子”這一名單裏:米開朗其羅、羅丹、蒙克、畢加索、布拉格、達利、馬蒂斯、徐渭、唐寅、八大山人·····世間唯有人的精神世界是最讓人琢磨不透的東西,幾百年前的藝術家如何能留下突破前人並且劃時代的作品,並能在幾百年後依然讓作品引領潮流,這種預見性和超時代性恐怕只有相當敏感、敏銳、眼光獨到、思想標新立異的人才能做到,對於我們來說,到底是太“正常”了還是太“膚淺”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舒曼的精神方面的缺陷對於他的藝術創作來說不知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

3.“浪漫”到極致的人

伴隨舒曼一生的是他比連續劇還精彩的感情生活,他年輕時代相當風流,中學時代就已經養成喝酒濫交的習慣。《第二奏鳴曲》來自於他和菲克特夫人的地下情,而與女鋼琴家累德羅的戀情還讓他寫出了《幻想曲集》。他的日記裏有很多尋歡作樂的真實記載。因此他也染上了梅毒。在跟女學生克里斯蒂分手之後,1833 年舒曼開始愛上了14 歲的克拉拉。克拉拉爲了跟舒曼結婚不惜和父親斷絕了關係並且對薄公堂。最終克拉拉的父親被判入獄半個月。舒曼的所有鋼琴作品幾乎都是在他和克拉拉結婚之前創作和出版的,特別是1830年到1840年之間的十年,愛情給了他全新的力量。1840年他們終於成功結婚,婚後克拉拉確實完全改變了舒曼,讓他一度走出抑鬱和分裂的生活,而這一時期也是他創作的最高峯,在 1840 年這一年他就寫了一百多首藝術歌曲和三套故事音樂。他的許多鋼琴作品都圍繞着與克拉拉的愛戀,有克拉拉的影子。比如《C 大調幻想曲》、《大衛同盟舞曲集》等等處處可見克拉拉動機和克拉拉格式。舒曼的美學思想極其重視“情感”在音樂中的作用,所以和他豐富的情感生活一樣,他的作品所展現的也是熾烈的情感、詩意般的`旋律以及夢幻的神祕仙境。應該說他鋼琴作品中的許多幻想成分不但來源於他的精神分裂也來源於他多姿多彩的感情經歷。

二、理智與情感並存的作品

上文詳細論述了舒曼異常的成長經歷、獨特的個性、還有精神和感情上的風波,林林總總從他的一生似乎看到了他作品風格形成的諸多因素。他的絕大多作品是他生活的縮影,而其中尤以鋼琴作品爲代表。下面特別分析一下他的鋼琴作品的與衆不同的特點和內涵,從而更加深刻的體會舒曼作品中所蘊含的難以言說的哲理與美感。

1.分裂的音樂形象

鋼琴家克勞迪奧。阿勞曾說:“舒曼是一個道地純粹的浪漫派。他的音樂有高度的緊張,有極端的感情,暴露出性格分裂的全部症狀。”當我們在聆聽或演奏舒曼作品的時候經常感到強留的對比,頭腦中似乎有兩個甚至多個不同的形象在對話,他們時而歡樂,時而激烈衝突,這造成了作品強烈的對比和音樂色彩的不斷變化,讓人們既癡迷於這神祕的音樂又似乎很難真正去理解它。這大約和他分裂的精神狀態與多重性格密切相關。1834 年舒曼自己成立了一個“大衛同盟”,以佛羅雷斯坦和約瑟比烏斯作爲筆名,聲稱此兩人代表了他性格的兩面。佛雷斯坦是貝多芬的歌劇《佛德里奧》中男主人公的名字。他性格熱情尖銳,態度直率衝動甚至有些放蕩不羈。而約瑟比烏斯則文雅沉靜,是一個富於幻想的詩人。這種多重性格的特徵一方面來源於他的精神分裂,另一方面也包含着他對事物的看法和他的音樂美學觀。他認爲人性是萬分複雜的,任何人心中都寄宿着不同的靈魂。在他的鋼琴樂曲中到處都能看到這兩種不同性格的交織,這些分裂的音樂形象是瞭解其作品的重要的線索。

比如舒曼的鋼琴曲集《大衛同盟者舞曲》,全曲共 18個小品。樂曲開頭的動機用得是克拉拉的作品 op5·6.舒曼在每一首小品的後面都標記了“F”或是“E”,用以表示該曲的基調,字母分別代表着佛雷斯坦,和約瑟比烏斯。其中有四首因爲同時具有兩種性格而被同時標上了“E”和“F”.在樂曲開頭,舒曼引用了一段古老的格言作爲題詞,其大意是:“快樂總是與悲傷相伴而生。在快樂中,保持一顆虔誠之心,並勇敢地準備好承受痛苦。”類似這樣的作曲形式舒曼不只一次用在他的鋼琴作品中,這在當時獨樹一幟,他的鋼琴作品也總是變幻莫測,難以琢磨,充滿了幻想色彩。

2.幻想之外的現實

就像文章開頭所說如果僅僅認爲舒曼的作品只有浪漫的愛情與天馬行空的各種幻想,複雜的和聲和絢麗的技巧等,那對他的作品就只能說是一知半解。他雖然是個徹頭徹尾的浪漫主義者,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就像他在《新音樂》雜誌發表的各種文章所說,他是反對將音樂和現實生活完全割裂開來的,他認爲只談音樂的人永遠都是荒謬可笑的。他妄圖追求作品更深的文學內涵與哲學內涵;他想要打破原有的模式,做音樂的創新者和革命者;他更重視樂曲本身的思想性,想要將理智與情感完美的結合起來,在分裂中尋找統一,在統一中又展現出不同側面的特質。舒曼的追求不單單在音樂本身而包含了文學、美學,哲學等範疇。他希望將音樂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比如他的鋼琴作品《狂歡節》其中就充滿了對舊音樂的各種批判,和他發展新藝術的決心,其中的第 21 首《大衛同盟進攻凡夫俗子的進行曲》講的就是那些他所認爲的凡夫俗子在大衛同盟盟員的進攻下最終被打敗的事。舒曼自比做“大衛”,而把那些守舊的陳腐傢伙們稱爲“菲利士人”,這是借聖經舊約的典故--大衛與異教徒菲利士人作戰,最終用石塊擊倒了巨人果利提亞。當時這不僅僅標誌着一種嶄新的“浪漫主義鋼琴曲”的出現,更表現出舒曼在藝術方面勇於革新的批判精神。

舒曼推崇藝術中的真善美的統一,他勇於探索將文學與詩歌完美結合,比如他的鋼琴套曲《蝴蝶》就是根據德國小說家讓·比爾的小說《妄自尊大》中的《假面舞會》的題材而創作的。十二首小品精密的排列,像是蝴蝶慢慢從幼蟲進化到蝴蝶的過程。而德文的“幼蟲”和“假面”是同一個詞語,這讓這首樂曲擁有了雙重寓意,而他這種在作品中使用暗語和標題來表達自己思想的形式,幾乎在每首鋼琴作品中都能夠發現,所以他更像是一個偵探,留下了暗號讓後人去猜測和品味。這些鋼琴作品讓他的作品在幻想之餘更多了些詩意和哲理,嚴密的作曲結構,複雜的寫作手段,具有內涵的作曲動機,富有前瞻性的作曲形式,深厚的文學詩歌底蘊、深奧的哲學思想等等讓舒曼看上去再正常不過了,就像他的法律出身一樣,嚴密而有邏輯,有文化確不膚淺。絲毫不像是一個單純的精神分裂者所能達到的境界。只能用天才二字來形容。內心的矛盾掙扎,時而清醒時而分裂的生活,都讓舒曼的作品在情感與理智上達到了高度的統一,也形成了他自己獨有的風格。

結 語

舒曼在 46 歲最終還是敗給了精神分裂症,對後世的人們而言,一個如此有天賦的音樂家卻以精神病院作爲自己最後的歸宿只叫人唏噓不已。至今他豐富的音樂作品、藝術評論、生活日記、情感八卦依然被人們津津樂道。無數關於他的作品分析、情感揭祕依然充斥着各類書籍報刊,其中真真假假已經沒有人再能夠對證。就像武則天留下的那塊無字碑一樣,任由人們評說吧。反正依然有一個又一個的人被他的音樂所吸引,跟隨他走進那如夢似幻的理想中的世界。

參考文獻:

[1][德]古·揚森編。[德]羅伯特舒曼着。舒曼論音樂與音樂家 [C]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60(6)。

[2]林逸聰。音樂聖經[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1)。

[3]毛紹綱。音樂家的桃色風暴[M]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07(7)。

[4]方之文。 舒曼:詩的音樂,音樂的詩[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8(10)。

[5]周薇。西方鋼琴藝術史[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