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小學音樂的教學論文

學問君 人氣:1.64W

古典文學常見論文一詞,謂交談辭章或交流思想。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爲論文。下面是小學音樂教學論文,請參考!

小學音樂的教學論文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

如何提升小學音樂的教學質量

摘要:小學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生的成長曆程中承擔着不可推卸的責任,伴隨着小學教育改革的步伐,小學音樂教學也在進行改革。因此,小學音樂課堂承擔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重要責任,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當中不斷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引導學生更好地對音樂進行感知理解以及創造,培養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

關鍵詞:小學音樂;音樂素養;策略探究

音樂對小學生情操的陶冶以及人格的養成所起到的作用,是怎麼誇張也不爲過的。早在先秦,孔子就將其作爲六藝之一,而荀子則專寫《樂論》,其中說到:“禮別異,樂合同。”禮與樂(le)互補,竟可以實現儒家的王者之道。荀子說的“樂”(le)雖不等同於音樂,但也是以音樂爲核心的。我國的《小學音樂課程標準(2011)》也提出:“對音樂的感悟、表現和創造,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素質和能力。”可惜的是,在我國很多地方的小學教學還是受應試教育指揮棒的影響,音樂教學在各學科教學中並沒有受到相應的重視。小學音樂的教學,要實現“課標”要求,還任重道遠。筆者僅就自己的小學音樂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做法供大家批評。

1根據學情情況,巧妙傳授音樂知識

筆者任教的學校因爲是縣城小學,許多孩子來自農村,在與孩子家長交流的過程中就發現,很多家長會誤以爲音樂學習可以不用什麼專門的歌唱、樂器、五線譜之類的知識,音樂需要的是像農村手把手的教。而我指出手把手的教裏面不也在教知識嗎,他們才恍然大悟。音樂學習中的音樂知識、技能掌握以及審美體驗其實是互相依賴的。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也應該根據學齡情況,適當地教授音樂知識。也只有做到這個,小學生才能對音樂有初步的審美享受。如何才能讓學生簡單易學地記住音樂知識呢?筆者的感受就是,在最初上音樂課時要以生活爲例,讓小學生在模仿中去體驗與感受。比如“音符時值”這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初學音樂的小學生是不可能去記住的。首先要告訴他們的是音是有長短的。在教學中我就讓學生模仿自己的家長在不同的情境叫自己吃飯的音長,學生就會開心地記住了。還可以要學生模仿不同動物的叫聲,如貓、狗、牛、雞這些農村中常見動物的.叫聲,其聲音長短是很容易區別的。甚至是模仿同一動物不同狀態的聲音,如貓受到驚嚇、慵懶、撒嬌等不同狀態的聲音,其時長也有很大區別。這樣的話,學生對聲音的長短及所表達的情感的不同,就會有直接的感知,再進而解釋簡譜與五線譜爲什麼要加上拍號就容易讓學生記住與運用了。

2與學生做朋友,加強師生交流,激發學生的音樂情感

音樂是一門交流的藝術,而我們作爲小學音樂教師,面對的羣體是需要引導溝通的孩子,所以我們要與學生成爲朋友,應當多與學生交流,才能拉近教師、音樂、學生這三者之間的距離,激發他們潛在的音樂情感,讓他們對音樂有一個更深的認識。農村學生往往比較靦腆,不善於表現自己,覺得老師高高在上,不好接近,不想與老師分享自己內心實際感受。而教師作爲學生音樂素養培養的引導者,就應當創造機會主動找他們進行交流,跟他們談音樂,談家庭背景、生活、性格愛好、未來夢想等等。透過這些方法,學生纔會感受到老師原來是這樣一個跟我們這麼貼心的人,如此,學生就會積極地配合教師進行音樂的教學,在音樂課堂上才能跟隨老師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律動一起編創。同時,在這過程中,教師應當多注重平時音樂的學習,對音樂情節進行細緻而豐富的講解,一邊講解一邊示範,與學生一起分析、討論音樂作品,從而透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自然就能隨着教師的情感投入到音樂的學習當中去;透過教師的進一步引導交流,拉近學生與音樂的距離,從而提高他們的音樂理解能力和表現能力。

3合理運用多媒體手段,促進音樂課堂質量的提升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大環境下,多媒體作爲一種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在教學環節的運用範圍逐步擴大,並且取得了顯著的教育成效,也成爲學科教學的一種有效途徑和新的趨勢。小學音樂課堂質量的提升和音樂素養的培養同樣離不開對多媒體手段的應用,而且需要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進行有效瞭解和調解,最大化地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效果,保障學生音樂思維的形成和拓展,保障學生音樂素養培養目標的實現,進而優化課堂教學的質量。如我在一年級《買菜》這一課的編創歌詞的課件設計中,我根據低齡兒童的認知水平,下載孩子們認識的水果蔬菜圖片,結合我自己錄製的編創歌詞演唱音頻的插入,就給孩子們做了很好的示範,在這樣的結合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教學中,孩子們不僅獲得了知識,更多的是獲得了快樂的音樂體驗。又如在三年級的《小駱駝》的課件製作中,我根據自己的“用打擊樂器參與體驗”的教學目標設計了多媒體課件,我把鈴鼓、三角鐵、雙響筒等樂器圖片用各種不同的進入方式進入,在樂譜下方插入相應的樂器,這樣一來,學生在觀賞課件的同時,也能很快地記憶了樂器進入的順序以及使用幾個小節更換,大大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音樂欣賞課程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佔有一定的比重,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音樂鑑賞能力以及音樂素養。在音樂欣賞課程教學中,教師更需要增強對多媒體手段的應用,生動直觀地爲學生呈現音樂欣賞的相關課程,幫助學生系統化和直觀性地瞭解音樂形象,從而深刻地理解音樂內涵,從中增長見識和享受藝術,潛移默化當中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自然而然地促進小學音樂課堂質量的提升。如我在教學《京劇》時,爲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認識京劇的行當和表演手法,我上網搜尋了多個京劇小視頻,有動畫版的,有現場版的等等,插入這些超連結,結合知識點的文字展示,學生既有興趣,又能直觀感知京劇的魅力。

4提高音樂綜合能力,促進全面發展

音樂是情感體驗的載體,音樂欣賞與學習的過程也是情感體驗和昇華的過程。學生在傾聽音樂的同時,還可以喚起想象與聯想,產生情感共鳴並得到思想陶冶。優秀的音樂可以喚起人的內心深處的記憶,帶領聽衆回顧童年的美好記憶,獲得愉悅的內心感受。筆者所在的湖南江永縣是世界唯一女性文字女書的所在地,當地的很多婦女都會唱很多女書歌。這些女書歌的一部分在電影《雪花祕扇》裏有所呈現。女書歌因爲是用一些學生的“土話”歌唱的,我發現學生們能很輕而易舉地分辨其中的喜怒哀樂的情感。而對一些女書歌中所包含的民俗進行講解,學生們都能初步地聆聽出音樂的節奏變化與高低起伏所蘊含的情感內容。帶有民族性的音樂對小學生的情操陶冶、靈魂塑造、心靈淨化往往更有效。因此教師要注意在音樂課堂中,多帶領學生學習、欣賞既有民族性又富有高雅情趣的音樂,使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貝多芬說過:“音樂比一切智慧、一切哲理都具有更高的啓示。”小學音樂教師只有着眼於學生未來的全身心的健康發展才能更好地理解音樂教學的意義。但是,每一節的音樂課又都是需要想出易於學生接受與喜愛的方法,踏踏實實上好每一節課纔是有益於學生的。學生真切感受到音樂的快樂,音樂才能不斷地啓示他們未來的人生。

參考文獻

[1]王婷.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評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2(S1).

[2]劉明明.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初探[J].大衆文藝,2011(16).

[3]劉雄智.中小學音樂教育及音樂教師的專業素養[J].音樂時空,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