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傳統文化下學生德育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1.73W

一、在教育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傳統文化下學生德育教育論文

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不單單是學校德育處的工作,作爲學校的教學一線老師更應該做好這項工作。因此,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科特點對學生實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滲透。由於文化課程都具有連貫性,從傳統文化方面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可以達到“一案多感化”的效果。下面兩則學校學生的德育問題能讓各個學科老師從傳統文化方面給予滲透德育教育。例1:針對學生隨意糟蹋糧食、不勤儉節約的不良習慣問題。自古以來,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爲語文老師應該給學生講述學生的表現是一種不愛惜糧食,隨意糟蹋糧食的不良行爲。讓學生們溫習一下《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小學就學習的詩歌,希望學生能理解糧食的來之不易。語文老師還可以歸納一些關於勤儉節約的名言警句。例如,“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在語文考試題中讓學生寫一寫關於勤儉節約的名言警句、古代詩歌,甚至一些作文題目等。這種以考試題型出現的形式會讓學生對勤儉節約的理解更加深刻。在思想品德課上,思想品德老師給學生講述古代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爲了爭奪肥沃的城池就是爲了能夠尋找到一塊讓百姓安居樂業的`地方,不言而喻古代一些戰爭就是爲了糧食而戰。例如,爲什麼湖南湖北平原地區一直是兵家決戰的地方,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裏是古代種植糧食的主產區。

二、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由於小學生處於活潑好動、涉世未深的年齡段,往往對是非好壞較難辨清,常常的一些舉動令老師感覺不可思議。因此,結合學生實際不斷地滲透傳統文化也是我們德育工作的做法。例2:針對學生隨意破壞學校公共財物,如在課桌上亂塗亂畫、隨意雕刻以及學校牆壁門窗隨意亂踢的問題。對於這兩種破壞公物、隨意損壞公物的行爲常規的口頭勸說或者懲罰效果不佳。教師對學生的這種行爲除了應該及時制止外,還應該從傳統文化方面對其進行滲透教育。正所謂“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中華民族歷來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傳統,道德對於個人修身立業和國家長治久安有重要作用。教師從學生的不良破壞行爲入手,讓學生知道個人的不良行爲會影響到個人的素質。如果社會上大家都有這種不良行爲,社會還怎麼發展?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這是三國劉備教給兒子的做人道理名言: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只要是惡,即使是小惡也不能做。對於學生用石頭砸音箱、隨意丟棄飯勺的惡行爲,對學生來說只是一件小事情,可是學生一旦養成這種見到公物就想搞破壞的不良習慣,勢必會讓學生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再者從學校來說,學生今天砸課桌椅,後天損壞學校多媒體設備,以後隨意打架鬥毆……這樣勢必影響學校的正常的教學秩序,最終還是會影響到學生的自身的學習。這裏透過給學生講述一些古代關於損壞公物、丟棄公物的行爲與個人的道德素養聯繫起來,進而延伸到國家興旺本身是很不錯的傳統文化教學案例,再以個人是行善還是行惡很自然地講述該如何做人的道理,這些傳統名言警句本身具有很好的說服力,爲德育教育注入了強有力的文化深厚根基。

三、結語

針對文章選取的典型德育教育問題,從課堂教育教學到學生的生活實際都以傳統文化滲透教育的方式。在當前小學德育教育中以傳統文化滲透教育的方式尚處於探索實踐中,需要我們德育工作者針對不同的德育問題在傳統文化中找到合理的教育教學內容,以便更好地服務於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