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技術院校傳統道德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8.39K

一、技術院校學生思想現狀分析

技術院校傳統道德教育論文

1、學生的學習心理

(1)學習目標不夠明確。不少學生是在家長單方面意願的驅使下來到技術院校,學生自身學習態度不夠認真,只求能夠過得去,甚至是得過且過。

(2)學習動機層次不高。不少學生對學習提不起內在的興趣,學習的實用化傾向十分明顯,過分追求學習上的急功近利,對學習文化基礎課和思想品德課很不情願,覺得學了將來沒有用等於在浪費時間,還不如不學。

(3)學習方法不當,學習習慣不良。不少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知道怎樣學,因爲不會學而學不好,由學不好到不願意學,最後發展到厭學、逃學上網。

2、學生的情感心理

(1)情緒不穩定,自控能力較弱。學生具有明顯的情緒兩極性,容易出現高強度的興奮、激動,或是極端的憤怒、悲觀。他們的情緒變化很快,常常是稍遇刺激,即刻爆發,突發性強,理智性差。在日常生活中,常因一些小事出現打架鬥毆事件。

(2)社會性情感表現冷漠。不少情感冷漠的學生對他人懷有戒心或敵意,對人對事的態度冷淡,漠不關心,有時近乎“冷酷無情”,對集體活動冷眼旁觀,置身於外,給人一種“看破紅塵”的感覺。

(3)感情容易遭受挫折。面對當今社會的文憑歧視和社會偏見,以及勞動力市場越來越激烈的就業競爭,學生普遍感到巨大的壓力和深受傷害,對生活的逆境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不清楚如何把握自己的命運。

3、學生的個性心理

(1)缺乏應有的積極理想和追求。不少學生在進入職業學校時就覺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者被遺棄的人,認爲自己將來沒有出息、事業上難有作爲,因而往往表現爲精神萎靡不振,政治思想上不求進步,學習上不思進取,生活上自由散漫。

(2)社會適應能力較弱。現在的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受到長輩的過分關愛,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難以順利適應學校的集體生活。由於缺乏集體生活的磨練,社會生活經驗較少,往往對社會現象缺乏理智的判斷,辨別不清對與錯。

(3)不良性格特徵普遍存在。從當前學生個性塑造的實際情況看,狹隘、妒忌、暴躁、孤僻、抑鬱、怯懦、偏執性、攻擊性等不良性格傾向已經成爲一部分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徵。有些學生可以毫不猶豫或毫不內疚地說謊、欺騙或進行偷盜。

二、引入傳統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面對以上情況,仔細想想,我們也曾搞過各種各樣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動,搞時轟轟烈烈,去後卻無影無蹤,增加了不少“道德泡沫”。但傳統道德教育則不同,它是一種養成教育,是在反覆的誦讀和生活的感悟中進行潛移默化,同時它又是啓發教育,既注重施教者的人格感召,又重視調動受教育者的自覺性、主動性。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曾經這樣說:“教育一個人的知性而不培養其德性,就是爲社會增添了一份危險”。假如教育者只傳授科技知識,只注重學生的智育和體育,而不重視培養學生的良知和人格的成熟,將會給學生帶來問題,也殃及社會。古希臘哲人赫拉克里特也有一句名言:“人格決定命運”,對個人是這樣,對世界也是如此,可以說人類下一代的人格決定着世界的未來。

傳統道德教育說到底是人學,是如何成就人、造就人、培養人的學問。現在孩子表現出的'自私,做事極端化,唯我獨尊,沒責任感,好逸惡勞等不健康人格傾向越來越引起社會關注,傳統道德教育就體現了這種針對性,從做人最基本的道理對他們進行灌輸。因此打造“傳統道德教育”很有必要,雖然不能立竿見影,但是對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和社會生存能力具有深遠意義。

三、引入傳統道德教育的基本思路

1、強調知、情、意、行的培養

知即道德知識。傳統道德教育稱之爲“道”,並把它放在道德教育過程中的首位。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以”,可見道之重要,對其應達到篤信好學、深信不疑的信仰程度。情即道德情感。傳統道德教育一般用“詩”教和“樂”教來陶冶學生思想情感。

意即道德意志。傳統道德教育認爲,一個人的道德和聰明才智,都是從艱苦和患難中取得的,因此,人在逆境中進行意志鍛鍊是傳統道德教育的一貫主張。只有在各種困難和失敗的鍛鍊中,才能不斷地深思與力行,才能活得有進步。

行即道德行爲。學習道德知識,陶冶道德情感,進行意志鍛鍊的最終目的,在於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把學到的禮儀、規範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中,這也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有德的標準。

2、注重自省、自克的修養

重視外在的行爲習慣和強調內在的道德修養,是傳統道德教育方法的兩個特點,怎樣提高道德修養?傳統道德教育提出了三個步驟:

(1)寡慾,即排除外物的引誘,儘量減少好自己的各種慾望。在商品大潮的衝擊下,針對人慾橫流、慾壑難填的社會現象,寡慾可使人能正確擺正自己的社會位置。

(2)養氣,就是培養“浩然正氣”。有了它就能理直氣壯地踐行道德要求,同各種不良現象作鬥爭。

(3)自反,即“反求諸己”,就是時刻檢討自己的思想和行爲。曾子指出:要“日三省吾身”,要求每天進行道德反省,看看是否有進步。

四、學院實施傳統道德教育的途徑、方式

1、專題知識講座

我是西安工程技術學院西安進階職業技術培訓中心教學區工作主要負責人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我聯繫了快樂中國志願者,每週三進行一次專題講座,跟志願者一起討論實施的方案。我們邀請到的志願者王老師是一位語言方面的殘疾人,爲了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她獨白的形式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緊接着王老師又介紹了她在其它地方活動的狀況,透過大量照片和碟片的觀察,使學生的心靈深處得到震撼。

2、“經典誦讀”和“講經說法”

“經典誦讀”和“講經說法”是傳統道德教育珍貴的內求學習實踐方法,主要透過抓住精神進行教化,突出“孝道教育”和“感恩教育”。《弟子規》是做人的根本指導,是啓迪我們心靈的鑰匙,與當前我國所提出的構建和諧社會要求相適應,在開展力行《弟子規》活動中,要充分認識學習實踐《弟子規》對學生幸福人生奠基的重要意義。透過一段時間學習後,我們還帶領學生參觀了殘疾人幼兒園,使學生真正意識到生命所賦予的美好意義,然後組織學生在碑林博物館門前舉行了百人誦讀《弟子規》的活動。

3、調整教學內容和教育方式

透過進一步探索,我們組織學校的教師骨幹,討論教育方式問題,對部分教學內容作以調整,比如在語文課中滲透弟子規、論語、孟子、老子、莊子誦讀或選讀,還有中外名著、名家經典作品的欣賞啓發,在其他課程教學過程中也滲透傳統道德思想,並配發課本《啓迪心靈的鑰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樣我們學校的教師、學生在傳統道德教育教育中既有壓力又有動力,既緊張又愉快,從而不斷激勵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五、引入傳統道德教育的感想

從事教育工作近二十年了,當我聽了儒學基礎經典的解說後,突然發現自己多年摸索所累積的的社會經驗,居然只是《弟子規》裏面的一、二句話而已。有些人十幾年、二十幾年,甚至一生也沒找到正確的做人之道,不知走了多少冤枉路,走了多少彎路,自己走了彎路也就罷了,而在此彎路中,不知道會造成多少人的痛苦,對社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因此,我提倡技術院校要引入傳統道德教育,以其“潛移默化”的特性來加強學生人格的培養和日常行爲的規範,這對學生將來的人生命運起到決定性作用,從社會發展的長遠角度來看,那纔是真正體現教育本質——不但教會學生知識和技能,更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做事。[論-文-網]

參考文獻:

1、熊春錦著:《道德教育貴修身》,北京:團結出版社,2008.12

2、唐漢衛編:《現代道德教育專題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9

3、朱小蔓主編:《道德教育評論》.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