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初中物理教學中課堂討論法應用論文

學問君 人氣:2.31W

新課程改革聚焦學生主體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倡導以人爲本思想的學生個體的素質發展和能力發展,從這一意義上來說,課堂討論法不僅適應了現代教育的主張和理念,而且對於拓展多樣化物理教學方式和進一步推動物理課程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課堂討論法貫徹了物理課程的問題意識和實驗探究法,以問題和實驗來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其鼓勵學生各抒己見,以交流、認知矛盾來促進學生思維的縱向深入,其適應了物理課程要求學生具備批判精神和科學態度的理念。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課堂討論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物理教學中課堂討論法應用論文

一、創設自由課堂氛圍,誘發討論慾望

課堂環境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學習心理,民主、自由的課堂氛圍不僅能夠賦予學生快樂學習、輕鬆學習的心態,而且還能激發學生暢所欲言的討論慾望。在現代教育理論研究中,教師的態度和行爲被看作是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的主要誘因,也就是說,教師的言語、表情和手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課堂氛圍,對學生的學習熱情、興趣和願望具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創設輕鬆、自由、和諧的課堂氛圍,是開展課堂討論的基礎。情境、課堂小遊戲、實驗等趣味性的活動,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眼球,還可以有效地調節課堂氛圍,促進輕鬆和諧課堂氛圍的生成。如在學習《浮力》一課時,爲了創造出自由愉悅的課堂氛圍,筆者要求學生各顯神通,提出了“使得大頭針能夠漂浮在水面上”的課堂遊戲主題,希望透過小遊戲煥發學生學習《浮力》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二、合理劃分討論小組,把握討論進程

討論小組的劃分需遵循自願原則,一般以5-6人爲宜,考慮到課堂實際情況,教師可以適當進行調整。如在“物體的運動是否需要用力去維持”這一問題的探討中,教師在自主分組的前提下,可以結合課堂需要進行調整,如儘可能確保組與組之間實力的相當以及組內成員間的優勢互補。除此之外,教師可以以毛遂自薦的方法確定每一討論組的組長,其主要承擔主持討論、代表發言的責任。把握討論節奏、調控討論進程,是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一般教師在討論之前,根據討論話題的難易程度,明確討論時間。如在“物體的運動是否需要用力去維持”的討論中,教師可以提供5-8分鐘的自由討論時間。當然,教師可以根據討論的`實際情況(學生討論的熱烈程度、問題的解決情況),有針對性地延長或縮短討論時間,以提高課堂的效率。

三、科學設計探究問題,激發參與意識

問題是物理課堂的核心,科學的問題設計不僅能夠強化知識應用,而且還能夠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意識。一般問題設計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巧妙設計認知衝突,設定懸念;

2.注重新知與舊知的聯繫,以舊知引新知;

3.具有討論的空間。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教師可以以實驗來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實驗一]在桌面上推動木塊從靜止開始慢慢向前運動,撤掉推力,木塊立即停止。[實驗二]在桌面上推動木塊從靜止使之向前運動,用力推出,木塊向前運動一段距離後停止。實驗一和實驗二之間所產生的問題使學生的思維陷入這樣的矛盾中,即物體的運動是否需要用力去維持?由此而產生的困惑不僅成爲學生探究、討論的動力,而且還能夠深化學生對問題的認知,對於誘發學生思考具有一定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以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以達到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探討的目的。如在學習摩擦力時,教師可以以“筷子提米”的新奇實驗進行引入:在玻璃杯中放入一定量的大米,插入一支筷子並壓緊大米,向上提起筷子會很容易的將筷子拔出;重新將筷子插好,再向米中加少量水,等一會兒,拿起筷子就可以把玻璃杯提起。教師趁機拋出問題:爲什麼加入水後僅憑筷子就能夠將玻璃杯提起?學生被實驗所激發的好奇心鼓舞他們對問題進行探索。

四、及時進行評價反饋,強化總結反思

這裏所指的評價反饋,不僅僅是對學生討論結果正確性的評定,還包括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所運用的思想方法、態度、合作情況等情感領域的評價。仍以“物體的運動是否需要用力去維持”這一問題爲例,在討論的過程中,不少學生對“維持”兩字的定義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學生認爲“手沒再碰到物體,也就不存在‘用力維持’這一說法”,但有的同學則認爲“雖然手沒有碰物體,但之前手對物體所施的力仍對物體起作用,所以說物體運動仍是在用力去維持”。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組內成員間的分歧,而不能僅從“誰對”、“誰錯”兩個方面來下定論,教師應該看到學生懷疑的合理性和批判精神的存在,以此來評價學生整體在討論過程中的表現。

五、結束語

課堂討論法將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學習三者很好地進行融合,一方面其要求學生在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前提下形成自己對問題獨到的見解,另一方面其將學生劃分爲幾個學習小組,以組爲單位進行交流、溝通,並在認知衝突的分享、分析過程中達到問題解決的目的。總之,課堂討論法在還課堂於學生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個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其在教學方式、課堂組織形式以及教學評價等方方面面都作出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