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生物資源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學問君 人氣:2.11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論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論文寫作的過程是人們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你寫論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物資源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論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物資源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一、充分發掘地方生物資源,爲開放式教學做鋪墊

生物課要做到從封閉式教學到開放式教學具有相當大的挑戰性。封閉式教學是從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的,那時我國教育受蘇聯影響較大,推崇“三個中心論”,即“以課堂爲中心,以教師爲中心,以課本爲中心”。這種教育思想把課堂作爲實施教學的基地,教學活動大都是在課堂中進行的,學生的學習活動也往往侷限於課堂。然而由於生物的結構、生理過程等知識往往比較抽象,如果只用語言描述,課堂會變得枯燥無趣,有些知識甚至利用多媒體也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從而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對於這種狀況,教師應儘可能發掘當地生物資源,例如可從校園中的動植物開始,帶領學生在校園中進行探索。實實在在的生物是感性的,是看得見、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促進其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化和昇華。另外,它是形象的、具體的,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和聯想,使學生超越個人狹隘的經驗範圍和時空的限制,能夠既讓學生獲得掌握的知識,認識更多的事物,又讓學生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互動發展。

二、充分發掘地方生物資源,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毋庸置疑,校外資源比校內資源豐富得多,有養殖場、農林場、農產品加工廠,有公園、花木場、動植物標本館,也有生物科技實踐活動方面的素材,如三汊河溼地等,這些都是非常好的生物教學資源,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運用。教師在發掘地方生物資源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帶領學生參與其中,給學生營造身臨其境的氛圍,以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在當地生物資源發掘的過程中會涉及參觀、訪問、講座、論壇等多種途徑,學生會因此獲得更多接觸社會的機會,有更多瞭解生物與社會、科學之間關係,從而學習動機得到激發,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得到增強。如在教學水資源時,可讓學生從當地河流中取水,對其水質進行調查、檢驗;在教學古生物進化時,可讓學生參觀動物園和標本博物館;教學傳染病時,可讓學生調查學校附近衛生防疫站,瞭解病毒產生過程……這樣的教學能讓學生了解和體會到很多更加直觀形象的生物資訊。

三、充分發掘地方生物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生物科學是一門實驗科學,教師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結合生活實踐,讓學生參與問題與假設的提出、方案的設計、驗證和得出結論等過程,讓學生在自主思考、自主操作中完成實驗,避免紙上談兵。只有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纔會真正理解知識,融會貫通;也只有在實踐中學以致用,知識才能稱之爲知識。讓學生透過探究獲取知識,調動探求知識的心理需求,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最大限度地還給學生,課堂教學就會和諧、高效。例如在說明某種魚類對不同的水環境均有一定的適應性時,筆者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水質飼養此魚,並帶領學生前往當地水族館請教專業人員,以此來讓學生獲取生動案例和精準的答案。此外,在課堂上,筆者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此魚的結構,並與其他魚類進行對比,找出其特點。由於此前學生已經對這種魚有較深的瞭解,因此都積極地參與討論,輕鬆地理解了所學內容,課堂輕鬆而有實效。

顯而易見,地方生物資源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具有積極的作用。我國地大物博,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資源。生物教師應當充分挖掘本地區寶貴的生物資源,讓它爲生物教學增添趣味。同時,作爲生物教師,我們必須具備緊隨時代潮流的教學資源觀,有所爲有所不爲,以現代教育理念爲指導,辯證地開發和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把地方特色資源轉化爲課堂教學資源,提升學生對生物課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爲學生的發展創造更廣闊的空間。